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变通中的“青蛙效应”
第三节:在祛邪扶正中保持本真
——《胜市正言》沪续六十九
公众微信号《商坛论衡》
在养正取得一定成效的情况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视之为本色的可持续或者本真的“保鲜”。如《论语》所说:“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这固然不能拘泥于特定的形式或者搞形式主义,但是对新的形式的探索也不能舍本求新娱乐化,在与时俱进中保持本真的问题不容忽视。
谨防变通中的“青蛙效应”
在企业文化的传承中依循一定的形式养正的时候,会带来一个形似与神合的问题。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将神合称之为实质之“质”,倡导的是对质的优化之“志”;而形似叫做“文”,它离不开作为载体的“物”。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不能相互脱节。文化传承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形似达到神似;问题在于,有时候限于条件或者囿于形势,在形似上需要有所变通。在变通的必要性上,能否保持神似,祛邪扶正,则是对企业家智慧和意志的考验。
董仲舒认为:如果内容实质的进步与形式工具的采用难以两全的情况下,那就宁可先要内容实质的胜出,叫做“先质而后文”。的确,社会实践是复杂的,人们的社会活动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在形似与神合的理想状态难以实现时,与其纠结于形式,那就不如在获得实质价值上下功夫。这并非说形似不重要,可以随意变通,而是说应当在神似的追求中允许在形似上的自由选择。比如一些企业不是不知道“互联网+”有多重要,可他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在这种情况下,普及相关知识是必要的,但当务之急显然不是教他们怎样做电商,而是在自己长期耕耘的领域内如何破解转型升级的瓶颈。只要在后者有所突破时,做不做电商是可以从实际出发的。
问题在于,有人会利用在形似上进行一些变通的必要性,有意无意地模糊对神似的要求,使得传承者在“青蛙效应”中与神似渐行渐远而不知。“青蛙效应”在经济学上有一种“边际成本”理论,将其用于对与错的决定时,这种理论会我们脑子形成一种声音:“虽然我知道按照一般的原则,大多数人是不应该这样做的。但是在这个特别的、情有可原的情况下,仅此一次,没问题。”人们往往认为这“仅此一次”的边际成本非常低,但是这种想法会像吸盘一样把人吸进去,而根本不曾看到这条路最终通向何方,以及这个选择最终包含的全部成本。在所有不忠实与不诚信的表现里面,它们辩解的理由都是边际成本的“就这一次”。
从理论上讲,人们肯定可以只在某一次越过界线,然后再也不那样做了。然而在一些特殊的节点,从座上宾到阶下囚往往只是一念之差。从这个意义上讲,你若抵抗住了“在这个特殊的情有可原的情况下,就这一次,没有问题”的诱惑,你将受益无穷。要知道,即使“仅此一次”的现实后果没有那么严重,但这意味着底线的下移。而生命是一条充满未知的河流,经营活动中总有许多各种各样看起来无关宏旨的小决定,假如你越过这道防线一次,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可能将会一次又一次地越过这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