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息诸缘,内心无喘

图贱卖老牛
看到一些网友的老普掉渣的藏品,让我评论,我劝他们要尽量收老而漂亮的。因为这些东西即使老,但对鉴定其他完整的东西没有参考价值,更没有收藏价值,不能图贱卖老牛。收藏必定是一个赏心悦目、陶冶情操的美事。如果陷入破烂之中,那收藏水平永远限制在一年级了,而收藏是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审美也是逐渐提升的,不能在没有价值的老货中滞留太久。买东西一件就是一件,宁缺毋滥!我的经验是买一件东西,如果掏钱让自己心疼,那这东西才有价值,才越玩越喜欢,必定人家喜欢的东西不出高价是买不来的。而如果贪图便宜,低价买东西当宝贝,这多半是仿品,开始高兴,以后心疼。所以买东西要敢出钱,而不是要算计是否便宜。

英雄与圣贤
英雄是时代的产物,而圣贤是自我修行的结果。“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记起英雄的传说,而圣贤对我们的教化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推崇圣人,他是我们的内心安宁,做事有度,做人有节。英雄只是草莽时代的集大成者,可以使历史之河荡起波澜,是善与恶的极大冲撞。

治人事天,莫若啬
这是老子的话,就是做人做事要节省,说话也要节省,废话少说,乃至不说。只有这样才能修心养性,古人说“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但我们凡夫喜欢热闹,清静反而无聊,所以“忧悲多恚,病乃成积, 好憎繁多, 祸乃相随。”真可谓“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没有智慧,只能庸人自扰了。使心用心,自累其身,为什么喜欢多事?想显示“我”,想表现我的价值彰显我的本事,到头来自找烦恼。心不在我这里,到处攀援,不得安歇,做不了自己的主,如同蜜蜂采蜜,整日忙碌。我们达不到高人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但我们可以减少自己的欲望,尽量躲避一些是是非非的人事烦恼。

什么是好人?
为什么在外人眼里是一个好人,在家却狼狈不堪,甚者走到妻离子散的地步?在外对人热情,谁的忙都帮,没有坏心眼,就因此不能照顾到家吗?“怨恨积,则中外离背。”这些怨恨从哪里来的?是自己的小缺点造成的,自己不觉察,习以为常,但离你最近的人最受伤。所谓“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无意的一句话把人气的半死,日积月累谁受的了?我们在外,知道尊重他人,知道距离,其实在家也是有距离的,不要以为老婆是自己的,丈夫是自己的,那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与神秘,无话不说就容易相互伤害。做好人先对自己好,才能对他人好。

隔行不求利
有一句话叫“隔行如隔山”。我们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总要有很长时间的适应期,然后才能融为一体,这是自然规律。现在流行跨行打劫,这是外来物种,必须具备很强的征服力,而这需要资金、地盘、人才;这些都是巨无霸所为,否则局外人到局内去抢饭碗,那是耗钱耗时,自生烦恼,自找麻烦。不信看看古玩江湖,张局长、李专家的,在他们地盘,他们是老大,说话灵,但进入古玩市场,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是,如果抱有玩玩、养老的心态,那是非常好的地方,但如果认为自己无所不能,那一定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