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稿】亡唐推手韩建:我本忠良(下)

亡唐推手韩建

—我本忠良—

文字|张   飞

排版|毛七七

他曾经目不识丁,后来却做到了宰相。

看似抱对了大腿走上了人生巅峰的他,却以死于非命告终。

先是如韩建所要求的那样,出使李克用的王爷延王李戒丕回来了,韩建知道李克用没空对付自己了,就矫诏把包括李嗣周、李戒丕在内的十一位王爷连同侍者全赶到石堤谷超度了。这十一个人为了活命,爬上屋顶高呼皇帝救命,然并卵。

这十一位王爷里,有一位仪王,有的史书作沂王,这必然是错的,因为沂王李禋是唐昭宗的儿子,韩建还没牛到杀皇帝亲儿子的这份上,而且杀死沂王的另有其人,就是后来篡位的朱全忠的手下。

胡注:按昭宗子禋封沂王,不应更封宗室。旧纪仪王,恐可据。

《资治通鉴考异》曰:唐年补录:“僖宗御楼后,疾复作,暴崩。杨复恭等秘丧不发,时十六宅诸王从行,乃于大宅中推帝为监国。帝之上有盛王、【仪王】,皆懿宗之子,帝居六宅之第三人。”

所以仪王的身份,是昭宗的皇兄!

书上都说僖宗是先帝懿宗第五子,吉王李保是第六子,昭宗是第七子,因为不可能存在第六点五子,所以不管怎么排,李保永远在昭宗前一位,所以小编在此得出一个结论:

吉王李保,就是在石堤谷被团灭的仪王!

韩建亲自杀死了自己曾想拥立为皇帝的人!时乎时乎!(至于盛王的情况,小编也有一些想法,但与本文无关,恕不展开了)

这支足球队(大雾)里,既有李嗣周、李戒丕及济王、韶王、韩王李克良、陈王、丹王李允这样的远支宗室,也有皇帝的哥哥,还有皇帝的弟弟睦王李倚、叔祖父彭王李惕等。

其中还有一位通王李滋,《新唐书》乌龙了,以为他和昭宗的叔叔夔王李滋是一人,这是错的,夔王墓志已经出来了,证明夔王李滋早就死了。所以这个通王李滋,要么是张冠李戴,要么是同名同姓,反正不是昭宗的叔叔,大概也是个远支吧。

虽然天下都觉得这支足球队(大雾)死得冤,但昭宗却只能赐给韩建德政碑,表示自己对韩建的行为很谅解、不会记恨,请您老人家放宽心。

无论韩建做过再多有争议的事,得个德政碑倒是真的实至名归,华州从文武官员到百姓出家人都请求为他立生祠。这一回,名士司空图已经把德政碑的碑文写好了,韩建就是坚持不要立碑,最后碑也没立起来。

韩建在乎的也许不是虚名,而是实惠:因王行约已随王行瑜一并完蛋,匡国军节度使已经换成了李茂贞的养子李继瑭。韩建稍作恐吓,扮猪吃虎,他就跑了,匡国军落入韩建之手。

韩建在华州经营南庄,造阁楼,想起昭宗在自己建议下立了太子,突发奇想,太子不能白立啊,哪天请皇帝来南庄,就把太子转正了,好不好?

韩帅啊,您老人家别想太多,不但李茂贞和朱全忠不同意,您亲爹都不同意呢。

韩爹语重心长地教育儿子:你本来就是个田夫,遇到乱世承蒙圣恩才有几天,你别闹,灭族了咋整,不如我先死吧!说着就哭了起来。

为了防止朱全忠介入,李茂贞和韩建合计修复京城迎驾回宫,顺便本着对手的敌人就是朋友,也和李克用讲和。

作为朝廷任命的京兆尹,韩建奉命回京处理重建工作。京兆尹一职当然是昭宗在华州期间任命的,最初目的是讨伐李茂贞,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现在,有用了。

京城宫殿修好了,昭宗起驾回宫,而韩建作为地方长官,当然是留下了。昭宗还给韩建的笔杆子李巨川授了一个谏议大夫,册拜韩建为守太傅,把华州升级为兴德府,府尹当然还得由韩建自己兼任;昭宗亲自为韩建画像,赐铁券饶恕本人九次死罪(这得多彪悍才能用完啊……)、子孙两次死罪、免刑责,亲笔写“忠贞”二字送给他。要不是韩建坚决不肯封王,昭宗都封他两回了,先是昌黎郡王,后是颍川郡王的,几乎让他成为韩昌黎第二。不过虚名他也不是完全没捞到,最终也给封了个许国公。

如前所述,这时候的韩建早就指望不上了。他没让太子转正,但和他合作诛杀宗室诸王的宦官刘季述胆肥,敢实施。进士李愚正好路过华州,闻讯热血上头,上书把韩建称赞一番什么只有您素来忠义是社稷之托之类的,皇帝被废了您怎么能不作为呢,赶紧带头勤王啊。可韩建呢,除了厚待李愚以外,什么也没有做。李愚告辞。

刘季述这次废立只是一个小插曲,在一些神策军将领拥戴下,昭宗很快复位了,刘季述活不成了。新的枢密使韩全诲、张彦弘其实不是什么大坏人,但崔胤趁机邀请大老板朱全忠一同消灭宦官,迫使这两位为了自保铤而走险劫持昭宗去凤翔,谁让他俩以前都做过李茂贞的监军呢。

虽然皇帝被太监抢走了,但朱全忠还得按原计划进军,已经退休的张濬不但亲自欢迎他,还建议他在对付李茂贞以前,先干掉和李茂贞一条裤子的韩建。

嗯……有人好像忘了自己以前被贬的时候是谁在保护自己了。

韩建也没有和朱全忠死磕的打算。他派去同州主事的判官司马邺(不是晋愍帝!)已经投降了,朱全忠也派了司马邺和典客马嗣勋来劝降,那还等什么呢?单骑出降吧。更早的时候,他已经派时任副使的李巨川请降、送钱给朱全忠犒军了。

虽然韩建出城后就被朱全忠批判一番,但这时候还能有机会被批判,韩建知道朱全忠并不想杀死自己,于是推说:我是文盲啊,那些东西都是李巨川做的。

说实在的,小编也不相信,由白丁自学成才的韩建自个儿就能熟练运用七国之乱、八王之乱之类的典故。

加上朱全忠的军师敬翔也不希望李巨川来和自己抢生意,及时补刀,李巨川顺理成章成为替罪羔羊,卒。

本来朱全忠和韩建就有一些同事之谊,好人做到底,韩建同志衣锦还乡,沿着老上级周岌、鹿晏弘的脚步,回忠武军做节度使,只是治所换到陈州。

而他先前利用皇帝在此停留的名义征收的九百万缗铜钱……在他离开了自己经营16年的华州之后,都姓朱了。

朱全忠在篡位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大杀宦官。夺回皇帝。崔胤、张濬虽然曾经是自己的合作伙伴,但反对自己篡唐,统统杀了。迁都洛阳。

迁都期间,唐昭宗在华州短暂停留,曾宴请群臣,散席后,只留下朱全忠和韩建。

唐昭宗强忍心头呼啸而过的神兽,举起酒杯:江山就靠二位了。

他的老婆何皇后也亲自捧玉杯给朱全忠敬酒。

偏偏他的小老婆晋国夫人可证这时候和唐昭宗咬耳朵了。

韩建曾和唐昭宗打了多年交道,警觉地踩了朱全忠的脚。朱全忠顿时明白了,国母的面子也不给了,酒也不喝了,装醉跑路。然后他就听韩建说,不但有人在咬耳朵,还有兵器的声音。

晋国夫人可证,卒。

既然已经迁都了,长安就不再是都城,朱全忠在长安设立佑国军,节度使嘛,就让韩建去当。

篡位的事当然也不能耽误,唐昭宗、李裕兄弟九人、何皇后相继领盒饭。

突然,朱全忠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韩建和李茂贞合作多年,自己怎么把韩建弄到李茂贞附近去了?不行!

在为新任平卢节度使(军部青州)韩建饯行的时候,老朱还不忘鼓励韩建继续发扬在华州求学的精神,到了新单位继续认真读书,不要学坏了。

他当然不是怕韩建学坏了,而是因为在场的另一人曾经学坏过而做过起兵反抗自己的大错事,他要讥讽一下。此人就是资深儒学爱好者、前任平卢节度使、现任河阳节度使王师范。不过王师范什么反应并不重要,等合适的时候,老朱会给他全族派发盒饭的。

那时,老朱已经称帝建立后梁了。不久,韩建被任为守司徒、同平章事,充诸道盐铁转运使。

不知道老朱的登基大典韩建是否参加,因为那天,有一个足以让他尴尬的人在宴席上大赞老朱应天顺人的功德。

当初韩建在华州排斥异己,孙偓被贬死于任上,吹牛大神朱朴更是据说被韩建补了刀。

唯有张祎,连职称也回到了当初,但时移势易,如今的韩建已经不能,也不需要再去动这位刑部尚书张祎了。

老朱觉得韩建有文武才,又懂耕作、军旅、筹钱,巴不得拜他为师,加上之前的事,视他如救命恩人,当然要对他很好了,等过年了再让他做侍中领导门下省。

韩建当然也要好好把握领导的厚待。当时老朱暴虐型人格频发,时不时有文武旧臣遭殃,但韩建不怕,他几乎是唯一敢于进谏而无性命之忧的。而老朱也分得清好坏,褒扬韩建辅政有功。

对此,韩建曾经的兄弟前蜀皇帝王建表示很淡定:韩建非豹变之才,给老朱做宰相正合适。

已经去世的李克用表示:我说什么来着,他被老朱俘虏了吧?

《旧五代史》充分肯定韩建的能力,但更多是谴责他占据要地,不但不能保卫朝廷,还大杀宗室,功不抵过。

《新唐书》虽然如实将他分类为通过军功上位的宰相,但索性将他和朱泚、王建、老朱并列为“唐之盗”,不列宰相世系表。

按惯例,本文须得有始有终,必须交代一下韩建的结局。

韩建很快被罢相了,被册拜为太保,在一些仪式上还率领百官。

老朱却不想让韩建闲着,不久就又一次让韩建担任匡国军节度使。

当然,他不会再让韩建去找李茂贞串门了。这时忠武军和匡国军已经互换了名号,韩建去的不是同州,是许州,上演的是衣锦还乡2.0.

而且,老朱特别找中书省和门下省打招呼:对老韩同志要特事特办,别的节度使该当几年当几年,但是对老韩,不存在任期满了这个说法,朕不许你们安排其他人替换他。

只是,老朱不知道,老韩的任期不是他说不限定,就能真的不由他人限定的,甚至他自己做皇帝的任期,也是一样。

他被亲生儿子朱友珪杀了。

虽然新皇帝朱友珪百般粉饰自己是合法上位、弑父的另有其人,但是纸包不住火,整个后梁人心惶惶,有人趁机叛逃,有人趁机自立,有人首鼠两端,有人趁机造反。

曾在乱世摸爬滚打多年的韩建就算不是枭雄,至少也该是个豪杰吧,然而,这种时候,对周边的异动,他竟然毫无察觉,不做防备。

电视剧演到大结局了,主角也该退场了。

韩爷用他即将奔六却永远到不了六的生命诠释了一件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说死于安乐也许有些冤枉他,因为他是在办公室退场的,也许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忙公务。

他也许会愤怒,因为新帝不敢查问,杀人凶手张厚不但没遭到追究,还被任命为陈州刺史。

然而他不会孤单,因为有那小时候就被唐昭宗喜爱、二十岁左右就做到都官郎中的儿子韩从训陪着他一同踏上黄泉路。要是腿脚还利索,也许还能赶上先走一步的老朱,再续君臣缘分呢。

不过尘世间这位皇帝还能做多久,下一位皇帝又能给皇朝续几年命,都与他无干了。

END

群雄国史 ∣一个有知识的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埋葬了大唐王朝的人,也未得善终,死后连个棺材都没有

    唐文德二年(公元888年),唐僖宗李儇病逝后,22 岁的李晔继位为昭宗.此时唐王朝已到末期,大唐王朝的皇权日渐衰落,大臣们争权夺利,特别是宦官和藩镇势力为了夺取对唐王朝的控制权,内争不息,祸乱不断. ...

  • 【讲座稿】亡唐推手韩建:我本忠良(上)

    「 亡唐推手韩建 -我本忠良- 」 文字|张   飞 排版|毛七七 他曾经目不识丁,后来却做到了宰相. 看似抱对了大腿走上了人生巅峰的他,却以死于非命告终. 今天的主角,是一个乱世崛起的励志典型. 唐 ...

  • 【讲座稿】亡唐推手韩建:我本忠良(中)

    「 亡唐推手韩建 -我本忠良- 」 文字|张   飞 排版|毛七七 他曾经目不识丁,后来却做到了宰相. 看似抱对了大腿走上了人生巅峰的他,却以死于非命告终. 唐昭宗虽然不能干掉李克用,也不能问责主角妨 ...

  • 【讲座稿】朱元璋化为泡影的理想接班蓝图(下)

    朱元璋化为泡影的 理想接班蓝图 文字|朱圆通 排版|毛七七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第二子秦王朱樉去世,洪武三十一年,第三子晋王朱㭎去世,晋王与燕王素来不和,而朱元璋对晋王.燕王最为重视,经常让二王将兵出 ...

  • 【新晋云帆诗友】韩建明(苕溪客)七绝近稿

    [新晋云帆诗友] 韩建明(苕溪客)七绝近稿 作者简介 韩建明,网名苕溪客.浙江湖州吴兴人.湖州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任中华诗词论坛绝句专栏首席版主.作品散发 ...

  • 七年级感恩教育讲座稿

    七年级感恩教育讲座稿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在一起聊一聊当下倡导并受到人们广为关注的感恩教育.究竟什么是感恩教育呢?感恩教育就是让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在座的各位同学们,要使大家从小养成良 ...

  •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四•第七章5.你中有我中有你「惺惺相惜」

    隋唐两朝的两对帝王父子 --有关从杨坚到李世民的历史阅读 卷四·大业.贞观纪事(下) |第七章·难解难分:两个王朝的关联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里的你我都是一种特指,说的依然是大业天子杨广和贞观天子李 ...

  •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三•第六章3.君依于国国依于民|从谏如流

    卷三·大业.贞观纪事(上) |第六章 贞观之治:李世民的颠峰时刻 |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这话是贞观天子李世民自己讲的,时间在上节讲的廷辩之后一个月. 原话当然不止这八个字,但 ...

  •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三·第六章2.​贞观之辩「灭私徇公」

    卷三·大业.贞观纪事(上) |第六章 贞观之治:李世民的颠峰时刻 |贞观之辩与贞观之变 很早很早以前...... "贞观之治"的标志性的说法就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标志性的符号与其如影 ...

  • 中唐文坛恩怨录(上)|大历诗派承盛唐,韩柳、元白创新章

    文:枯木 唐代诗人群星闪耀,璀璨夺目,从而矗立了中华诗歌文化不可逾越的历史丰碑.就以年代而言,如今大致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诗人,每个时代都有典型的代表诗人, 诸如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