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有她,好看了不止一点
前几天上海电影节,昊然弟弟“杀”疯了。
一身改良版中山装加金丝眼镜的造型,成功从弟弟变老公,斯文败类内味儿也有了。
作品也够拿得出手。
他主演的《平原上的摩西》刚定档就拿下了“年度期待影片”。
毕竟,单是放出的几张海报就已经让人好奇,给人无限的遐想和解读空间。
杀青海报是一辆燃烧的汽车,熊熊烈火照亮凛冽寒夜,极致的色彩碰撞出极致的压抑。
而定档海报则是截然不同的柔软气质——李斐与庄树在漫天飞雪中抵头相拥。
当然,这前提是海报够好看。
我们会因为一张好看的电影海报对一部电影抱有期待,但一张海报拉胯一部电影的例子并不少见。
去年拿下无数大奖的《小妇人》在国内定档的海报,就让她姐开了眼。
以一己之力集齐土味海报的所有元素——主角的大头像有;电影荣誉有;迎合上映节点的鸡汤slogan也有。
生生把一个不乏温情与厚重感的女性成长故事,变成无脑偶像剧。
海报是电影的第一张脸。
提起电影海报,很多人脑海里应该都会闪过一个名字——有中国最“贵”海报设计师之称的黄海。
但业界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男黄海,女张渔。
不同的是,黄海是一位平面设计师,而张渔是一位水墨画家。
她的作品,都是自己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很多人或许对张渔的名字有些陌生,但她姐敢保证——
你一定早就见过她的作品。
不少大热国漫的海报,都出自张渔之手。
《大护法》《白蛇:缘起》《哪吒重生》……
见多了的,都已经可以看图识人。
因为张渔画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我习惯用很浓重的色彩去碰撞,隐约间透出宗教感、敦煌重彩式的强烈风格。”
她为《大护法》设计的海报,周围是密密麻麻的花生人,呆滞、恍惚,像兽像鬼又像人,中间是意外闯入、冲破黑暗的大护法。
浓墨重彩之外,多诡谲。
既呼应影片的诡异画风,又将故事线暗藏在其中。
口碑之作《白蛇:缘起》,国际版海报由黄海操刀,国内版则由张渔创作。
没看过电影的人只觉其厚重华丽,看过电影就懂,厚重华丽恰是一种补充。
影片讲的是许仙和白蛇断桥初遇500年前的故事。
和着黄梅调子的《前世今生》响起后,一切都“一场春梦了无痕”,坎坷的缘起,要等500年后才能再续。
张渔便用画笔给这凄婉哀殇的故事,赋予了一抹浓到化不开的色彩,即便是百转千回,也要给二人一个圆满的结局。
是奢望,也是抚慰。
她给《流浪地球》设计的海报更妙。
虽为科幻片,但影片在春节档上映,故事内核又从小家讲到大家。
张渔便创作了一幅中国式长卷海报。
以元宵、碗筷、平安符、鞭炮等中国元素开场,徐徐展开。
讲述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家到宇宙洪荒,从流浪到重生的中国式科幻故事。
国漫《深海》不久前发布的预告,原画出自张渔2015年的一张概念设计图。
如花般绽放的红白色水母,畅游在蓝绿色的深海,寂静、深沉、绚烂……
似深海,又似星空,让人一时竟分不清这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
国风多繁复,张渔为国漫设计的海报也多为这般。
但难得的是,繁复之中有张渔的思考。
她用笔墨构建的瑰丽世界,并非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张渔最初惊艳世界,并非因为电影海报。
而是因为她为电影《画壁》做的一个手绘壁画。
她在电影《画壁》中,一笔笔用厚重华丽的岩彩勾勒出一个神秘诡谲的世界。
一如朱孝廉在影片中坠入的仙境。
更妙的是这壁画恰到好处的剥落感,既有斑驳的效果,又不失人物的神韵。
为了表现这斑驳的质感,张渔颇费了一些功夫。
用粗糙的砂纸打磨,用刀片刮坏,用火烧画的边沿……
爆款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片头,也是张渔的作品。
但这次,是极其写意的水墨片头。
伴随着笛声,一株小草从最初的无依无靠,到逐渐扎根成长,最后变成一株幽兰绽放,代指女主明兰跌宕起伏的一生。
张渔还结合张艺兴的专辑《莲》,为他设计了专辑封面。
只用黑红两色着墨,既不失厚重,又暗含温润。
发现没?
浓墨重彩只是一个表现形式,海报也只是表达的载体。
比起海报设计师,她姐更愿意称她为新国风水墨艺术家。
只是,张渔勾勒出的或恬静或瑰丽的世界,并不是一天形成的。
她一度沉迷水墨画。
水墨画在神不在形,“寥寥数笔,浑然天成的神韵便有了,简直太震撼了”。
可最初画水墨画她总是不得章法,空有皮相,没有灵肉。
于是,张渔便从一根一根的线条开始临摹唐宋院画。
后来她的画风变得奇幻瑰丽。
因着一次敦煌之行后被敦煌石窟里壁画的岩彩震惊。
她便尝试决心将看似两极的岩彩壁画和水墨画融合在一起,不断寻找适合画岩彩的颜料进行调色、上色……
自此,她的画风不再只似以往简洁写意,儿时奶奶家那整箱连环画和古籍画册,和让人印象深刻的聊斋与封神故事,都成了滋养。
如今,她依然在打破常规。
不被画风、色彩、画面丰富度这些更具象的东西所局限和束缚,而是回到更古典的范围——
浓墨重彩是一种方式,简单几笔点到为止也未尝不可。
重要的不是具体的表现手法。
而是表达本身。
她说,“越到后面我越发觉得,画画,最终还是在画自己。每一阶段的自己都会不一样:丑陋、复杂、浮躁……”
因而即便回望自己十七八岁的作品,彼时笔触还略显稚嫩,画风带着些中二。
她依然只是羡慕那时的自己拥有疯狂的创作欲和好奇心。
张渔如今的每一步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因为她这一路,是不断探索前行的一路,也是拥抱未知、突破自我的一路。
一路勇于探索和突破的,不只张渔一个。
裘派嫡系传承人裘继戎,向来被称为跨界融合的先锋。
无它,梨园行里,裘家声名显赫,太爷是名角裘桂先,爷爷是当年京剧界与梅兰芳齐名的一代宗师裘盛戎。
到裘继戎这一辈,他继承衣钵,却总在不断探索拓展艺术空间。
让他扬名的《悟空》,便融合了震感舞、太极、京剧动作等多种舞蹈风格。
和他拍摄一组《悟空》的大片后,杨丽萍在微博写道: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悟空,他以任何的形式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和当下。”
全球十大冒险家之一闪米特也是如此。
自1987年黄河首次漂流有7人不幸遇难之后,30年来没有一个人敢再去独自漂流黄河全程。
闪米特,迈出了这个没人敢迈的一步。
2015年,他从海拔4500米的黄河源头出发,历时234天,独自漂流5464公里,完成了黄河全程漂流。
并在黄河沿岸做了宗教、水污染、土地沙漠化、教育、经济和疾病六方面的调研,写下了30万字的黄河记录。
闪米特是在探险,但更是在用探险的精神敬畏自然,拥抱未知。
无论是水墨画家张渔,还是裘派嫡系传承人裘继戎、冒险家闪米特,他们无一不是不断探索、突破自我的人。
格兰菲迪也看重了他们身上的这种精神,因此联合了裘继戎、张渔、闪米特三位勇于探索的先锋人物,作为格兰菲迪的“前行者”,共同发起跨越·前行的活动。
跨越当下或成功或艰难的处境,勇于探索和突破,只有敢于拥抱未知,才能向下一次成功不断前行。
格兰菲迪这个百年品牌,自成立以来就是跨越·前行精神的践行者。
格兰菲迪(Glenfiddich)来源于古老的盖尔语,Glen代表山谷,Fiddich代表雄鹿,完整的涵义是“鹿之谷”。
1886年,创始人威廉·格兰(William Grant)在苏格兰高地斯佩塞(Speyside)地区开始了他的梦想——“酿造山谷中最好的威士忌”。
自创立以来,格兰菲迪始终坚持这一理念,百年间不曾动摇。
1998年,备受业界赞誉的格兰菲迪第五代酿酒大师大卫·斯图尔特,设计出索莱拉融合缸,并运用创新流程调制出了格兰菲迪 15 年单一麦芽苏格兰威士忌。
这款佳酿有着层次丰富的浓烈香气,至今仍持续获得国际奖项的肯定。
格兰菲迪经典款“雪凤凰”的诞生故事也颇值得说道。
2010年,一场暴雪压塌了部分格兰菲迪酒厂屋顶,熟化中的最好的欧洛罗索(Oloroso)桶原桶暴露于冬季的冰天雪地里。
酒厂的工作人员冒着零下19度的的低温,日以继夜地抢救每一桶酒。
为了向他们致敬,格兰菲迪首席酿酒师布莱恩·金斯曼特别用浴雪重生的陈年酒液混和,调制成限量版的单一麦芽苏格兰威士忌“雪凤凰”——象征着挑战与机遇,寓意成熟与坚毅。
作为全球仅存为数不多的家族拥有、经营的酒厂之一,格兰菲迪正是凭借着家族的传承和创新的前行者精神,才成为全球屡获殊荣的单一麦芽苏格兰威士忌。
这份跨越·前行的精神,不仅仅是格兰菲迪成为百年企业的密码,更是裘继戎、张渔、闪米特他们得以不断突破自我、找到自我的密码。
于你我而言,也是如此。
固守成规永远只能原地踏步。
只有跨越当下的处境,勇于探索和突破,只有敢于拥抱未知,才能创造一种全新的可能。
希望每个在生活中踌躇犹豫的你我,都能被格兰菲迪的精神所鼓舞,勇敢向前。
6月17日晚8点,格兰菲迪将携手冒险家闪米特,在京东直播对话畅聊“跨越·前行”,记得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链接及时观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