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齐蕊妮:面缘·文字缘
面缘·文字缘
文/齐蕊妮
我住灞桥区,平时喜欢吃臊子面。有一天,我在网上发现了一篇传奇文字,这篇文字刊发在风竹韵(崔岳先生的网名昵称)的QQ空间里,读完后我便“移情别恋”,对乾州手工挂面产生了憧憬之情。时间过了很久,但是这篇文章我总是念念不忘,那美味的乾州手工挂面诱惑着我的味觉。那煎、那香、那文火秘制的猪油,还有漂在浮面的薄薄的菱形鸡蛋饼,黄灿灿的,绿个盈盈的菜星,馋得我……闲聊时我跟我的爱人说起此事,他说,你想吃还不简单吗?他战友的师傅就乾县粮库工作,下班捎回来一箱。
就这样我吃上了乾县手工挂面(后来才知晓这就是最优质的“腰面”)。崔岳先生在文章里详细地叙述了乾县挂面的详细吃法。我可没按照他那样如法炮制,如果天冷不想做饭了就燷点菜下几根挂面,调上点醋把肚子哄得饱饱的。吃着吃着心里头总觉得对不起这么滑爽劲道的挂面!真想亲自去乾县一次专为吃一小碗他们本地人热捧的“浇汤面”,可惜直到如今还没如愿呢。不过,我要是有这种念想就自己搞一碗齐氏挂面吃吃,燷几星韭菜制汤,或者炒好我们本地的灞桥臊子制汤,再要是干活回来累了的话就直接下几片白菜叶子调好汤味儿我就咕噜咕噜吃个浑身舒坦。我吃的简易但是我更感激制作出这么好吃的美食的人们。我把我煮的挂面称为我家私房面,我的儿子说,哎呀,我的妈,再别说你的那个私房面了,面都叫你给咱糟蹋了。我听了一笑,我说,那来来来,你给老娘照乾州的方子做一个。他说,我不做你那个黑色料理,那个正宗的自己还真做不出来。
乾州手工挂面不比机器挂面。“乾陵文苑”公众平台里许劲文老师的文章道出了手工挂面的繁琐制作过程,我仔细地翻着文章,煮一碗白汤挂面,什么都不必调,滑爽润喉的面条有纯粹的咸津津的味道。这是不用借醋之酸增味,不劳菜伴劳人力,更不必讨取众人眼睛的美食,我喜欢她。说来也奇怪怎么就喜欢上吃这种手工挂面呢?她的汪煎稀酸辣香均是文字里得来,我虽然没真正尝过正宗的乾县手工挂面作成待客的“浇汤面”,但是自从吃了这种挂面其他的挂面基本就不怎么吃了。
大千世界,机缘巧合,我通过我的大联师兄还真联系上了崔岳先生,真是高兴呢。因为一段文字缘见到了文章的作者!果然崔老师是个民俗专家,我给他打电话高兴得语无伦次。我想告诉他:他的文章好呢还是文章里的手工挂面好呢,抑或还是他文章的民俗有意义呢,真的是又一次语无伦次了。我本应该告诉他:因为他的文章我爱上了这种美食,并且我的孩子坐月子时,我们专门挑选了“乾州四宝”作为礼物送过去。到现在我们的一家人都爱上了“乾州四宝”。每年都要搞几箱回来吃。尤其在过年的时候还可以给客人当快餐用。这不,我的外甥媳妇要做月子,我已经想要送箱手工挂面作为礼物了。这么好的美食干嘛不让贴己人吃呢!至于那一年我健康有碍,吃了一段时间手工挂面把胃养好了的事,简直对这种挂面的功效来说,简直不可一提了。
牛年来了,在文章的结尾,再说个关于乾县手工挂面的副产品一一“挂挂牛”的顺口溜应景,祝大家牛年吉祥:
挂挂牛,
挂挂牛,
像蜗牛,
无根却生竹竿头。
竹竿挂面千尺长,
拉起全靠挂挂牛,
如今日子好起来,
茶馀饭后还说“牛”。
庚子小寒前二日于灞水之畔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