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金才:朱熹未懂《大学》,妄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章

大学居《礼记》之四十二篇,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作《四书章句集注》以弘扬理学,《大学》居《四书》之首书。《大学》内容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开篇首章,重点介绍三纲八目,三纲指的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二部分是分别解释八目中的六目的四章,即“所谓诚其意者”、“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所谓治国在齐其家者”、“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四章。《大学》原文没有采用四章解释六目的形式——“所谓……”——解释格物致知两目,即没有“所谓致知在格物者”一章解释格物、致知。
朱熹认为《大学》本有解释格物致知的“所谓致知在格物者”章,后来失传,他根据北宋二程的思想,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增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章。
一、《大学》中本有对“格物致知”解释,只是朱熹没读懂
为叙述的方便,我们将《大学》首章全文引录于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这段话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常说的大学三纲;即第二部分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三部分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是常说的八目。三纲与八目之间的第二部分便是解释格物致知,只是没有采用“所谓致知在格物者”的句式而已。
要确定第二部分是解释格物致知,或者说格物致知是对第二部分的概括,只要我们分别弄清第二部分和格物致知的含义,如果二者含义相同,只是繁简不同,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第二部分是解释格物致知,或者格物致知是第二部分的概括。
二、《大学》中“知止……则近道矣”的含义
在三纲和八目之间是第二部分“知止而后有定……则近道矣”。大学八目是三纲的展开,是实现三纲的方法。三纲是抽象笼统的目标,八目是具体可行的方法。通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全面深入研究,找到实现三纲的方法,三纲细化为八目,目标落地为方法。
要弄清“知止……则近道矣”的含义,须先明了《大学》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说治国理政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同时代;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依靠人民、教育人民、组织人民、服务人民,共同进行广泛全面的社会实践;要领导人民进行社会实践,就要具备卓越的能力,研究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止于至善”是三纲的起点,是领导人民进行社会实践的抓手;亲民,即全民参与的社会实践是实现大同的中介;明明德是实现大同目标。
在三纲的“止于至善”后,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止而后有定”的知止是知止于“至善”。正如孔颖达所说:“知止而后有定更覆说止于至善之事。”【1】这样就有必要弄清“至善”的本义。“善”字有好的意思,据此朱熹说至善是“大抵至善只是极好处,十分端正恰好,无一毫不是处,无一毫不到处。”【2】至善是极好的意思,极好是人处理事物的理想结果,要取得理想结果,就需要人具备相应的能力,故“善”还有擅长、处理好的意思。人好处理好问题,就要研究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所以“善”还有演变的含义。处理好问题从人的角度说要具备相应的能力,从事物的角度说要尊重和运用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所以具备卓越的能力和发现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才是“至善”的本质含义。“知止”就是知道所需提高的能力和所要研究的事物发展规律。
从字义上说,止、定、安是研究事物专注状态,静、虑指的研究问题的思维状态,得是指获得正确的认识。知止而后有定,是说明确了需要提高的能力,所要研究的问题,专注集中研究此问题,择善固执,扭住不放。因为扭住不放,便能对问题全面充分系统的了解认识和研究。
“静”不是安静的意思,《说文解字》释静为审义,“静,审也。”【3】释审为悉义,“审,悉也,知审谛也。”【4】而谛和审同义,“谛,审也,”【5】悉是详尽的意思,“悉,详尽也。”【6】许慎以静、审、悉、谛互释,悉为“详尽”义,所以“静”当为全面了解事物之义。所以《说文解字注》的注文解释“静”字说“彩色详审得其宜谓之静,考工记言画缋之事也。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tiǎn niǎn音,污浊、卑污义。)不鲜,是曰静。人心审度宜,一言一事必求义理之必然,则虽繁劳之极而无纷乱亦曰静。”【7】成书早于《说文解字》的《释名》说:“静,整也。”【8】综合上述关于静的训诂,我们可以认为静的含义是对事物进行全面充分系统的认识和研究,“静而后能安”,是说基于全面充分系统的认识和研究,不因无效信息和暂时困难而困惑迷茫。静强调的是全面充分系统的认识和研究,“虑,谋思也,”【9】“虑”强调的是形成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可行方案,即“虑而后能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基于问题形成解决方案的逐渐递进的系统学习、研究和谋划过程。
三、《大学》“格物致知”的含义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首章的第三部分,“……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是八目的第一目、第二目。郑玄注“致知”:“知谓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也。”注“格物”:“格,来也。物,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10】孔颖达的解释与郑玄相同,只是更加详细。
“格物”谓第一目,“致知”为第二目,致知在格物,在为“取决于”之义,致知取决于格物,也就是说格物是致知的条件。郑玄之注却颠倒了格物、致知的顺序,知善深,则善事来,知恶深,则恶事来。哪类事情会到来去取决于对哪类事物知得深,哪这就成了“格物在致知”。格物取决于致知,致知居格物之前,是格物的条件,《大学》明确说物格而后知致,郑玄、孔颖达的解释颠倒《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前后关系,肯定解释错了。
“格物”的“格”当解释为全面深入研究,《字汇》说:“格,穷究。”【11】。“致知”的“致”当解释为取得,格物致知之义是通过全面深入系统研究,取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致知在格物”,取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取决于对事物的全面深入系统研究。
梳理了格物致知的意思后,我们发现格物致知是“知止……则近道矣”的概括,”“知止……则近道矣”是格物致知的详细解释。既然“知止……则近道矣”已经展开解释了“格物致知”,故《大学》也就没有采用“所谓诚其意者”、“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的形式解释“格物致知”,故《大学》中没有“所谓致知在格物者”一章。
四、朱熹妄补《大学》“所谓致知在格物者”章
郑玄、孔颖达模糊了“格物致知”的本义并颠倒二者的前后关系。朱熹不明白“知止~则近道矣”便是对“格物致知”的展开说明,于是师心自用,为《大学》妄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12】
此章中朱熹没有犯郑玄和孔颖达颠倒格物致知前后关系的错误,认为要致知,先格物。但是朱熹的错误更严重,这个错误首先表现为将格物致知和三纲中“至善”割裂开来,“至善”从人的角度说指人的卓越能力,从物的角度说,是要弄清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遵从运用规律,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而朱熹将格物致知与现实中人的能力的提高、现实问题的研究割裂开,格物致知完全成为人的智力和思维训练。大学三纲是通过提高能力、研究问题,通过社会实践解决问题,实现人人幸福的大同梦。而朱熹的“所谓致知在格物者”章没有任何社会民生内容。其次朱熹的错误表现在他把格物致知和参禅混为一谈。朱熹是南宋看话禅的行家里手,很大程度上是用看话禅的方法来解释格物致知。南怀瑾先生是罕见的的宗通、教通、史通的禅者,南师介绍修习看话禅中的一些现象说:“但能用志不分,收拾六根,归此一念,偶或见得前念已灭,后念未生,当体一念,了无一物。此心此身,忽焉皆寂。心光透发,三际空悬。”【13】细心品味南师关于禅修光景的开示与朱熹“所谓致知在格物者”章的后半部分内容似曾相识。
《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对“格物致知”的详细说明,《大学》没有必要采用“所谓致知在格物者”的形式再次详说“格物致知”。朱熹对此并不清楚,以为“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此章旧本通下章,误在经文之下。闲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14】而朱熹所补之内容,与《大学》原本解释大相径庭,朱熹所补之章,一是将格物致知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割裂开,一是从禅宗看话禅的角度解读格物致知。
研究中国先秦儒家经典,尽量避免以理学为儒学。理学本为佛教化的儒学,只有突破理学和佛教对中国先秦儒家文化的双重影响,先秦儒家思想活脱脱的“务为治”的本色才会呈现出来。
注释: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73页。
【2】黎靖德:《朱子语类》第二册卷十七,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8页。
【3】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1981年版,第215页。
【4】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1981年版,第50页。
【5】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1981年版,第92页。
【6】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1981年版,第50页。
【7】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1981年版,第215页。
【8】刘熙:《释名》,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51页。
【9】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1981年版,第501页。
【10】阮元:《十三经注疏》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73页。
【11】《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4页。
【1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13】南怀瑾:《禅海蠡测》,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年版,第64页。
【1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