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三章:利民益生 久安长治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三章(民篇第五章)
利民益生 久安长治
(原第75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也。
【注解】
1、食税:税收,这里指限制老百姓自性绽放的无形与有形制度枷锁。
2、有为:指政令烦苛,胡作妄为。
3、轻死:以死为轻,不怕死。
4、求生之厚:指统治者奉养过于丰厚奢侈。
5、无以生为:不以养生为要务。
6、贤:胜过,超过。
7、贵生:厚养生命。
【释义】
上天有好生之德,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皆自带“干粮”而来,民之饥苦是因为承担了超出其能力之外的负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负担?因为身上有诸多无形枷锁,民之力用于对付法令,而不是专心治饥,负担重到让人们生存极为艰难,民众自然轻死。只有以法利益而非限制,支持而非干扰民之为生,则自然长治久安。
【释意】
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好自己和养好自己。国家只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并用合适的制度去服务和支持其发展才华,就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食税,这里引申为所有对老百姓自性绽放有限制的无形与有形的制度,当政策由限制改为支持时,一切将发生变化。不仅别人给我们食税,而且我们给自己也增加了许多食税。
每个人都应该很兴奋地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但我们的成长经历让我们经常对自己说“不”。我们需要把“不可能”的思维,转换成“怎样才能”的思维。这样我们就打开了对自己的限制之门,我们就更有可能走向无限,拥抱美好未来。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二章(民篇第四章)
知足不祸 知止无咎
(原第46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注解】

1、却:退回,这里指战马从战场回到乡下。

2、走马以粪:走马,跑马,战马;粪,施肥,使之肥沃。此句意为用战马耕种田地。

3、戎马:战马。

4、郊:交通要道,此处指战场。

5、咎:罪过、灾祸。

6、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即知道本性具足是永远满足的。

【释义】

如果天下的发展符合道的规律,马都悠然自在地生活在田野;如果天下背道,马连生育也在战场上完成。为何会做背道之举呢?因为有贪欲啊,对拥有的不知足,即使不属于自己的也想办法去得到。所以珍惜和全然地品享当下拥有的,就会因丰盛意识创造出丰盛显化。

【释意】

这篇是民篇的关键,通过马生存状态来表达统治者和民众的生命状态。君王影响着民众的命运,但民众也影响着君王的决策。如果一个社会,民众都是追名逐利,那么君王就会“战马驰骋”;如果民众安居乐业,君王就会“战马还乡”。上下一心,集体意识决定人类命运走向。每个生命来到世上都是本性具足的,不需要通过掠夺获得,而是要通过创造。要体验到足的状态,就要将“知足”的意识落实到日常的行为中,最终外在显化出足的状态。知足之足,知道本性具足,才是真正的足,才是真正的丰盛。一个不知足的人,物质财富再多,在意识上也是一个“小人”。何为大人?不仅知足,而且还愿意给;能够给别人的人才是富人。知足代表着一段新旅程的开始,知足才是小康迈向大富的起点。

(0)

相关推荐

  •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谁说的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句话是老子所说,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四十六章

    大家好,现在是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道德经>的第46章,请大家一起把这一章的原文读一下: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 ...

  • 48、遵循道德最大的祸害莫大于不知足——走进《老子》

    ​48.遵循道德最大的祸害莫大于不知足--走进<老子> 老子认为:尊道有德,有德寻道道德也.因此,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 ...

  • 《道德经》的奥秘:做到这3点,人则可以躲避“灾祸”!

    常言道"知足常乐",如果任凭欲望滋生,每个人穷其毕生之力也是难以实现自我满足的,所以人要对自己的欲望加以控制,做到适可而止,如此才能获得快乐人生."知足常乐"这 ...

  •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罪于纵欲,知足常足

    ​第四十六章 罪于纵欲,知足常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天下有道,战马就回到田地耕田. 天下无道,战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二十三章

    大家好.又现在是我们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五到十分钟的休息,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原文: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 ...

  • 《道德经新译》第四十一章:知己不知则无不知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注解] 1.知不知:知道自己不知,包括两种状态:一是认识到我们原来知道的并不是这样.我知道的部分我认可,但我不受它限 ...

  • 《道德经新译》第九章:有无之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新译>第九章(道篇第九章) 有无之玄 众妙之门 (原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故有欲,以观其徼. ...

  • 《道德经新译​》第一章:道生天地大逝远反

    <道德经新译>第一章(道篇第一章) 道生天地 大逝远反 (原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 ...

  •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三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五章:有之为利,无之为用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五章(无为篇第一章) 有之为利,无之为用 (原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用,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三章:有德乃足天下溪谷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三章(德篇第八章) 有德乃足  天下溪谷 (原第28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

  • 《道德经新译》第四十三章​:圣人不积损益合道

    <道德经新译>第四十三章(法篇第七章) 圣人不积 损益合道 (原第81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