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失败的家庭教育,是他养的孩子很听话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01
当一个小男孩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对脸上偶尔冒出来的痘痘耿耿于怀的时候,证明他快到青春期,开始关注异性也注意到异性对他的关注了。
即便宿舍邋遢的不像样,但要出去约会时一定也要西装革履,穿上自己最帅的那件衣服,皮鞋擦得锃亮,这是大学生。
一个不修边幅的中年大叔开始注意自己的容颜,没事喜欢照镜子,出门必须捯饬很长时间;某位女士打扮越来越时髦,画妆花的时间显著增加,每天脸上洋溢着莫名其妙的笑容。
按照搜索引擎的提示,这都是出轨的信号!
不论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为了在异性面前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人们都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美化自己。其潜在的动机是想在异性面前留下更好的印象,以便于增强自己的吸引力。

海底捞的董事长张勇还说过这样一个段子:

我曾经见过一个小伙子,干得可起劲了,干完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跑到别处去帮忙,干完这个干那个。

我说这是个好苗子啊,要提拔他。

结果我们杨总说,不用提,他已经辞职走了。

为什么啊?

真相是这样的:吧台那边的小姑娘已经明确告诉他了,“不要在这儿这么表现了,我已经有男朋友了”。

他不是为了海底捞在奋斗,他是为了吧台的小姑娘在奋斗。

不仅仅是异性,当有人说要到你们家去拜访一下时,通常大家也会突击打扫一下,以求在外人面前的良好印象。

打扫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依赖于对于拜访人在你心里的价值判断,如果某个很高位置的人去你们家拜访,估计不仅仅你自己要拾掇一下,连你们邻居都会帮你一起收拾。

02
当你初入职场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大部分人都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做不好捅出什么篓子。
在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尽量将工作做好,以期在领导、同事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在开始工作的时候,大部分人有自己的师傅和领导,他们分配给你具体的一些活动让你去完成,这些活动通常属于一项具体任何和项目的某一片段和部分。
譬如一个市场专员,在某个大的市场活动方案确定后,你被分配去联系嘉宾或者记者;程序员可能被要求去做某个功能或者函数的编码。
在这个阶段,大部分人可能都搞不清楚整个任务和项目的全貌是什么,能够完成自己这一部分就很有成就感。
随着工作时间越长,积累的经验越多,新手成老手:这个时候有机会去负责整个任务和项目。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去完成某项活动而是如何去设计任务和项目实现的方式、方法和方案。
从去完成具体的活动到负责项目和任务,再进一步到确定去做或者不做什么任务和项目(譬如市场部的会说我们要做一个市场活动,但某个VP说这个活动其实没有必要然后取消掉),这是一个职场人工作发展的轨迹。
关注视频号明天直播
大部分职场人的前期都是被动的,被各种活动、任务和项目追着走:为了完成KPI,为了不掉链子,为了让领导看到自己的能力等等。
在这个被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得以成长和发展。从新手期到胜任期,基本上是这个过程:
大部分的人如果工作时间足够长,都会主动或被动的到能适应自己工作环境的要求,成为一位能够完成核心工作的人。
03
在《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中写过一位朋友的故事,这个故事其实发生在快20年以前:
这个哥们学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研究院,当时大部分研究院不像现在这么火,任务也不多,而他那个部门属于辅助部门,更是没有什么项目。
所以他就在那里自在了六年,但后来改制,自己想出来跳槽或者创业时,却发自己在市场上完全没有竞争力!
我想说的是,在不同的机构里,胜任期所对应的能力差距也很大。在某家机构可能胜任的能力,在另一个机构可能连入门也不到。
不同机构之间对于胜任的要求天壤之别!
这并不能说明胜任要求高的地方员工本身就很牛,大部分还是环境使然。
同样能力的两位同学,因为去了不同的机构,因为这些机构的要求差异,几年后在专业能力上差异会很大。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04
贯穿大部分人成长的其实是一种“听话”文化:听话的孩子会受到家长、老师、社会的赞赏和激励,而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则被孤立、批评。
从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听话的孩子由于严格遵守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好。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地方的高考,前几名女孩越来越多的原因:相对于男孩而言,女孩更文静和顺从,他们更能不折不扣的执行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和安排。
在学校听老师的,在家听家长的,到单位上班听领导的,在社会上生存听社会的(流行、时髦、传统的要求等),但从来没有独立的自己,从来没有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探索期、新手期、胜任期、高手期和专家期的五个阶段中,这也是大部分人最后只能成为胜任者的原因之一。
大部分人其实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也不一定喜欢自己做的事情,只不过是被外界环境“逼迫”,要完成KPI要升职挣更多薪水,要成为大家眼中的好员工、好老公、好同事,所以通过不断地锤炼,慢慢的也就胜任了。
但当胜任以后,通常就没有了动力:反正任务总能完成、干好干坏甚至别人也看不出来,老板也不给涨工资,那就差不多就行了!
这个时候就开始想岁月静好,想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想没事带带孩子看看电影喝喝咖啡。
当然这些都没错:人的价值观不同,在许多人眼里这才是美好的人生。
05

对于那些真的想成为专家的人而言,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主要是因为:

人都是逼出来的。但当没有人逼你的时候你能否仍然持续的去学习、思考和实践?

就像前面提到的,在胜任期之前,我们为了KPI、升值、薪水和外界的看法,大部分人还能够做到有意识的去学习和反思。

但当你已经达到胜任的水平,许多年轻人也开始叫你老师、师傅的时候,当你随便做做也能够应付过去,做的更好一些也不容易被领导和同事看到的时候,你是否还有动力去持续的改进去提升,去大规模的学习和艰难的思考?

靠个人热情产生的动力,大部分很难持久。所以传销的、保险的还有洗剪吹的地方经常打鸡血,但这个又无法长久,所以大部分的人后来就放弃了。

另一个是在从胜任到专家的阶段,是困难和问题最多的阶段,这里面的艰难险阻要远大于从新手到胜任的过程,是一个更加漫长和艰难的过程。

在胜任之前的阶段,基本上都有路径可寻,你所服务的机构、同行等有许多成熟、可靠的方法和案例可以学习和借鉴。但当你越往前走,前人可以借鉴的东西越少,需要你自己去尝试、创造的东西越多。

成为任何领域的专家,一定走到了这个领域人迹罕至的地方,在这里你需要“替”你这个行业和领域的人们去探索和尝试,这里面的困难可以想象!

而真正的尝试、创造的过程很少有一次能够成功的,失败会不断伴随着你。许多天资很好,也很努力的人们,因为接受不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受不了看不到未来的努力,最终放弃了。

到是那些看起来不是条件最好的人,由于对失败的敏感度低或者从小就经历过很多失败,他们到无所畏惧,一直向前,最后成为真正的顶尖高手。

06

如何从胜任到专家?

一个令人不爽的事实是,大部分人一生就止步于胜任的层次。

但总有一些人会成为专家,这些人的动力通常来自于:

使命与责任

这是一个很虚的词,但许多伟大的人都说自己是带着使命来的。

三个人都在搬砖,甲说我在搬砖,这是工作;乙说我在为人建设教堂,这是事业;丙说我在为上帝工作,这是使命。

让自己成为全村的首富算不算使命,让父母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呢?大致是不算数的。

还有一个较低层次的是责任,或被动或主动你愿意去完成自己的责任,这个时候也是动力。

为什么格鲁夫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大致也是这样的道理。当有了使命或者责任,当他人觉得已经足够牛的时候,甚至他人根本无法判断好坏的时候,个人还是不满足。

兴趣与痴迷

当然还有兴趣,如果能找到让自己兴奋、乐此不疲的事情,这无疑是人生的一份幸事。

自己真正感兴趣并能痴迷其中的事情,即便没有回报、没人给你工资和薪水、甚至有人阻止你去干的时候,你都会想办法偷偷摸摸的去做。

但相信即便是自己十分感兴趣的事情,越往后走,在成为专家的过程过也需要去克服很多困难、翻过不少障碍,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性格里面要有不畏艰险、不惧困难、享受失败的基因。

2016年在美国有一本叫《坚毅:激情和忍耐的力量》书(Duckworth, 2016)大火,该书认为有成就仅仅有智商还不够,智商是成就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他们开始像咱们传统文化一样,认为需要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勤奋、坚持、忍耐等品格(传统上,美国的文化更强调自由,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还留有一扇窗)。这个主题词在朋友圈也火了很长时间。

借用一下美国人的这个词,类似于不屈不挠、坚持、忍耐。用冯仑的话说: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不要玻璃心,不要认为世界应该对你怎么样,哪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心里不是伤痕累累却仍然露出笑脸?毛泽东还说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到、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以上的都是认知上的问题,在具体行动上提一个建议吧:

不要让你的大脑闲置,随时随地的想一个具体问题。

这个问题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是简单的,但越往后则越复杂,整天想着毫无头绪的问题,你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去研讨、去求教、去实践验证。

当你解决了一个一个他人从来没有遇到过、思考过的问题,慢慢你也就成为专家了。

巴菲特的夫人说巴菲特是一个不能自理的人,因为他不知道家里电灯的开关在哪里。同时巴菲特基本上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巴菲特开放自己时他们才能交流,但这样的时间很少。

巴菲特的儿子则说自己的父亲是个孤独的人,他的身体一直在家里,但人却在书房里读书和思考。(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作者田志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