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三十五:目光如炬

南北朝时期,宋国有一位开国元勋,名叫檀道济。他忠心耿耿报效朝廷,文韬武略当世无双,堪称宋国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可就是这样一位干国忠良,最终却蒙受了一场千古奇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檀道济画像)

原来,檀道济是高平金乡(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幼时父母双亡。守孝期间,他谦和恭谨,礼节周备,受到远亲近邻的称赞

公元404年,檀道济跟着两个哥哥,投奔东晋中军参军刘裕,并随其平定桓玄之乱。他英勇善战,所向无敌,冲锋陷阵,屡立奇功,很快就被提升为太尉参军,是刘裕打天下最倚重的战将

(青年檀道济画像)

公元416年,刘裕北伐,檀道济担任先锋官,攻打淮水、淝水,所到之处,敌将闻风丧胆,纷纷开城投降

一天,檀道济率兵来到洛阳,守将是后秦的平南将军姚洗。姚洗早就听说檀道济的大名,自知不是对手,直接投降。檀道济率军进城后,遇到另外一部分后秦兵将负隅顽抗,但很快就被檀道济的兵马打败了,并俘获四千余人。这时,檀道济手下有位偏将提议说:“将军,依我之见,把这些俘虏统统杀死,然后把尸体堆在一起,成为京观如何?”这位偏将所说的京观,是古代打仗时为炫耀战功,聚集敌军尸体,封土而成的高冢。檀道济说:“不可,降服敌人,平定民心,正在今日。”随后,他把俘虏全都释放回家。戎、夷等民族都对檀道济感激不尽,很多部族首领率领其族人前来归顺。接着,檀道济率兵攻取潼关,又与其他军队一起攻破姚绍,最后攻克长安。刘裕为了奖励檀道济的赫赫战功,封他为征虏将军。

(檀道济冲锋陷阵,屡立奇功)

公元420年,刘裕称帝,即宋高祖。檀道济作为刘宋的开国元勋,先后被封为永修县公、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等。

公元423年,北魏派兵来犯,把青州刺史竺夔zhú kuí围困在东阳城,竺夔立即写文书向朝廷告急。宋文帝刘义隆下诏,令檀道济与左将军王仲德一起去解东阳之围。但是由于檀道济勇冠三军,威震海内,还未赶到东阳,北魏军队就已吓得烧掉营房,狼狈而逃

(檀道济勇冠三军,威震海内)

不久,宋文帝派檀道济为都督征讨北魏。檀道济率军和北魏前前后后一共打了三十八仗,攻城拔寨,屡战屡胜,很快他就率兵打到历城。这时,粮官向檀道济汇报说:“都督,压粮运草官现在还没把粮草运到,军中粮食紧缺,仅够一天之需,怕引起骚动,军心不稳啊!”檀道济安慰他说:“你不必慌乱,我自有办法!”半夜里,檀道济派人悄悄弄来几车沙子,把剩余的一点粮食撒在沙子上。第二天一早,士兵们看到满满的一车车军粮,都安心作战,很快就攻下了历城

(檀道济画像)

还有一次,檀道济带领一部分士兵深入北魏腹地,想找机会奇袭北魏的兵马。没想到,被北魏的大军团团围困。将士们都很紧张。檀道济气定神闲,镇静自若,他命令将士们脱下甲胄,身穿白服,缓步出营。北魏的主帅忌惮檀道济足智多谋,担心中计,就没敢下令出击。檀道济就这样带着兵马,从容不迫地在敌军面前经过,安全撤离,毫发无损。

(檀道济镇静自若)

檀道济大半生都是在马鞍上度过的,他作为刘宋的开国功臣,功高盖世,威名远扬;他手下的将士们,也个个浑身是胆,骁勇善战;他的几个儿子又都德才兼备,出类拔萃。这反而让朝廷不安。宋文帝刘义隆重病多年,他的弟弟彭城王刘义康担心皇帝一旦驾崩,檀道济就不再受控制,于是处心积虑,要除掉他

公元436年,正值春寒料峭时,宋文帝打算派檀道济去边境,抵御来犯的北魏军马。檀道济已经动身下了船,不巧文帝的病又忽然发作了。刘义康见除掉檀道济的机会来了,就假传圣旨,召他回京,并以给他饯行为名,将其灌醉,趁其不备,抓捕下狱

檀道济就这样被关进大牢。他知道,自己这是蒙受了不白之冤。他义愤填膺,悲恨交加,两眼瞪得像灯一样大,像火炬一样发光,一把扯下头巾,使劲摔在地上,怒吼一声:“你们这是自毁长城啊!

(檀道济画像)

公元436年4月9日,可惜一代忠臣良将檀道济,赤胆忠心保宋国,没有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却在朝内蒙受千古奇冤,被刘义隆活活害死。为了斩草除根,刘义隆还把檀道济的几员得力部将,以及他的儿子们,一起杀害了。

忠良檀道济父子被杀后,京城百姓纷纷落泪。这个消息传到了北魏,北魏再也不必惧怕有檀道济在了,就发兵攻打刘宋。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兵马很快逼近京城。这时宋文帝的病也好了许多,他登上石头城,面色忧郁,心情沉重,自言自语道:“假如檀道济在世,何至于此!”

这个故事记录在《南史·檀道济传》里,成语“目光如炬”就由此而来,原意是目光发亮得像火炬一样。现用来形容见识远大,是褒义词,它的反义词是“目光如豆”,形容见识短浅。请注意,成语“目光如炬”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错误用法:

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考虑未来的发展,这些企业目光如炬,难以走向世界。

辨析:成语“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是褒义词。此句要表达这些企业目光短浅,应该用贬义词“目光如豆”。

正确用法:

1.鲁迅先生目光如炬,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往往一语中的。

2.在批语中,老师夸赞他“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才气过人,前途无量”。

(0)

相关推荐

  • 公元436年,南朝宋名将檀道济在建康被宋文帝处死,父子八人命丧黄泉。

    薛云缺读史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公元436年,南朝宋名将檀道济在建康被宋文帝处死,父子八人命丧黄泉.临死前,檀道济愤怒道:"我为大宋鞠躬尽瘁,你们竟要冤杀大将,这是自毁长城啊!可恨没有 ...

  • 436年,建康城街头人满为患,南朝宋开国...

    436年,建康城街头人满为患,南朝宋开国名将檀道济,被宋文帝以"谋反罪"斩首于街头.临死前,檀道济悲呼:"我为国家舍生忘死,却落得这个下场,你们这是自毁长城啊!恨当初没有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六十五:气冲斗牛

    西晋名臣张华,字茂先,是范阳郡方城县(今河北固安)人,西汉开国功臣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 (张华画像) 张华自幼颖悟绝伦,豁达大度:勤学不辍,学识渊博:工于诗赋,辞藻华丽.在曹魏时,他曾担任太常博士.中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五十五:弹冠相庆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他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位列春秋五霸之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四十五:安然无恙

    战国后期,赵国第七代国君是赵惠文王,在朝中,有蔺相如.廉颇.平原君.赵奢等文武大臣倾力辅佐:在后宫,还有位贤内助--赵威后给他出谋划策,因此,赵国政治清明,武力强大,其它诸侯国不敢小觑. 可是,公元前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三十九:相敬如宾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臼季在出使途中经过冀国,发现有个男子在田里锄草.恰逢这男子的妻子给他送来了午饭,递给他时,深施一礼,男子也很有礼貌地作揖回礼,夫妻之间非常恭敬,就像对待宾客一样.  (冀缺和妻子相敬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三十八:初出茅庐

    东汉末年,皇室衰颓,群雄并起,天下大乱.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纷争四期) 那时,曹操平定了北方袁绍等割据势力,坐据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继承了父兄基业,拥兵东吴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三十六:好谋无决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豪杰并起.其中,北方的曹操势力尤为强大.曹操手下有六大谋士:郭嘉.荀彧(xún yù).司马懿(yì).贾诩(xǔ).荀攸(yōu)和程昱(yù).这六大谋士为曹操统一北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三十四:苟延残喘

    春秋时期, 晋国有个大夫叫赵简子.有一天,他在中山国打猎.看山的官员在前面引路,他带着随从,坐着马车,架着凶猛的老鹰,带着机敏的猎狗,紧随其后.赵简子不时开弓射箭,天上的飞鸟,地上的野兽,被射中者不可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三十二:困兽犹斗

    荀林父是春秋中期晋国的名将,忠心耿耿,英勇善战,在晋文公建立霸业期间,就已崭露头角.晋文公去世后,荀林父又相继为襄.灵.成.景四位国君效力,被晋景公任命为中军元帅,执掌国政. (荀林父画像) 那时,晋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三十:不寒而栗

    汉武帝的时候,为了强化治安,扫黑除恶,镇压豪强,就重用了一批敢于依法办事.不避权贵.娴于杀戮的官员,这些官员被称为"酷吏".义纵就是当时颇负盛名的酷吏之一. (义纵的画像) 义纵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