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洛阳:偃师商城博物馆之石刻艺术展
偃师商城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馆展设夏商王都文明展和石刻艺术展。石刻艺术展细分为碑碣、石刻、墓志铭三部分。根据个人嗜好,鱼将石刻艺术展先发。偃师的建都史超过1300年,夏、商、西周、东周(战国)、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这九个朝代的国都,皆在偃师,偃师可谓“九朝古都”。洛阳的“帝喾都邑偃师高辛庄、夏都斟鄩偃师二里头、商都西亳偃师尸乡沟、偃师成周城、洛阳周王城、偃师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七大古都遗址中,除了周王城和隋唐洛阳城在今洛阳市内,其他五大古都遗址和遗存,皆在偃师区域内。众多的帝王陵墓为石刻展提供丰富资源。碑碣看似无趣,实则内蕴深厚。可欣赏书法,可观民风;可查国情,可品世故。其中的精品有东汉《侍廷里父老买田约束券》、《肥致碑》,西晋《荀岳墓碑》,北魏《翟兴祖造像碑》、北齐《平等寺造像碑》、唐颜真卿书《郭虚己墓志》、宋《大观圣作碑》等。
↑上图介绍中提到的东汉《袁安碑》、蔡邕书丹《熹平石经》(残块)、晋武帝司马炎《三临辟雍碑》、武则天撰书《升仙太子之碑》、宋《会圣宫碑》未见于博物馆石刻艺术展厅中。
↓感兴趣者可将石刻原图点击放大细看。
↓被拓印搞得难以辨识碑文内容的《肥致碑》。
就拿下图为例,此造像碑正面开龛,分三部分。碑首为龙首圆拱龛,上端雕有瑞禽和花卉,营造出仙苑;龛中坐有一道像,头戴道冠,身着双襟领、宽袖的道装,正襟危坐。碑中间部分龛中坐有一道像,头戴道冠,身着双襟领、宽袖的道装,结跏趺坐。龛上有垂幔,有二童子或弟子陪侍。碑的下方中部镌刻有一香炉,两狮子守护。左右各雕有一供养人,香炉下为供养礼道场景。
↓下面是另外三座造像碑图,前两个为道教造像碑,最后一个为佛道混合造像碑。
南北朝是道教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不同教派纷涌,道教经文被大量地整理推出,对后世道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北朝集中出现了一批最早明确标注道教造像碑,其中包括部分佛道混合造像碑。这些道教造像碑的数量和分布范围比较小,且造像碑形式有模仿佛教造像碑和魏晋墓葬壁画痕迹。或者说,北朝道教造像碑的主尊造像与魏晋墓葬壁画墓主形象有极大相似处;造像碑中道像图像分布、发愿文内容、供养人身份题记和较之早些的佛教造像碑如出一辙。造像碑的艺术内容是一个多艺术形式组合形式,它受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影响,之于道教造像碑,受汉以降的墓葬美术影响巨大。
↓民国关公墓志(下图左)和西晋左棻墓志(下图右)
↓《郭虚己墓志铭》。该墓志青石质地,完好如新。高160.5厘米,宽105厘米。1997年于偃师市首阳山镇出土。墓盖上刻:“唐故工部尚书曾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16个字。该墓志上的墓志铭,是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由中国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用楷书书写。共35行,1150字。字体端秀苍劲。现存颜真卿所写的碑文,大多残损,所以《郭虚己墓志铭》显得极为珍贵。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