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专访 MUSE × Will Ma

COACH

INTRODUCTION

ARCHITECT

马林超

WILL MA

MAE ARCHITECTURE PORTFOLIO COACH

相信读建筑的学生心中多多少少都会对出国有憧憬,但一些人会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

那么出国是否是你的最佳选择?留学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到底有什么样的帮助?在国外读书和国内有何不同?

今天我们邀请到目前在芝加哥工作,毕业于IIT的学长Will,为大家讲解国内外建筑学教育的不同之处。

导师介绍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建筑学硕士

[ 工作经历 】

HSa Architects,上海 - 建筑师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芝加哥 - 学校助教

Burhani Design Architects,芝加哥 - 建筑师

FGP Atelier,芝加哥 - 建筑师

导师作品  1

HABITSCAPE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and residential

导师作品  2

BRONZEVILLE PERFORMING

Art Center & School

结合您自己的学习经历,您觉得国内外建筑学教育有什么不同?

我觉得国内的建筑教育倾向于更好地安排平面布置和各种流线的安排,是否“合理”在教学过程当中经常被提及。也会有调研,分析的环节,但是往往和最终方案的推导和发展没有过多的联系。

而调研分析在国外建筑学的教育里的占比就要高的多,方案的形成更多的是建立在是否有解决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或者是研究的课题上。

所以整个设计流程往往会比较有逻辑,方案的最终形态通常是推导,发展(Develop)的结果而不是基于平面而产生的结果。在我的经历里,国外的教授会鼓励你坚持自己的想法并给出他们的意见,所以一个老师带领的各个小组作品会各有特色。

国外院校偏好什么样的作品集选题?

国外学院的作品集选题非常的多样化,或者说多样化是他们愿意看到的。选题可以是一个非常具体甚至是已经有基地的方案,也可以是一个对特定文化现象,族群习惯探索而延伸出的课题;

项目可以是体育馆设计,电影院设计这类传统设计,也可以是基于基地的数据采集,通过发展特定的逻辑而“生成”的方案;改建已有的建筑给它赋予新的意义或者幻想未来的建筑甚至是生活方式。

总之没有特定的风格或者偏好的选题,但是在方案中,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的表达方式也许会给课题带来新的生命力。

针对申请建筑专业的同学,您有哪些建议?

画图之前还是要先想好成图后大致的效果,每张图想表达的侧重点以及可能的完成时间。这样会让整个过程变得清晰,时间安排得更加合理,要让评图的人能看到你熬过的夜。

还有一点是,做好规划越早开始越好。要尽早规划目标学校,摸清楚它的风格,包括申请要求、需要的材料等等。有充裕的申请时间,才能从容的应对一切状况。

努力画图之余还是要多出去走走,设计还是要多看看,好的方案也许就在身边。最后,身体,身体,身体!有身体才能更好的熬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