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己亥杂诗》 禺草号汉阳
《己亥杂诗》
龚自珍①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义】:这首出自《龚自珍诗集》 的一首小诗,只有惊雷炸响般的巨大神力,才能使中国大地再现葳蕤,发出勃勃生机。然而举国上下毫无生气,朝野噤声,庶民平躺,这种奇异(现象),终究是一种国家社稷上的悲哀。在此,我奉劝上苍,重新振作其精神,不要拘一格甩胳上阵,以降下更多的可用之才,来拯救国家及社会。
【赏析】这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政改诗,当年震撼大清王朝举国上下,成为百年不衰之佳话。该诗层次分明,有力地抨击社会上的不公,剖析社稷中的奇异现象。作者在诗中清晰地划分出三层次:
第一层,写出万马齐喑(yin),朝野噤声,万民平躺,死气沉沉的一个现实社会。“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这里借用苏轼《三马图赞引》的一个典故:(时间在宋·元祐党案初)“时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改革,洗去污浊浑水,拯救社会的巨大力量。只有经历波澜壮阔的风雷之变,通过改革才能使举国上下变得生机勃勃,社稷前途才会充满希望。“风雷”比喻革命的风暴。鲁迅先生“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中的“惊霄”,毛泽东“一从大地起风雷”(《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里的“风雷”,都是这个意思。
第三层,“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两句,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诗人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凸显身处逆境中的他,发出无奈之呐喊。
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这个自注说明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具体环境,看出了诗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作者直言不讳地指出,变革雷霆之力来自于人(人材),朝庭应顺时代潮流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社稷才有希望,中国才得以强盛。诗中刻意用下“九州”、“风雷”、“万马”、“天公”、“人才”这样的惊示之言、壮伟字眼和极富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起到四两拨千斤之醒世功效。
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具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背景】 龚自珍当年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处在内忧外患日趋腐朽没落的那个时代。龚自珍以其才华,担当起“医国”这一角色,大力呼唤变革,终因“动触时忌”受排挤。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岁次已亥年,47岁的龚自珍辞官返乡。在北上迎接妻儿,和南下的往来途中,亲眼听到社会上的那片嘘声,看到庶民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平躺的现状,特作诗315首表达对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这首绝句中,诗人对清朝末年那种扼杀生机、窒息思想,导致万马齐喑的局面,十分痛惜。同时他还大声疾呼:若想振兴国家,挽救危亡,就需要涌现出大批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这首出色的政治小诗是其中的一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究可哀”,是在告诉人们:要想让中国大地焕发生机,必须要“恃风雷”,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荡涤一切陈腐的东西,诗人在这里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可是整个朝野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确实令人觉得悲哀。“我劝天公重抖数,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认为摧毁一切阻碍社会发展的腐朽势力的巨大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些意象,实际上是以双关的修辞方式,表达诗人内心深处力主改革现实政治的强烈愿望。
在诗人看来,当时的中国死寂一片,毫无生气可言。只有疾风暴雨以及惊雷一样的变革力量,才能给中国带来希望。诗人期盼最高统治者能够重新振作精神,打破陈规陋俗,使普天下涌现出各种人才,来迎接华夏的新生。激情澎湃,气势磅礴,发人深思,催人振奋。
注:1.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又作定庵)。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