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成功的航空机炮,德国27MM毛瑟BK-27自动机炮
二战技术的延续
在冷战时期,欧洲各国希望能为自己的战斗机配备一款高初速、高射速、高精度、高可靠性、各种弹药的外弹道特性相同和引信在极小弹着角时都能正常工作的单管航空机炮,当时德国的毛瑟公司在二战中根据转轮手枪的原理,为Me 262喷气式战斗机研发的MG213转膛式机炮已经名噪一时,因此在欧洲实施北约组织多用途战斗机研制管理机构计划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接下来通用机炮的任务,最终的产物就是本期武器大讲堂的主角-德国27MM毛瑟BK-27自动机炮。
转膛优于转管
毛瑟BK-27自动机炮发展于MG213转膛式机炮,在1976年正式开始进行研制,当时在设计的时候为了满足北约空军的需求,基本上需要进行全新的开发。
新机炮在提升性能的情况下将尺寸尽可能地缩小,并且整体的重量也需要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毛瑟公司根据现有的型号和技术升级,于1977年开始进入量产阶段,并首先进入德国空军服役,在后续也陆续进入英国和意大利空军服役。
服役的毛瑟BK-27机炮不含弹药重102.5kg、长2.31米、枪管长度为1.73米。
整个机炮包括炮管、枪机、供弹机构和储弹机构组成,枪管采用的是单管的设计,单管的结构好处是能带来比较稳定的弹道,整体的尺寸和重量都可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单根炮管很容易就会过热,磨损也会很快,因而目前的大多数航炮都选择多管的结构设计。
一般在安装在战机上的时候会在炮口部位安装制退器,用以防止产生过大的后座对战机的飞行姿态造成干扰,有些还在靠近炮口的部位安装消焰器用来防止产生过大的炮口火焰烧毁炮口附近的飞机蒙皮。
在发射管的后部是一套独特的转膛系统,这个系统类似于左轮手枪的结构,最早用于毛瑟MG 213型航炮中。
这套系统包括可旋转弹膛、击发机构、输弹机构、弹壳回收机构等组成,在旋转弹膛的前部炮管根部下方,是导气活塞的位置。
毛瑟BK-27机炮采用的是导气式原理来提供运作所需的动力,能实现内部能源自给自足,但是依然还需要电源供电以用于击发机构电击发进行初始启动使用。
转膛包括一个圆筒框架、旋转耳和弹膛组成,毛瑟BK-27机炮的弹膛一共有五个弹药室。
在运作弹膛旋转的时候,每一次只有一个弹膛是正对着炮管内的炮膛的,此时五个弹药室均匀分布在转筒上,射击开始之前,1号弹膛会设计让其空出,装弹机将2号、3号、4号和5号弹膛依次装弹,此时只有2号弹膛是正对着炮膛的。
当进行射击的时候,会将2号弹膛的弹药击发,发射产生的火药燃气一方面对弹头做功,另一个方面通过导气机构推动弹膛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完成对1号弹膛装弹,2号弹膛退壳回收弹壳,3号弹膛对正炮膛击发弹药,依次循环往复射击直到停止。
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得出来,毛瑟BK-27机炮仅仅是弹膛进行旋转,炮管是固定不动的,因此每个弹头的弹道都是非常稳定一致的。
再加上弹膛旋转相对于加特林多管旋转模式相比,本身更轻便,也不会因为炮管的旋转造成弹道的不稳定,所以毛瑟BK-27机炮的轻便型和精度都非常优秀。
其供弹方式采用的是弹链供弹,供弹系统可以安装在左边也可以安装在右边,可以适用于各种飞行设备上使用,也有一些变体版本,例如欧洲台风战斗机为了提高可靠性能,改成了弹鼓供弹的模式进行供弹。
击发机构为电击发机构,可以选择单发、连发两种模式,并且连发模式下还可以选择连发数量,从而实现弹药和射速的可控。
弹药方面,毛瑟BK-27自动机炮可以发射27mm的弹药,主要有27mm×102 FAP(易碎穿甲弹)和27mm x 145 FAP,这种穿甲弹侵彻到目标内部会逐渐解体为破片群实现面杀伤的效果。
毛瑟BK-27机炮的炮口初速度可以达到1100 m /s,有效射速可以在1000–1700 rpm进行调整,在对付空中目标的时候最大有效射程为2500米,对付地面水面目标的最大射程为4000米,而对于一些高速机动的目标则为2500米。
而毛瑟BK-27自动机炮的炮管寿命超过了23000发,这个寿命指标是当时北约规格的三倍,再加上重量轻和射速高的优势,一推出就受到欧洲的欢迎,被运用在台风战斗机、JAS-39鹰狮战斗机等飞机上,曾经美军的F-35战斗机也曾经考虑过使用这款航炮,最终因为成本的问题输给了更便宜的GAU-22/A 25毫米机炮。
目前毛瑟BK-27自动机炮已经在市场上服役3000多套,并改造成路基版本的德国海军MLG27系统进行使用,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最成功的老款航空机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