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是用什么法器杀死鲧的?他的来头是什么?
《山海经·海内经 》曰:“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周礼·夏官·庾人》又曰:“马八尺曰龙,龙就是鲧。“
这么说,鲧就是白马龙,《西游记》里的唐僧之坐骑也。
而《山海经·海内经》则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国语·晋语八》也曰:“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
《左传·昭公七年》亦曰:“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
所以,鲧是龙、是神,而非凡物也。
他是不可能被杀死的。
最多,就是他的化身被打回了原形而已。
即便是把他的化身打回原形,那也不是凡人、凡物所能做到的啊,必须是神仙,使用了法器才行啊。
那么,祝融,是个什么样的神仙呢?他所拥有的,又是什么样的法器呢?
他怎么就能够殛鲧于羽山呢?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曰:“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礼记·月令》又云:“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余春月皆然;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余夏月皆然;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其神蓐收,余秋月皆然;孟冬之月其帝颛顼,其神玄冥,余冬月皆然。”
所以,祝融就是居于南方,主持夏季节令的神,其神职为火正。
在湖南衡山,有祝融峰,是衡山的主峰,应该就是祝融作为火正之神,在南方的所居之地。
然而,《左传·昭公十七年》又说:“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在宋卫陈郑乎。宋,大辰之墟也;陈,太昊之墟也;郑,祝融之墟也。皆火房也。”
这里,又说到祝融之墟,在春秋战国时代的郑国,而其对应的天上的星宿,就是“火房”。
那么,一个祝融,为什么有两个居地呢?
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在南方湖南衡山的祝融,是神,是居住在天上的。
而在中原郑国(今河南郑州)的祝融,则不是神,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是一代帝王。
他的都邑,就在今天的郑州一带。
那么,祝融,是什么时候的帝王呢?
他作为帝王的时代,还有什么其他的著名的历史人物呢?
《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祝融与共工是死对头,他们与女娲氏是同时代的人。
那么,提起女娲氏,我们就会想到伏羲氏。
伏羲氏和女娲氏,可是兄妹加夫妻的关系啊。
所以,祝融氏和伏羲氏,也是同时代的人。
那么,我们再看《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
“太昊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昊是也,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
庖牺氏就是伏羲氏,也叫宓牺氏、炮牺氏等多种名号,他的主要特征,就是“有龙瑞”,就是以龙为图腾。
这下我们就发现,在女娲氏的同一个时代,分别有两个帝王,一个是祝融氏,一个是伏羲氏。
那么,这同时代的两个帝王,祝融和伏羲,他们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交集呢?
我们再看《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
看这一段,是不是似曾相识?
对,共工氏“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的时候,女娲氏就也是“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
所以,这两个记载,说的是同一件事,都是女娲氏到“冀州”(今河北、山西)去帮助共工氏打击祝融氏。
只不过,司马贞的《三皇本纪》里,是“以济冀州”;而淮南子的《览冥训》中,是“杀黑龙以济冀州”。两者之间相差了“杀黑龙”三个字。
由于淮南子在前,司马贞在后,所以,可以判断,是司马贞除了看淮南子的《览冥训》之外,还看了其它资料,觉得“杀黑龙”三个字的描述,有些不妥,所以,才去掉了这三个字。
但是,恰恰是这三个字,就表明了祝融氏与伏羲氏的同族关系。
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而祝融氏的手下有“黑龙氏”,表明祝融氏,也是属于龙族;那么,他们不是同族关系,又是什么关系呢?
而且,不光是伏羲氏和祝融氏都是属于龙族,甚至,伏羲氏战败之后,和祝融一样,也是逃到南方去了。
《三皇本纪·索引》记载:“伏羲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
而《路史·前纪》亦云:“祝融氏葬衡山之阳,是以名之。”
就是,伏羲氏和祝融氏,都与女娲氏有关;他们,又都战败逃到南方去了。
那么,他们,仅仅是同族关系吗?他们,难道不是一个人吗?
伏羲,关键在一个“羲”字,提示其“半农半牧,以龙为图腾,尚武好战”。
而祝融,其中的“祝”,是祈祷、举行祭祀仪式;其中的“融”,是冰雪融化,春天来了。整个意思,就是春天到了,要准备开始农业生产,所以,就要举行祭祀仪式,祈祷农业生产风调雨顺,获得丰收。
也就是说,“伏羲”是一个绝对性的描述,描述他们的总体特征;“祝融”是一个相对性的描述,是描述他们相对共工氏为具有祭祀权的统治者,而共工氏,相对祝融氏就是被统治的奴隶。
祝融氏,就是伏羲氏;共工氏,就是燧人氏。
只是,伏羲氏和燧人氏,还是平等的对抗性关系;共工氏和祝融氏,就已经变成奴役和被奴役的对抗性关系了。
所以,祝融为什么到南方,成为了南方之神呢?
因为,女娲氏“杀黑龙以济冀州”之后,就“断鳌足以立四极”,也就是提倡,当时的四大部族,分别占据四方,大家各自管理自己的一方,不与其他各方发生冲突,从而迎来了神农氏时代。
此所谓“女娲氏没,神农氏作”。
在这种背景之下,祝融氏、伏羲氏就以湖南衡山为自己部族的神山。
而到后世,他们就也变成了神,也在衡山上,享受着他们后人的祭祀了。
当然,祝融变成南方之神,还与我们的五行文化和历法文化有关。
“句芒、祝融、蓐收、玄冥”,作为历法词汇,反应了很早以前,我们中国人就掌握了四季季风的变化,并将之融入到历法当中。
《汉书·五行志上》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因为南方属火,祝融又统治着南方,他也就变成了南方的火正之官,也就是火神了。
此后,祝融就由一个氏族性的历史人物,变成了神,变成了一个掌管南方火正的官职了。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晋书》记载:“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
显然,这里的祝融,就不是当初那个统治中原而为帝的祝融,而仅仅是一个官职而已。
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祝融,为什么会听从帝的命令,去杀鲧于羽郊呢?他又是用什么样的法器,杀死鲧的呢?
祝融作为南方之神,他只是一个地方之神,他当然要听从天帝的命令。
而他作为南方火正,就是一个火神,他就是以火作为法器杀死鲧的。
而神话中的火,在我们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就是雷电。
所以,祝融也是雷神,他是用雷电将鲧击死的。
也就是说,历史上真实的鲧,是死于雷击。
他是在雷雨天,于羽郊查看水势,而被雷电所击而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