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禹襄与陈清萍素昧平生,凭什么才一个多月就学到真艺?

武禹襄出身广平望族,书香门第,自幼博览群书,文化底蕴深厚。他家兄弟三人,长兄武澄清,举人出身,在河南舞阳县当知县。二兄武汝清,进士出身,官至刑部四川司员外郎。兄弟三人接受家教,均自幼习武。

至于武家兄弟三人学什么拳,无从考察,但可推断三人有一定武功根基,身手应该异于常人。同乡杨露禅为了学拳,先后三次赴河南温县陈家沟找师父陈长兴学艺,加起来共花了十几年时间,最终艺成返乡,人已经四十多岁了。杨露禅在广府开场教徒,与人交手没有败绩。武禹襄见而好之,但杨露禅东西学之不易,“艺不轻传”,不肯轻易授人真东西,武禹襄也仅得其拳技毛皮。

武禹襄得知杨露禅学自陈家沟陈长兴,趁去河南舞阳探亲之际,绕道到温县陈家沟,拜访陈长兴。陈长兴时至暮年,已无心授徒,引荐隔壁赵堡镇陈清萍。武禹襄从见到陈清萍到离开也就一个来月,竟然能携艺而归,得到真传,在那个封建年代,保守意识浓厚之极,怎么可能做到呢?

有人说他拿着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去找的陈清萍,和陈清萍一起研究,凭他的文化底蕴,加上陈清萍的太极拳经验,解开《太极拳论》秘要。另一个说法可能更可信:原来陈清萍摊上事了,正搅人一场土地官司中,武禹襄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走上层路线,帮助陈清萍解决了棘手问题。出于感激之情,陈清萍才把太极拳的真谛传给武禹襄。类似的事情出现在太极宗师杨澄甫身上,杨夫人患病无药能治,学过中医的学生郑曼青巧施妙方,使杨夫人康复,顺理成章列入门墙,得到杨澄甫太极拳真传。

历史从来迷茫模糊,真真假假难辨虚实,更何况这种口传的历史!

(0)

相关推荐

  • 【拳史】陈氏太极拳历史线上的四座里程碑

    陈氏家族自定居河南温县东清风岭常阳村("陈家沟"),始祖陈卜在村中设"武学社"起,崇文尚武即为家族世代之风标.在太极拳艺方面,更是人才辈出.几百年间,陈家沟前辈 ...

  • 武禹襄次兄武汝清《太极拳结论》

    武汝清(1803年-1887),武禹襄祖师之次兄,太极拳家.字酌堂,号兰畹,清道光五年(1825年)进士,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官至刑部四川员外郎,赏二品顶戴花翎,为官清廉,性情耿直,在任屡受朝廷 ...

  • 【拳理】武禹襄仲兄武汝清拳论

    编者按:本文作者武汝清,字酌堂,乃禹襄之仲兄.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曾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 夫拳名太极者,阴阳虚实也.虚实明,然后知进退.进固是进,进中有退:退仍是进,退中稳有进机.此中转关在身法:虚 ...

  • 质疑陈氏太极拳是真传?陈王廷杨露禅武禹襄传承迷失

    太极拳真传? 什么是练到了"真功夫"?这需要有个衡量标准. 是由体格弱,练到体质好? 是能进行太极韵味的拳法表演? 是在推手比赛获得了冠军? 是练出了全身抗击打? 是练出了身手灵活 ...

  • 同学经典—武禹襄“身法八要”解

    作者王瀚墨拳照 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禹襄出身望族,博览群书,文武兼备.据史料记载,武禹襄的老乡杨露禅去河南温县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十几年,禹襄见而好之并从杨学拳 ...

  • 气敛入骨与敛入脊骨: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四)

    李亦畬书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 气敛入骨与敛入脊骨 一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四) 李新方 [原文]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 [解曰]"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 ...

  • 顿悟法门的五大心法秘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一)

    武禹襄祖师 顿悟法门的五大心法秘诀 一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一) 李新方 [原文]解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 ...

  • 武氏太极拳之:武禹襄体系形成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太极拳诞生

    文/李通国 无疑,从流传的大量传说和技术看,太极拳技术古已有之.它们的名称五花八门,它们的技术或粗糙或精巧,但都若隐若地体现着现代太极拳的一些技术前身特点,我们不妨称之为,古式太极拳.可是,它们都不是 ...

  • 武禹襄故居

    -广府古城 武禹襄故居位于广府古城迎春街,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属清代道光年间建筑.故居原有房屋75间,现存42间,分东.中.西三条南北轴线排列,其房屋错落有致.左右对称.崇 ...

  • 武禹襄《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集解

    武禹襄<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集解 李新方 一.以神打人的不传之秘 [原文]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