绝唱(杜甫写雨)

杜甫写雨最美的一首诗,开篇即名句,千年无人超越,被誉为:绝唱

春雨,在诗人们的笔下,是多种多样的。

韩愈笔下的春雨,很美很柔,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到了僧人志南的笔下,春雨同样有着无限柔情,“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但到了李商隐笔下,春雨又是无情的,“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等到了潇洒的东坡笔下,春雨更是人生的一场洗礼,“一蓑烟雨任平生”……

可是,无论诗人们描写了多少种春雨,我总觉得,最美的春雨,还是杜甫带给我们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的夏天,关中大旱,杜甫不得已离开了陕西地区,在经过了一段辗转流离的生活之后,终于来到了四川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了下来,开始了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这段时间的杜甫,总是亲自耕种,养花种菜,和劳动人民融为了一体,因此,他对于所有和农民有关的事情,都充满了喜悦和赞美之情。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春天,杜甫目睹了一场美好的春夜细雨,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春夜喜雨》诗,诗中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好图景,千年后读来,仍然感动、仍然欣喜,一如当时杜甫的心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小注:花重[zhòng],花朵上积累了雨水而变得沉重。

图片

首联描绘春夜雨水到来时的喜悦心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的到来,让诗人充满了喜悦之情,他没有用什么高级词汇来表现这种喜悦,而是返璞归真的用了一个“好”字,一下子唤起了人们心中的美好。

而且诗人将春雨拟人化了,仿佛春雨知道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春天万物萌动、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悄悄来了,这样雪中送炭的春雨,多好!除了“好”字,又有什么字更能表现出这种欣喜和感激?

颔联是进一步表现春雨的“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由此足见,春雨不仅好在适时,而且好在润物。春雨伴随着柔和的春风,滋润着世间万物,万物生,生命成,春雨带来的,是新生、是生命、是律动,更可贵的是,这带来美好事物的使者,是悄悄地在夜晚来临的,如果在白天,它会得到足够的关注,可是它却偏偏在夜里大家休息的时候到来,足见春雨滋润万物,是不需要人们感激的,是博大无私的,这样的春雨,能不爱吗?

图片

颈联写春雨中的夜色,“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因为是夜晚,又是雨天,所以诗人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朦胧一片,野外的小路和乌云一样,都是黑蒙蒙的,江面更是与天色融为了一体,只有那江上渔船的灯火,显得更加明亮起来。诗人会想:这雨,怕是要下一夜吧?杜甫抓住了一笔典型的细节,工笔细描,为我们渲染出了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当真是精妙传神之极。

于是诗人想到了明天春雨过后的美丽景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早晨起来,万物萌生,花朵更是开得娇艳欲滴,而在花瓣上,是雨水来过的痕迹,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的花朵,将锦官城(成都)妆点的更加明亮和美丽了!

图片

通过我们逐句的分析,不难看出,杜甫为这场春雨所作的“画像”,是有着一条清晰的思路的:下雨——听雨——看雨——想雨。春雨贵如油,诗人盼望春雨能够滋润万物,春雨就来了,而且是悄悄在夜里来,如此无私奉献又低调的春雨,人人都爱,人人都喜,诗人更是如此,所以他起来看雨,并且想到了明天春雨过后的美丽景色。这样组合起来,便为我们写出了传神之极的春雨。

更重要的是,杜甫笔下所赞美的春雨,不是春雨的美丽姿态,而是春雨滋润万物、兴发民田的美好,这种喜悦之情,无疑是崇高的,因为只有对劳动人民有足够的热爱和同情,才会爱屋及乌,流露出最真实的感情,这无疑是杜甫伟大人格最美的一笔,正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等胸怀才能道出此等壮语!

图片

总之,这首《春夜喜雨》,无论是在炼字造句上,还是细节描写上,都体现了杜甫那一颗无私的心情,艺术、感情均是上乘,这样的“喜雨”之诗,无愧于元人方回“此诗绝唱”的评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