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医馆更好地走进社区

随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互联网延伸医嘱等服务应用将走进更多中医诊疗机构;“智慧、便捷、共享、精准、智能”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也在长远布局中。

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区的中医服务工作要怎么做呢?

社区中医馆是基层中医药的标志

社区中医馆是基层中医药的一个标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都要有相对集中的中医综合服务区,又称为社区中医馆。社区中医馆要提供哪些服务呢?

社区中医馆主要提供中医医疗和康复服务,能够提供中药饮片、针刺、艾灸、刮痧、拔罐、中医微创、推拿、敷熨熏浴、骨伤、肛肠、其他类等项目中的,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能够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和中医药理论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鼓励培育中医优势病种和中医特色专科,坚持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大力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临床疗效。

社区中医馆虽然是在社区,但中医的主线依然是诊疗,不可偏颇。诊病治疗,无论新病还是宿恙,或是疑难顽疾,不可避而推脱,细问病史,四诊合参,治法方药,力求治病之本。也许你会遇到久咳顽咳的病人,各大西医院都看个遍,还是久治无效;或是被不适折磨的已无信心的人群;或是久久不孕的人群......求中医治疗一定是抱着那最后一颗稻草之心了。只有久经这样的考验,才能提升中医的诊疗能力。当这些病患在社区这里得到很好的中医治疗,一定会更加提升社区在病患心中的信任度,日后慕名而来者才会络绎不绝,才会显示社区的一种影响力和知名度。总之,主线不可偏颇,重中之重的位置。

一是以社区中医馆为依托、打造社区中医药服务平台中医中药服务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简、便、廉、验、效”的优势深受社区百姓喜欢;中医中药的发展,也适应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慢性化的特点。社区居民在这里不仅能享受到专业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还能得到专业的养生保健指导和治疗。为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医疗保健需求。

二是以治未病中心为支撑,打造社区治未病服务平台积极构建社区中医治未病组织体系,开展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探索社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的有效途径、模式、内容、方法,将中医药服务逐渐由“看病”转向“治未病”,并由“治未病”上升到“健康服务”。

三是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规范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不低于国家基本要求。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注重发挥权威中医类报刊等媒体的健康传播作用,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传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2种以上慢性病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救治等工作。

四是中医馆互联网+”联动的的运营模式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现,中医药正在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在提高中医服务的普及率和国民健康水平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诊疗上,将采取传统接诊与“互联网+”联动的方式,患者不仅可以直接到国医馆就诊,同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的问诊和接受治疗的服务。通过大数据的整合、算法识别和传统的中医理论相结合,实行人机交互手段。推出了在线义诊服务,在家就能诊断疾病,减少了外出就诊风险,为人们的健康与疾病防治贡献了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