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氏往事(二十三)

缑氏往事之二十三:柴

初来广东时,认识一位湛江的小妹,十六七岁,刚刚初中毕业的样子,单纯可爱;应该未出过远门,因为我听她说,从没见过火车。我讲起北方的一些事,她都会睁大眼晴,表示好奇。有一次,她问我,大姐,你们小时候,用不用出海?

我吃了一惊,她之所以这样问,大概是以为,农民就是渔民。曾听她说起,假期里,天还不亮,就要和大人一起出海;写完作业,还要学着补渔网;最怕的事,是海浪把船给掀翻。

有一种出海的场景,二十年前,我在惠州平海看到过。早上潮水退去,我们去沙滩上捡贝壳。远远望见,一大群人,走在浅海里,裤脚绾得高高的,如纤夫般,集体拉着一张大网,一步步从深水向沙滩迈进。这其中,有年老的,也有十来岁的孩子,还有背着婴儿的妇人。

我24岁那年,去青岛旅游,方第一次看到大海。湛江小妹的询问,属一般疑问句,其回复的正确格式,应该答YES或NO。但在当时,我压根儿还不懂出海是什么操作。

不是我见识少,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罢了。再比如,老公常说,他们小时候,天天上山,要砍柴,要放牛,其经历也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有山有水,容易有故事;打渔,放牛,对我而言,皆出自神话。渔夫一收网,捞住一条会魔法的金鱼;牛郎放的牛,忽然会讲话,教他找了个媳妇。俺们平原,无山无海无奇事,南阳宋定伯,硬生生,凭空遇上一只鬼。

小时候,喜欢山水里的故事;长大后,喜欢山水里的风景;但内心深爱的,仍是平原,华北豫西那一块。

柴米油盐酱醋茶,七大件里,柴排第一。我们虽然没地方砍柴,但也不缺柴。那时,各种作物的秸杆,不直接还田,统统运到村子附近垛起来。家家户户,都有棉柴垛,麦秸垛,秫杆垛,以及大堆的干玉米芯。其中,麦秸和秫杆多用来沤粪;棉柴和玉米芯,用来当柴烧。

日常主要烧煤,不是煤球,是散煤,通常堆放在棚子下。厨房里,有一个煤池儿,将散煤兑水加入,使铲子和成糊状,也叫煤泥儿。做饭的炉子,呼作煤火,煤火用完了,铲一坨煤泥儿,压成饼,封住炉口;再用火柱儿,就是单头带尖儿的铁棍儿,在煤饼上捅个小孔,确保透气儿,以防捂灭了火源。

再次使用煤火时,煤饼已烤干,捣烂它,成了碎煤块,用火钳夹着,放进炉内,一下下火就旺起来了。家家户户的灶台,都修得特别大,上面通常能放下两个凳子。冬天里,大人在做饭,娃娃们坐在灶台上,虽是简陋的屋舍,却是暖暖的家。天寒地冻之时,客人上门,必先往煤火台上让,能坐在那个位置,是一种极高的待遇。

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父亲去拉煤。拉煤就是买煤,即用自家的人力架子车,空车去到煤矿,买好煤拉回家的过程。具体是怎样的路线,我说不清楚,总之路途很遥远,还要翻过鸿沟,上个大坡。至今,我也弄不清楚,儿时大人们常提的鸿沟,究竟在哪里。红沟还是洪沟,名称也不确定。有个词语叫,不可愈越的鸿沟,我猜想,或许大概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父亲出门的头天晚上,母亲会特意准备一些精制的干粮。我知道,遇上下力的活儿,母亲就格外心疼父亲,专门烙两张纯白面的饼子,让父亲带在路上吃。平日里做的面饼,是要掺粗粮的。

第二天,需要起个五更,茫茫月色中,父亲就拉着架子车出发了。顺利的话,天黑之前能赶回来;然而,经常不顺利。有时,买煤的人多,需要排队到很晚;有时,拉着重车,到大坡处时,遇不到帮忙推车的人,不得不延误;有时,还会赶上天气突然变化;运气极差的话,还会爆胎,车坏在半路,一点办法都没有。

母亲在家里,焦急的不知所措,拿了手电筒,接出村子,过了程子沟,再靠南走走,直到照见父亲的身影,才能松一口气。虽然迟一些,但父亲每次,都能平安到家,一身疲惫,一身煤黑。

等洗过脸,他就乐呵呵的,从兜里掏出吃剩的白饼,或是路上买的火烧馍,递到我手里。只要出一趟远门,父亲都会给我带点好吃的,包括拉煤,那火烧馍特别好吃。

后来,有了煤球机,可自制蜂窝煤。厨房里,再也不用那个黑乎乎的煤池儿了。煤火用完了,下个煤球,盖上铁盖儿即可,省事不少。

再后来,专门有人开着拖拉机,拉煤回村里。乡亲们直接购买,至于打蜂窝煤,那是轻而易举之事,全程愉快轻松。再也不用拉着架子车,使着浑身劲儿,坑吃坑吃,起五更达黄昏了。

插一个关于煤球的小故事。我刚分配到官庄中学时,学校给教师每人发了一堆煤,供过冬取暖。需要自已动手打成煤球,但我从没操作过。刚步入社会,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求人之事,张不开嘴,就一直拖着。眼看天冷了,那里就剩下我的一堆煤。领导半开玩笑问我咋回事儿,我张口就哭了。领导赶紧安排一位男同事,帮我把煤球打了。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尴尬。也充分证明了,哭,是女人最常用的,处理事件的方式。

再后来,卖煤球成了一种职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啥都省了。我调到缑氏乡中时,每年冬季,宿舍里生炉子,是买的煤球。买来的煤球,全用来取暖,我做饭用的是煤气灶。

如今,环保原因,听说老家的农村,都不让用煤球了,社会进步的真快!关于用煤的经历,依然向父辈们致敬。幸福来之不易,让我们,且享且珍惜。

喜欢我的文字

作者:周银霞  (网名:周清明,念北)  洛阳 偃师 缑氏 人,70后,现居广东中山。

(0)

相关推荐

  • 郝加献:关于煤的记忆|散文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郝加献 [作者简介]郝加献,北京密云人,60后,自由撰稿人.长期致力于文化散文的创作.长篇历史散文<旷世名园圆明园>荣获纪念圆明园罹难 ...

  • 【作家专栏】马丽君|​远去的炊烟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心|得 童年长于乡下,青年辗转城市,浸染草木之气.始于书画,陷于文字,在主业之外觅得半亩花田.年少遍读缠绵与江湖,后缤 ...

  • 吴洛加:那年那月鲁祖庙之炊烟

    炊       烟 文/吴洛加 五十年前,鲁祖庙的清晨是被公鸡的喔喔啼鸣和住户们劈柴捅炉子发火的声音唤醒的. 从前老人们爱把一句话挂在嘴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让"柴" ...

  • 马腾驰//柴

    柴  (散文) ·马腾驰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鲞铺>有言:"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大概是"开门七件事"最早的记载了. " ...

  • 最忆儿时年

    最忆儿时年 周湘 划彩莲船   摄影:易家镜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早.中期.那时一进入冬天,天气格外的冷,隔三差五的下雪,田野村落银装素裹,有点北国风光的味道.太阳和大雪交替登场,化了的雪水沿 ...

  • 村委会散发给大家的清洁煤球

    在雾霾严重的那段时间,主持人柴静发表了一段演讲,并在网上火了. 她的孩子因为雾霾而得病,人们因雾霾不得不带口罩,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得到了雾霾的"恩赐". 不过雾霾在如今好了很多,我相 ...

  • 缑氏往事(十三)

    缑氏往事之十三:唱戏 小时候,大人们偶尔兴致来了,会逗着问我们,你长大了要做什么呀?大多时候,小伙伴们都是一脸茫然,脸一红,摇摇头,说不知道. 我也一样,说不知道.其实,我是嘴里不讲,心里却有个理想, ...

  • 缑氏往事(四十三)

    缑氏往事之四十三:牡丹 我们念小学时的课程,除了语文和数学,还有一些副科.这些副科里,品德和自然,尚有些兴趣:只那地理和历史,我总是学不懂,一直是云里雾里. 记得有一道四年级的地理题,问珠江三角洲是如 ...

  • 缑氏往事(四十二)

    缑氏往事之四十二:头发 小时候的发型  (我和哥) 我头发很多,发质偏硬,略略留长些,就必须捆扎起来,不然,会蓬松得不像样子.天生如此,徒添了不少烦恼,到底也无法改变,只是常常让母亲担心,因为她听人说 ...

  • 缑氏往事(三十三)

    缑氏往事之三十三:小麦,小麦.  我们小时候,暑假只一个月,在其前后,另有两个农忙假,六月收麦子,九月收玉米,各半个月.       寒假吃的好,暑假玩的好,最怕农忙假,尤其是收麦子.面对丰收,经历过 ...

  • 缑氏往事(三十二)

    缑氏往事之三十二:偃师二高 前段时间,整理<缑氏往事>,写到收音机时,提起了我们的实习老师陈秋霞女士.文章底部评论区里,有同学给我留言,"周,想想办法,打听打听咱们的秋霞老师吧& ...

  • 缑氏往事(二十九)

    缑氏往事之二十九:三八妇女节 刚毕业那一年,我被分配到老家一所乡村学校教书.单位所处的位置,属典型的平原农村,无山无水,除了村舍,便是大片大片的庄稼地. 庄稼地中间,是一条条土路,虽然笔直平顺,但也就 ...

  • 缑氏往事(二十八)

    缑氏往事之二十八:羊肉汤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正火.记录片里的旁白和配乐,堪称经典,我非常喜欢,就翻来覆去地看.谁料味蕾被深深触动,食欲阵阵涌起,拼命想念美食.猛然间发现,被我定义 ...

  • 缑氏往事(二十七)

    缑氏往事之二十七:厕所革命 每一次翻看中国地图,我都会注视那大"几"字形的黄河.黄河的中下游,流经中原腹地,无需参考省界线,俺也能认出河南的大致范围.再放大搜寻,一眼就能找到洛阳市 ...

  • 缑氏往事(二十六)

    缑氏往事之二十六:中秋月饼 二00八年一月一日起,国家法定节假日,增加了三个成员:清明,端午和中秋.在此之前,它们徒有节日之虚名,眼见到了正日子,国人仍需照常上班. 我儿时的故乡,那其中的两个节日,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