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人在俗世,岂能无酒
人在俗世,岂能无酒
小凯与加拿大总理
诗人小凯
前几日,诗人小凯联系我说,能不能见个面,一起吃个饭。
小凯是姜丰的朋友,姜丰是我的朋友。早就说过要见一见,尽尽地主之谊的。只是小凯联系得晚了,我刚刚吃过了饭。如另约,不知将来彼此的时间是否凑巧。我就说,你打车来过,过我这边简单吃点,到我工作室喝茶聊聊。
不久他便来了,那时已是晚上八点多,我就带他在附近的沙县小吃简单吃了点东西,然后到我工作室聊天。我的工作室最近放了不少酒,红酒,白酒,占了不少地方,显得脏乱差。我浇水泡茶,简单规整了一下房间,坐下来聊天。
小凯是位诗人,职业是做教育培训的,在加拿大有公司,最近又在深圳开了一家。要中国和加拿大两边跑,一个月要飞几次。聊完工作,聊我们熟悉的诗人,我们各自喜欢的诗人。有一些他的朋友,也在我的微信圈里。聊着聊着,我觉得缺了点东西,缺酒。我说,不好意思,我看得出来,你是喜欢喝点酒的人,没有酒你会觉得没有意思,我们去楼下烧烤店要点烧烤,我陪你喝点儿吧。
那时已是上十点多,我们带着酒下了楼,在烧烤店坐下来,就喝开了。边喝边聊,聊各自的生活,聊工作,聊文学。聊到最后,小凯说,这酒真不错,过段时间我也要一些。
我说你没有需要的话,没必要考虑要。
他说,我觉得这酒真的错,我平时也喜欢喝的,这真是个美好的夜晚,我们改天再喝。
博鳌国际诗歌奖年度诗人奖颁奖现场
宝兰女士
至今,我还没有和诗人宝兰女士见过面。
以前听人说起过,有个叫宝兰的诗人,写得不错,也没太留心。后来一位好友,向我推荐了她,看了她的诗,诗果然写得开阔、大气,写得用心、有感情,其中有首《打听娘的名字》,挺能打动我。我喜欢写得好的人,不管是写诗,还是写小说,我会因为对方写得好而对其产生敬意与好感。不久宝兰女士又获了一个国际诗歌年度奖,我为她感到高兴。
那段时间,我为两年前认识的一位做酒的邹先生做了点事,作为报酬,他帮我定制了一批酒。我拿给身边的一些朋友喝了,都说不错。邹先生对自己的酒相当自信,他建议我帮他卖酒。我刚换了房子,正需要一笔钱装修,就说试一试吧,看看能否赚够装修费用。我就开始在微信上发些关于酒的消息。没想到宝兰女士看到我微信上的消息,便主动联系我说,想要定制一批酒。还没说好怎么定制,定金就发了过来。
那段时间,宝兰女士挺忙的,参加诗会,接待朋友,去国外领奖。过了挺长一段时间,定制方案才确定下来。她选择了在酒瓶上印上她的一首短诗,是写给她的恩师,诗人吕贵品先生的。她是知人感恩的一个人,为人仗义。
宝兰女士,应该是我的第一位客户。
至今,我们还没有见过。
徐威摄
本家徐威
徐威是我本家,在惠州某大学当老师,青年评论家,估计也写诗,我对他了解不多。
他是评论家雪弟的同事,雪弟是我的好友。
有一次雪弟到深圳来,喝了我带去的酒,觉得挺好。回去可能给另一些人说了,于是惠州写作的申平老师,肖建国兄,包括雪弟兄,也都要了我的酒。再后来雪弟让我给徐威寄酒尝尝。徐威收到酒喝了,觉得好,自己要了,不久又给他的博士同学买了一些。再再后来,徐威曾拍过两次还是三次喝酒的图:总是一碟小菜,一碟花生米,一瓶酒,一只酒杯。
他大约经常在晚上自己一个人喝,拍图过来为的是表扬酒不错。
他说,C种中档的那种贵宾不错,是新装的酒,但C种是17年装的,便宜,喝起来口感也不差。
我说,你要得少,但我是以批发价给你的,下次再要,这个价不给你了。
他说,因为你的酒,学校小卖店的店主都感到奇怪了,因为我经常去那儿买啤酒,但后来不买了,我喝上了你的白酒。
徐威的照片,我也没有见过的,也许明年,也许后年,我相信总归是能和他见上面的。那时我的酒量,大约能提升一些,我希望能提升一些,能陪那些善饮的人多喝几杯。
左一为袁有江 在东莞莱硕
有江兄
袁有江写作,也开厂,我们认识很久了,却一直没有见过。前不久受作家谢松良之约,到东莞一家叫莱硕的灯厂参加一个采风活动时见着了,中年微胖的一个人,笑容满面,很有亲和力。袁有江的小说写得相当不错,但挺难得的是他开着厂那么忙的,还能坚持写作。我和他也算是一见如故。
我给自己从心里认可的朋友也不讲客气的。活动结束后不久,我便打电话给他说,我知道你是开厂的,可能需要酒。我在做酒,酒还不错,如果你需要的话可以考虑要些——当然你没有需要的话,也不必在意,我已是打扰了你……你也可以考虑给你的安徽老乡王总推荐一下,看看他需不需要……
袁有江说,好啊,你推荐酒我当然信得过,我以前订的酒也刚好用完了,你给我来二十箱吧,我会给我几位朋友分一下,让他们尝尝。我也会问一问王总,他也许也能要些。
第二天单子确定下来了,白瓶装,不需要特别定制,要三十件。
深圳与东莞离得不远,希望有时间与有江兄喝上几杯,聊聊文学,聊聊经济,聊聊人生,聊聊我们身在其中的这个俗世。
我本是一个对酒不太感冒的人,但越来越觉得酒的重要——人在俗世,有时难免心生孤寂之感,岂能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