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氏往事(二十三)
缑氏往事之二十三:柴
初来广东时,认识一位湛江的小妹,十六七岁,刚刚初中毕业的样子,单纯可爱;应该未出过远门,因为我听她说,从没见过火车。我讲起北方的一些事,她都会睁大眼晴,表示好奇。有一次,她问我,大姐,你们小时候,用不用出海?
我吃了一惊,她之所以这样问,大概是以为,农民就是渔民。曾听她说起,假期里,天还不亮,就要和大人一起出海;写完作业,还要学着补渔网;最怕的事,是海浪把船给掀翻。
有一种出海的场景,二十年前,我在惠州平海看到过。早上潮水退去,我们去沙滩上捡贝壳。远远望见,一大群人,走在浅海里,裤脚绾得高高的,如纤夫般,集体拉着一张大网,一步步从深水向沙滩迈进。这其中,有年老的,也有十来岁的孩子,还有背着婴儿的妇人。
我24岁那年,去青岛旅游,方第一次看到大海。湛江小妹的询问,属一般疑问句,其回复的正确格式,应该答YES或NO。但在当时,我压根儿还不懂出海是什么操作。
不是我见识少,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罢了。再比如,老公常说,他们小时候,天天上山,要砍柴,要放牛,其经历也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有山有水,容易有故事;打渔,放牛,对我而言,皆出自神话。渔夫一收网,捞住一条会魔法的金鱼;牛郎放的牛,忽然会讲话,教他找了个媳妇。俺们平原,无山无海无奇事,南阳宋定伯,硬生生,凭空遇上一只鬼。
小时候,喜欢山水里的故事;长大后,喜欢山水里的风景;但内心深爱的,仍是平原,华北豫西那一块。
柴米油盐酱醋茶,七大件里,柴排第一。我们虽然没地方砍柴,但也不缺柴。那时,各种作物的秸杆,不直接还田,统统运到村子附近垛起来。家家户户,都有棉柴垛,麦秸垛,秫杆垛,以及大堆的干玉米芯。其中,麦秸和秫杆多用来沤粪;棉柴和玉米芯,用来当柴烧。
日常主要烧煤,不是煤球,是散煤,通常堆放在棚子下。厨房里,有一个煤池儿,将散煤兑水加入,使铲子和成糊状,也叫煤泥儿。做饭的炉子,呼作煤火,煤火用完了,铲一坨煤泥儿,压成饼,封住炉口;再用火柱儿,就是单头带尖儿的铁棍儿,在煤饼上捅个小孔,确保透气儿,以防捂灭了火源。
再次使用煤火时,煤饼已烤干,捣烂它,成了碎煤块,用火钳夹着,放进炉内,一下下火就旺起来了。家家户户的灶台,都修得特别大,上面通常能放下两个凳子。冬天里,大人在做饭,娃娃们坐在灶台上,虽是简陋的屋舍,却是暖暖的家。天寒地冻之时,客人上门,必先往煤火台上让,能坐在那个位置,是一种极高的待遇。
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父亲去拉煤。拉煤就是买煤,即用自家的人力架子车,空车去到煤矿,买好煤拉回家的过程。具体是怎样的路线,我说不清楚,总之路途很遥远,还要翻过鸿沟,上个大坡。至今,我也弄不清楚,儿时大人们常提的鸿沟,究竟在哪里。红沟还是洪沟,名称也不确定。有个词语叫,不可愈越的鸿沟,我猜想,或许大概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父亲出门的头天晚上,母亲会特意准备一些精制的干粮。我知道,遇上下力的活儿,母亲就格外心疼父亲,专门烙两张纯白面的饼子,让父亲带在路上吃。平日里做的面饼,是要掺粗粮的。
第二天,需要起个五更,茫茫月色中,父亲就拉着架子车出发了。顺利的话,天黑之前能赶回来;然而,经常不顺利。有时,买煤的人多,需要排队到很晚;有时,拉着重车,到大坡处时,遇不到帮忙推车的人,不得不延误;有时,还会赶上天气突然变化;运气极差的话,还会爆胎,车坏在半路,一点办法都没有。
母亲在家里,焦急的不知所措,拿了手电筒,接出村子,过了程子沟,再靠南走走,直到照见父亲的身影,才能松一口气。虽然迟一些,但父亲每次,都能平安到家,一身疲惫,一身煤黑。
等洗过脸,他就乐呵呵的,从兜里掏出吃剩的白饼,或是路上买的火烧馍,递到我手里。只要出一趟远门,父亲都会给我带点好吃的,包括拉煤,那火烧馍特别好吃。
后来,有了煤球机,可自制蜂窝煤。厨房里,再也不用那个黑乎乎的煤池儿了。煤火用完了,下个煤球,盖上铁盖儿即可,省事不少。
再后来,专门有人开着拖拉机,拉煤回村里。乡亲们直接购买,至于打蜂窝煤,那是轻而易举之事,全程愉快轻松。再也不用拉着架子车,使着浑身劲儿,坑吃坑吃,起五更达黄昏了。
插一个关于煤球的小故事。我刚分配到官庄中学时,学校给教师每人发了一堆煤,供过冬取暖。需要自已动手打成煤球,但我从没操作过。刚步入社会,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求人之事,张不开嘴,就一直拖着。眼看天冷了,那里就剩下我的一堆煤。领导半开玩笑问我咋回事儿,我张口就哭了。领导赶紧安排一位男同事,帮我把煤球打了。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尴尬。也充分证明了,哭,是女人最常用的,处理事件的方式。
再后来,卖煤球成了一种职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啥都省了。我调到缑氏乡中时,每年冬季,宿舍里生炉子,是买的煤球。买来的煤球,全用来取暖,我做饭用的是煤气灶。
如今,环保原因,听说老家的农村,都不让用煤球了,社会进步的真快!关于用煤的经历,依然向父辈们致敬。幸福来之不易,让我们,且享且珍惜。
喜欢我的文字
作者:周银霞 (网名:周清明,念北) 洛阳 偃师 缑氏 人,70后,现居广东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