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二战的潜伏者,娶丫鬟为妻,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1941年6月,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军事行动,突然进攻苏联,面对汹涌而来的德军铁甲洪流,苏联方面显然有些措手不及,一时间,告急电报纷纷飞向莫斯科。

1941年,德国发动侵苏战争

而此刻,克里姆林宫内的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却将目光投向了地图的东面——远东地区,西面的战事已经开始,此时,远东地区的日军该会作何打算?

如果他们准备和德军一起趁火打劫,合击苏联,那么,自己又该如何应对呢?

不久,我党方面便收到了莫斯科方面的电报,希望中方帮忙查清日军的最终动向。

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

随后,这个任务,经中共满洲党委层层传达,最终传递到了伪满洲国总理张景惠的府内,交到了张景惠的次子张绍纪(后改名张梦实)的手中。

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出身豪门,看似顽劣不堪的纨绔子弟,竟然会是我党的地下情报人员。

老来得子

1922年,这一年,51岁的张景惠迎来了自己第二个儿子,七姨太产下男丁,这让已经年过半百的张景惠,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张景惠

这些年,张景惠虽然已经娶了七房姨太,但后继无人的危机始终萦绕他在的心头。

因为大儿子先前行为浪荡,染上了梅毒,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鼻子都快烂完了不说,自身还丧失了生育能力。

因此先前自己虽然有个儿子,但跟没有,其实也没啥区别。

其后,张景惠不停地娶妻纳妾,希望自己能够有个儿子,也好后继有人,然而直到五十来岁,张景惠这才迎来了次子——张梦实的到来。

张梦实

老来得子,而且还是张家香火传承的希望,这让张景惠对自己的这个二儿子,疼惜万分,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张景惠作为张作霖的把兄弟,时任奉系陆军总长,他家的底子自然非常雄厚。

因此,张梦实小时候家里便仆从成群,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大人们对他更是宠溺非常,以至于少年时期,张梦实到九岁时,还不会自己系裤带。

而此时,在年少的张梦实眼中,自己父亲的形象庄重威严,令人敬仰,让自己感到即敬佩又骄傲。

张景惠和少年张梦实

张梦实晚年曾这样回忆过自己的父亲:

“这个老头从没和人在家里吵过,我那些母亲有时候跟他吵啊,说些不三不四的,他自己抽自己的水烟,不理她们,比我母亲好。”

然而,这一切都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被彻底颠覆了。

大汉奸的倔儿子

“九·一八”事变之后,留在东北的张景惠陷入了一个艰难的抉择之中,是放弃一切坚持抵抗?还是选择同日本人合作,同流合污。

九一八事变,日军进入中国城区

最终,当惯“老好人”的张景惠做出了最耻辱的决定:他在哈尔滨成立了维持会,让日本人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哈尔滨,成为国人眼中的卖国贼。

晚年的张学良

张学良晚年就曾这样评价过张景惠的性格:

“没骨气,没骨头。”

随后,张景惠在1935年出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成为了当时满洲国内,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然而,他的不断升迁却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多少的荣耀,反而让身边的家人陷入了被旁人议论、唾弃之中。

张景惠和汪精卫

特别是小少爷张梦实,此时的他感觉昔日的那个慈父,突然一下子变得陌生起来。

一面是眼前国破山河在的泣血仇恨,一面却是父亲曲意巴结、奉承迎合日本人的可恶嘴脸。

在学校别人叫他的那一声声“大汉奸儿子”,让年少的张梦实,感到了无地自容,他既不能怒,又不能辩,只能咬紧牙,将耻辱埋在心头。

父亲可以“认贼作父”,但自己却不甘受这“汉奸崽子”的耻辱,不久,心中愤恨不已的张梦实给俄文老师留下了一封信,然后悄然离家出走。

得知儿子失踪的消息之后,张景惠顿时惊慌失措,当时的东北地界兵荒马乱,很不太平,有日本人、还有山匪、乱兵,他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一个人离家出走,能有个好。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这不要了自己的老命?

张景惠赶紧派人四处寻找,并向所有关卡、要道拍发了电报,上面详细描述了张绍梦实的面貌特征,最终,张梦实在临近辽宁丹东的朝鲜新义州处被发现并遣送了回来。

后排那个少年便是张梦实

面对如此个性的儿子,张景惠也很无奈,难道自己做汉奸就甘心?看着不理解自己的儿子,张景惠和张梦实父子两人,那一夜坐在一起,久久不语。

自此,父子两人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在这段痛苦的日子里,张梦实曾经回忆道:

这段日子十分压抑,让我痛苦不堪,不过幸运的是,在那段时间,我遇到了小徐。

他嘴里所提及的小徐,就是张梦实母亲徐芷卿新买来的一个小姑

娘。

府里的小丫鬟

当时张梦实母亲的贴身丫头小凤姐即将出阁,其母亲身边缺少一个贴身伺候人。于是,家人们便张罗着买来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人看着挺伶俐,徐芷卿便给她取了个名字——大俊。

原本张家仆役那么多,张梦实也不会注意到这小丫鬟,然而后面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张梦实记住了这个大俊。

一天,张梦实临时去母亲屋内拿东西,却遇到母亲正拿着鸡毛掸子打一个女孩儿。

这个跪在地上挨打的女孩儿,便是大俊。

张母一边打一边喝问:“说,是不是你错了?”

那女孩跪在地上,紧闭着嘴巴,任凭鸡毛掸子不停砸落在身上,就是不吭声。

张母见大俊这样倔强,更加生气,便打得更加厉害。

张梦实见状,赶紧劝这个女孩儿道:“你就赶紧认个错,说了太太就不打你了。”

可是,那小姑娘就像没听见似的,继续倔强地跪着,不吭声,反正就是不认错。

最后张母气得将鸡毛掸子往地上一扔,大骂:“滚,你给我滚!”

大俊这才一声不吭地站起来,扭头便跑掉了。

平日家里那些挨打的仆役都是赶紧认错,没想到家里面,竟然出了个这么有个性的丫头,这让张梦实感到十分意外的同时,也对这个倔强的女孩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认字吗?”张梦实问大俊。

大俊摇了摇头。

“想认吗?我教你。”就这样,张梦实经常让大俊到自己房间学认字,教她读书、绘画,这两个年龄相仿的少男少女,在朝夕相处中,渐渐暗生情愫。

然而,大俊的倔强却让张母越来越难以容忍,最后大俊被张母赶出了门,十来岁的大俊站在张府门外,一时竟不知道该去何方。

这个时候,张梦实从府内悄悄溜了出来,他拉着大俊的手,安慰她:“别怕,有我在。”

张梦实给大俊找了租房,并托人将她送到了长春小学上学,积极鼓励她学习,资助她上学、生活。

一个学期之后,大俊告诉张梦实,自己准备改学助产护士,这样也能够早些毕业,尽快找到工作,自食其力。

大俊的自立,再次赢得了张梦实的尊敬,他对大俊的选择表示支持,并告诉大俊,任何时候,自己都会站在她这一边。

跟大俊在一起,张梦实是快乐的,然而不久,一封远方的来信,却让张梦实最终决定,暂时跟大俊分开,远赴日本。

东北留日青年救亡会

这封信是张梦实的堂兄丁非所写,邀请张梦实一起来日本留学深造。丁非当时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大学期间,因受进步思潮的影响,他最终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封信给困于理想不能实现的张梦实,带来了一线希望,两年后,18岁的张梦实说服了家人,登上了远去日本的轮船,带着对大俊的不舍,踏上了东渡求学之旅。

在日本,再也没有了家人的束缚,也没有周边人们的歧视,在丁非的影响之下,张梦实接触到了马列著作,思想得到了深层次的升华,随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东北留日青年救亡会”。

当时留日学生大多思想进步

这个组织是在日伪满洲国上层子弟组建的一个爱国、救国组织,这些年轻人本可以在汉奸老子们的庇护之下,享受荣华富贵,但他们毅然决然地和家庭划清界限,积极准备回国之后,投身于抗战之中。在这里,张梦实感到了激情和希望。

1941年,正值张梦实回国探亲之时,组织上便将刺探日本动向的任务交给了张梦实。

这是他第一次接受组织上交代的正式任务,没想到竟然如此重要。此时驻防满洲的司令长官是后来被称为“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他的动态将决定着日本未来的走向是北进还是南下。

日军大将——山下奉文

组织上给张梦实的时间只有一周,他必须在一周之内,摸清山下奉文的未来动向。

为了查找消息,张梦实每天都借学习名义,去父亲办公室查看机要文件,很快他就从文件中发现了一个情况,关东军的精锐正在向南集结,准备南下,而三亚方面的消息,也日趋增多,山下奉文本人更是已经于11月26日秘密抵达三亚。

张梦实将自己找到的情报及时送到了组织手中,苏方得到这份情报数日之后,斯大林便下令,将远东军部分师团西调,调入保卫莫斯科的防线当中。

莫斯科保卫战时红场阅兵

也正是这些军队的及时调集,对未来的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娶了丫鬟妻子

不久,张梦实探亲结束之后,便再次回到日本继续学习,他在给大俊写的信中说道,中国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为此他还将大俊的名字改为了徐明,意为“徐徐光明”,象征着祖国和他们的爱情,前途必将趋向光明。

两地的分割,没有让两个年轻人感情变淡,不断来往的书信反而令两人的感情更加炙热起来。

两年之后,张梦实回国,当张母提起给儿子相亲找对象时,张梦实向母亲摊牌,自己已经有了意中人,就是那个被母亲赶出家门的大俊。

张母震惊之余,非常愤怒:

“我们这样的家庭,你如果跟她一个下人结婚,你父母的颜面何在?”

而对于张梦实的坚持,其父亲张景惠倒是很开明,毕竟宠着儿子这么多年,就像张景惠所说:“只要我能给他,不管他要什么,我都会想办法给他。”

张景惠平静地问儿子:“你已经决定了吗?”

张梦实倔强地回答道:“父亲,我非她不娶。”

张景惠点了点头,“那就这样吧。”留下了目瞪口呆的张母,转身离去了。

1943年,在父亲张景惠的张罗之下,张梦实和徐明在长春举行了一场体面的婚礼,这对有情人,最终相聚在了一起。

但这个时候,即便是对于亲密如妻子徐明,张梦实也没有向其透露过自己的身份。

此时的他,被组织里分到了长春情报小组,负责“解和掌握敌伪上层分子的人物关系,协助同志并帮他们安排合法身份”,其后张梦实利用自身便利的条件,刺探日军情报,并利用关系安插我党同志,为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打击日伪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梦实隐蔽在在灯红酒绿场,为组织提供情报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伪满洲国内关东军纷纷投降。看到胜利曙光的张梦实找到组织,希望能够公开自己的身份,然而最终组织上给他的命令是,继续潜伏,坚持隐蔽,利用自己熟悉俄语的条件,以伪满洲政府翻译的身份,积极配合进驻长春的苏军。

此时的张梦实有些失落,但他更没有想到的是,抗战虽然胜利了,自己将要面对的,却是数年的牢狱生活。

陪着溥仪坐牢

日本投降之后,伪满政府人员大多人心惶惶,当时长春城内还有不少伪满大臣和高官们正策划着准备逃离长春。

日本宣布投降后,关东军纷纷投降

张梦实在父亲书房里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便向苏军方面汇报了这个情况,并带着苏联红军将一众伪满官员直接带到了苏联驻华部队司令部,这里面就包括他的父亲张景惠。

随后,苏军将张梦实和一众伪满高官们一起,押上了飞往苏联的飞机,张梦实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作为翻译,也被苏军安排一同前往,以至于自己走时,全家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向。

张梦实和父亲等人一起被关到了苏联伯力监狱之内,在这里面,他和溥仪等一众伪满洲国大臣们被关押在一起,度过了五个春秋。溥仪等人谁都不会想到,自己这个战俘圈里面,竟然还有一个中共的情报人员,一直陪着他们坐了五年的牢。

溥仪

在这期间,昔日显赫的张家彻底没落,大汉奸儿媳妇的身份,让徐明生活很是艰难。她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为了生计,摆过地摊,当过保姆,这期间有人劝她改嫁,她倔强地回应道:“我要等他,我一定就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1950年,作为第一批苏联返回的战犯,张梦实被遣返回国,归国不久,他便公开了身份,并被安排到了战犯管理所工作。

同8月,张景惠、溥仪等人作为第二批遣返战犯回国,此时的溥仪等人是怀着极度恐慌的心理踏上归途的。因为当时犯人们当中盛传着先期回到国内的200人已全部被处决”的谣言,使得溥仪等人对回国的前途,充满了悲观情绪。

归国的伪满洲国战俘

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迎接他们的看守人员,竟然是自己最熟悉的那个小张。

溥仪曾在《我的前半生》中,这样记载道:

小张的出现,使犯人们都活跃起来。“死不了了”,这个思想一在脑际出现,我的眼泪也就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至。

至此,人们才意识到,小张之前原来是这边的人。

1956年,张梦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张梦实和徐明一起调入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工作,张梦实任当时的日西系主任,徐明在国际关系学院卫生所工作。

两人日后的生活,平静而安稳,2014年,张梦实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享年93岁。

晚年的张梦实

在他生前的采访中,张梦实曾提起过对父亲的感受,张梦实觉得,作为儿子,自己心有愧疚,可是相比于祖国和民族大义,他又觉得无怨无悔。

在当时的情况之下,作为豪门之子,能够不安困于安逸,甘冒风险,愿意为国家、为民族效力,不得不说,张梦实确实是值得我们这些后人,由衷地敬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