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流量时代的认知争夺战:被记住被认可,才是核心不可替代性
小冒坚持原创的711天 每到大促,研究背后商业逻辑都是乐趣。
01
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套路的吗?
618风风火火进行一月有余,除去买买买外,其实看看各个品牌的得失,在一片混战中如何脱颖而出,在消费者认知的战争中的成败,也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
在消费时代,铺天盖地的营销文案,充斥着我们每个人能接触的方方面面,甚至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决定。
大家一定因为各种成功的品牌效应,有自己下意识的联想。
小到泡面手机纯净水,大到冰箱洗衣机,贵到代表爱情和永恒的钻戒珠宝,只有我们去联想,一定有自己能记起来的唯一名字。
这种印象,未必一定精准正确,但品牌确实做到了,让消费者认可,让大众知道。
这就是成功的品牌塑造。
所以想知道,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各种产品的昵称,品牌划等号的形象,是怎么被打造出来的吗?
我选择打开了这本《认知锥》。
作者黄伟,成就众多品牌销量冠军、摘下英国D&AD黄铅笔大奖的中国创意总监,浓缩20多年营销经验。
即使如此,非业内人士不仅不熟悉,还并不理解这种闪闪发光的履历惊人在哪一点。
《认知锥》由浅入深地详解品牌的打造原理和过程,同时附以许多我们身边的案例来印证。
真正的专业人士,就是有办法,取品牌传播和定位的精义,通俗易懂解释理论,用丰富详实生动的案例,讲清、讲透,品牌打造的关键。
02
三步,轻松打造爆款品牌与现象级IP
在数字时代和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的背景下,定位理论如何运用实施,如何升级迭代,都将是一个企业战略层面的长期难题。
《认知锥》在定位基础上提出了认知锥理论,包含三步:
1.词汇锥
就是最基础的传播和定位概念。
我们都熟悉的口号,广告词,关键记忆点,想起这个大众词,就可以和品牌划等号。
别小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
能做到,简单明了,极易传播,朗朗上口,同时符合产品定位,塑造良好形象,还能包涵企业文化和产品内涵,其实真的很难。
书中众多例子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可口可乐”。
不仅保留了音译读法,汉字的选择,也让人很清晰的知道,这不常见的四个字,就是又好喝又快乐的“肥宅快乐水”。
它是Coca-Cola全球所有译名中,唯一一个在音译的基础上具有实际含义的名称,由此也成为广告界公认的最佳品牌中文译名。
2.符号锥
视觉为主打的传播中,仅仅文字的用心是不够的。
需要进一步简化为一个鲜明的图标和符号,让人印象深刻。
就像大家认准了红罐的才是想要的凉茶,品牌名字甚至都可以被忽略,选择颜色总没错。才会有凉茶行业两大巨头王老吉和加多宝,对“红罐包装”的归属权的轰动争夺官司。
作者也在书中分析了各大电商平台,如何将自己的定位语,品牌名,融入logo设计。
成功如“天猫”,直接将淘宝商城转化为一种更好记好辨认的动物形象,猫又是高贵,神秘的生物,一只小黑猫也呼应了后来的品牌名。
相应地,作者也分析了其他平台的logo,相较于这只小黑猫,都存在着不契合的点。
3.体验锥
高级的品牌效应,不只是概念植入人心,视觉听觉和感官的冲击,更高阶的是营造一种氛围感,体验感。
一想到关键词和品牌,唤起的是一种美好的记忆,这种感受就是立体的。
道理很简单,但是金句不易得,创意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03
品牌的认知资产——被记住的意义
这本书,虽然认真专注讲述后流量时代,品牌如何在“流量困境”下突围而出占领用户心智、打造超级爆品,面向的更多是创业者、管理者、营销人。
但其实,这种思维,无处不在。
拿我前几天看到的《城市画报》关于明星人设的“生产者”——艺统这个行业的从业者采访来说,明星的人设,也是在遵循品牌打造逻辑和定位理念。
他们会帮助综艺节目,寻找合适的明星,将综艺的定位关键词和明星本身的形象进行捆绑。
一方面帮助综艺以更加鲜明的关键词和主题,圈住主打受众,靠专业和口碑出圈;
另一方面,艺人自身的人设,标签都更加鲜明,有助于提升商业价值。
想想去年的火热夏天,更加出圈《这就是街舞》第三季,让大家想起街舞,街舞圈,都可以联想起几位明星队长。
这就是品牌思维对个人品牌打造的影响。
即使不从事相关行业,即使没有个人品牌的副业,每个人的职场不都是一种自我营销吗?
我们的不可替代性,就是被看到,被记住,被认可。
做个“π”型人丨作为平凡“社畜”谈谈职场里如何增加“不可替代性”
带着产品经理的思维,把自己也当作一个品牌,一个产品去经营,也许职业发展方面,会走出不一样的天地。
04
保持独立思考,万能法则未必绝对
书中举得众多实例,也有一小部分,证明了上述理念并非万能公式。
即使确实做到认知锥,三个步骤也落实到位,依然有传播得不那么成功的例子,虽然精致但还是小众,知名度不够。
产品质量过硬,措施也都是可行成功的,也尽可能去拓展渠道和可能性,也就是尽了人事,仍有欠缺,有时候依然要靠些天命。
所以方案计划也罢,事业也好,人生也好,哪里有一蹴而就的事。
大家不过都是在,一命二运三风水的不确定性下,做好自己确定的事。
会授人以渔的实战家,各个行业都是寥寥无几,所以他们写出的入门科普书,其实是面向大众,开辟多领域通识学习的很好渠道。
无所不思的人生,至少会更加清醒和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