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杂谈【4】:晏婴这个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晏婴这个人

文 / 李 醒

晏婴(晏子),字平仲,公元前?—公元前500年,春秋中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上大夫和相国五十多年。

晏婴虽然诞生于两千五百年前,其貌不帅而又身材矮小。然而,他的思想、观点、方法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决不是陈旧保守的一族,相反,在他的身上,充溢着满满的正和爱!可圈可点之处甚多!
 其一:“民本意识”。
民众乃国之根本。重视民众的利益,体恤和关注百姓的疾苦,坚持以人为本,是晏婴为官的基本理念。
对内:他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时于天下”,必须“始于爱民”,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他时常把自己所享受的俸禄送给亲朋好友和劳苦百姓。遇有灾害,国家还没发粮救灾,他就将自家的粮食分给灾民救急,然后劝谏君主赈灾。深得百姓拥戴。对外:晏婴主张与邻国和睦相处,不事挞伐。因为,战争最终伤害的还是百姓,所以他千方百计的阻碍战争的发生。一次,齐景公要攻打鲁国,晏婴劝景公“请礼鲁以息吾怨,遗其执,以明吾德”。晏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以国富民强为己任,重视物质基础、强大国家,造福于万民百姓。
    其 二:德行天下
用“德”来治理国家、教育百姓和感化万民,是晏子一贯所要坚持的思想。更为可贵的是,晏婴在各个方面的以身作则和身体力行,处处闪耀着道德之光!
景公想把自己宠爱的女儿嫁给晏子。于是到晏子家宴饮,饮到酣畅时,景公看见了晏子的妻子问:“这是您的夫人吗?”晏子回答:“是。”“嘿!又老又丑。寡人有个女儿年轻漂亮,请充实先生您的内室。”
晏子答道:“如今她确实是又老又丑,可是我与她共同生活的时间很长了,过去她又年轻又漂亮。况且人本来就是以少壮托付于年老的,以漂亮托付于丑陋的。她曾经托付于我,而我也接受了她的托付。虽然君王有所恩赐,但能因此让我背弃她的托付吗?”晏子拜了两拜谢绝了。
“晏子,仁人也,”“贤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许多人这样评价晏子。
  
    其三:劝谏艺术
劝谏,历来是下属想做而极难做好的一件事,而晏子,则以知识渊博,善用比喻,旁征博引而又辛辣生动,风趣幽默的话语,把劝谏艺术运用到炉火纯青。很多大而棘手的难题在他轻松活泼的话语中很快就能得到化解。
一次,齐景公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跑了。气得景公非要亲手杀死烛邹不可。而站在一旁的晏子却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再杀了他呢?”景公答应了。晏子严厉地对被捆绑的烛邹说:“你有三条死罪: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一。使国君为一只鸟而杀人,这是二。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三。”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其四 :“担当精神”。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每当在事关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上,晏婴总是洞察幽微、挺身而出、敢于担当而又善于担当,使国家潜在中的危机很快被化解。
西面晋国谋划攻打齐国,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试探。齐景公以盛宴款待了范昭,范昭借机试探齐国的胆识和态度。而晋国的阴谋立刻被晏婴所识破,紧接着,晏婴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晋国不得不放弃攻打齐国的打算。
这次晏婴和晋国在酒桌上的较量,终于迫使强敌放弃了进攻齐国的企图,一番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言辞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和厮杀!
“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的赞叹就是由此而来!(孔子语)
同时,这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事例被载入史册!
       
       其五:机敏善辩
晏子之前,由于刁竖、易牙和开方的作乱,齐国渐弱。在和强楚的交往中,晏婴多次用他那和谐幽默、辛辣风趣、不卑不亢的语言艺术和态度,变被动为主动。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著名的例子就是晏子使楚,楚王想用狗洞侮辱晏子,晏子却用造访“狗国”还是“人国”来机智应对,楚王押上了一个齐国“罪犯”想要羞辱晏子,晏子却用南橘北枳的典故来反击,使楚国自取其辱。
有一次, 晏子奉齐王之命拜见楚王。楚王故意问:“齐国难道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我们齐国,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楚王接着问:“既然如此,为什么派你出访呢?”晏子离席而答:“我们齐国派使节出访很有讲究:对那些精明能干的的人,就派遣他们出使那些道德高尚的国家;对那些愚蠢无能的使臣,就派他们出使那些不成器的国家。我是使臣中最愚蠢、最无能的人,所以就派我出使楚国来了。”本打算要戏弄晏婴的楚国君臣们面面相觑,半天说不出话来。
       其六:清廉节俭
晏子认为,节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平时他对那些富贵骄奢,铺张浪费的行为从心底里抱有一种厌恶和反感。齐景公多次要给他调整住宅,还趁他出使在外替他建了一座新宅,他都坚决辞谢了。当齐景公赏赐他车马时,他说:“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晏子辅佐齐国三公,一直勤恳廉洁从政,清白做人。他管理国家秉公无私,亲友僚属求他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拒。他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被他辞绝。晏子生活十分俭朴,吃的是“脱粟之食”、“苔菜”,可谓“食菲薄”,用眼下的话说就是粗茶淡饭素食当家,他却觉得很快活!
太史公司马迁曾以崇敬的笔触写道:“假令晏子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可见,对晏子的推崇!

end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作者简介

李醒:一九五六年生,杂文爱好者,鲁迅、史量才的粉丝,在武装部退休,偶尔写点杂文。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0)

相关推荐

  • 《晏子使楚》的剧本

    市七小 殷钰淇 陈豪名师工作室 第一幕 时间:  战国时期 地点:  楚国大殿内 人物:  楚王(楚国国君) 大臣(三个太尉.一个丞相.大学士以上官员) [一个下着大雨的上午,大雨都把土地冲湿了,变成 ...

  • 跟齐国名相​晏子学监督“一把手”

    <晏子春秋>,尤其是其中前两卷,很多篇目记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名相晏婴对国君的劝谏.国君是诸侯国绝对的一把手,晏子对国君的劝谏,是监督一把手的生动教材. 大公无私  光明磊落 晏子劝谏的出发点 ...

  • 晏子使楚的历史故事

    2018-08-20 18:03 来源: 蜗牛童书                                 春秋时,有一次,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楚国的国君和大臣们都知道晏子是齐国有名的大臣, ...

  • 貌轻则招辱的出处及其现实意义

    "貌轻则招辱"出自汉代扬雄<法言·修身>:"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淫",意思是言语轻浮就会得罪人而招来忧患,行为轻薄就会被人看 ...

  • 醒世杂谈【10】:“认真”的输与赢​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认真"的输与赢 文 ...

  • 大师醉酒题字:“不可随处小便”,醒来后巧改字的顺序,成醒世名言

    111 真正的书法名家,作品往往会被众人争抢,好比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其真迹下落至今众说纷纭.而在民国时期,也有一些非常受欢迎的书法家,因为作品太抢手,闹出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于右 ...

  • 《大江东区》杂谈,读书笔记

    雷东宝出监狱,对小雷家重新安排,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把小雷家镇政府所有制.对于人物的安排,士跟是不敢再用了,让红伟远走,隔了一大领军人物,提了一个后期新秀,让背后的一堆后期新秀站到了他队伍中,这就是权 ...

  • 醒世恒言:生为中国人就会承受一辈子的苦吗(作者 周建义)

    "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我不想断章取义,接下来还有一句:"其中一个,就是唐诗.&qu ...

  • 良心哥周末杂谈二号文章2021年5月8日

    良心哥周末杂谈二号 今天有空,就再跟大家闲聊一会. 各位亲爱的股民朋友们大家好,近期有不少的新朋友加入了爱股票社区的大家庭,如果你们觉得我写的东西对你们有用,可以转发给你做股票的朋友们,也可以帮助到他 ...

  • 周漠杂谈32:​古玉三玦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楚汉相争时,谋土范增在鸿门宴上"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利用玉玦表达了决裂之意,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以绝后患.这则以器物传递信 ...

  • 杂谈围棋的段位和棋品

    明代许谷先生<石室仙机>,网图 杂谈围棋的段位和棋品 史啸虎 前注:上周发表了那篇题为<围棋之道的变迁与座子制度>的文章后,有几位棋迷朋友读后评价甚好,还小窗或在朋友圈留言,希 ...

  • 形意拳杂谈31:内家拳开胯的核心功法,简单易学,人人皆能掌握

    人体有四把锁,五条线,练习拳术者不可不知. 四把锁,分别锁住两肩两胯,以至于肢体动作迟滞,转换不灵.练习拳术,不管何门何派,都需要逐步打开这四把锁,让自己的四肢出入于自由之境. 五条线,两臂两腿一共四 ...

  • 这样的课堂表演,您认为合适吗?——备课杂谈之二十

    (图片来自网络)  这样的课堂表演,您认为合适吗? --备课杂谈之二十 (2021128) 袁建国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使学生"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