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海上风电布大局:再谈能源安全和降本

(昨天有事,又耽误一篇,赶紧补上)
昨天行业网站发表了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院士对海上风电采访,受益匪浅。
应该说,华能在海上风电的发展要远落后于国家电投,中广核和三峡,但从去年开始,华能开始发力,先是陆上招标近800万千瓦,去年5月19日,华能签约江苏省政府,投资1600亿人民币,要在江苏要干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然后也开始了真刀实枪的操作,在五大里面,首先设立开发企业的海上风电技术研发中心,落地江苏省盐城市。不得不说,华能这一举动一下子颠覆了行业传统想法,此举无疑对十四五的海上风电提前圈地,让其他电力企业措手不及。
作为经济强省,能源保障是经济发展基础。华能入局江苏,江苏省绝对是热烈欢迎。从某种意义上说,江苏的能源电力现在大部分都靠火电和特高压,可以肯定未来火电不会有新的大发展,而特高压在我看来,发展也会慢慢减缓。一方面西区省区的新能源也快到了瓶颈,资源开发也基本差不多结束,本月国家关于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出台,也给新的特高压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一方面西部省区的经济在新一轮的开发大潮下,能源电力需求也会大幅提高,风电和光伏就如四川云南水电一样,也是资源有限。由于原来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将会很快,能源电力需求也会增加将会很快。在能源有限的情况下,在目前的这种考核机制条件下,保障自己绝对是合情合理,如何保证本省的经济发展需求,就会涉及到能源保障安全。
自己有电,心中不慌。无论是江苏,还是广东,都是能源需求大省,为什么广东大干海上风电,我个人理解就是在做能源保障,广东从外省购电最多一年1680亿度。而江苏长期依赖三峡和西部火电(包括风电在内),一旦西部诸省区经济起来,送出首先会保障自己省内,送出就会明显受限。2004年我在江苏苏州工作,那时候就园区限电,因为当时各个省区的装机容量都不是很高,而江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在用电高峰期间负荷受限,其实就是能源保障不足。
提前布局,保障有力。华能在江苏实际上就是布了“十四五”及更长一个时期海上风电大局,舒院士提出的能源安全新战略,进一步融入和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系统研究解决能源体制机制、区域协调发展及高效利用等问题,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能源保障,就是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保障能源安全”。海上风电发展的优势我曾经在北极星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海上风电在经济大省的重要性,向深海,远海要能源,向海洋要电,加快推动东部沿海能源转型,增加当地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比例,提升能源自给率水平,有力保障区域经济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