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又有新发现,一件陶器竟成为川菜源头,古蜀先民太会吃了
2021年3月份,三星堆遗址进行新一轮考古发掘。其中,一件“陶三足炊器”的出土文物,引发考古工作者关注。从外形上看,该物呈三足鼎立之势,三根陶柱作为支撑,顶上有开孔。据考古人员推测,这件炊器底下可生火加温,与我们日常使用的锅仔原理差不多,可以一边煮一边吃。
甚至有网友猜测,这件炊器的出土,也代表着四川火锅的源头。本篇文章将带着这个话题,和同学们好好聊聊,此次三星堆考古发掘工作,能否揭开3000多年前,古蜀先民的“菜谱呢”?这件“陶三足炊器”又能否证明川菜起源?
从地图来看,三星堆与金沙文化所处的四川盆地,有着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多种不同文化。2010年,考古人员对距今5000多年前桂圆桥遗址土壤进行分析时发现,当时古蜀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旱作物。
距今4500年前的宝墩遗址,更是发现了大量碳化水稻、粟、黍。通过大量植物遗存证明,至少4500年前,生活在四川盆地的人们,以稻谷为饭桌上主食,兼粟、黍。四川博物院的青铜馆,有一尊出土于当地青铜甗,这件青铜甗是公元前475年的战国文物。
“甗”是用来煮米饭的用具。整体分为两部分,下半部用于煮水,上半部用来放置大米,两部分间有镂空,蒸出来的米饭非常松软香甜。
时至今日,四川人民煮米饭时还是会使用这种方法。先把大米控干,煮至半熟后,把豌豆、四季豆、洋芋倒入锅中翻炒片刻。接着倒入米饭里,盖上锅盖,用文火慢慢蒸熟,这便是成都人经常吃的“豆花饭”。
参与此次三星堆考古的工作人员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雨水充沛的成都平原,已经出现大量野生豌豆、豇豆,古蜀先民将这些野生豆类当做餐桌上的美食。每逢夏季,豇豆大量上市,四川人民用这些豆制品,烹调出一道又一道的美味菜肴,诸如姜汁豇豆、成都凉粉都是吃货最爱。
早在千年之前,古蜀先民已大量食用这些豆类,补充人体所需优质植物蛋白质。另外,古蜀先民不仅吃水稻、豆类、肉食,每餐饭后,大户人家还会食用甜品。所谓饭后甜品便是葡萄、猕猴桃、核桃,这些野生水果与坚果。
2019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对外发布一项考古成果。他们从成都市十二桥,与其他数十处遗址出土的植物遗存,发现大量猕猴桃属种子。虽然不能直接认定这些猕猴桃属的种子,就是当时人们日常食物,但它们出现在遗址中,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有很大可能已经被先民栽培利用。
可能有些人会说了:“猕猴桃难道不是西方舶来品吗?为何会在千年之前的四川遗址里,发现猕猴桃种子?”大家有所不知,《诗经》中就经常提到“苌楚”一词,“苌楚”就是古人对猕猴桃的称呼。猕猴桃作为土生土长中国特产,其口感酸涩,并非当时人们常用食物。这种水果于200多年前,被来华的新西兰人带走,漂泊到异国他乡扎根,经过改良种植,又返销回中国。因此,3000多年前的古蜀先民早已快人一步,吃上了猕猴桃、梅、核桃,等水果。
总的来说,通过此次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三足炊器”,包括此前成都考古研究所,对其他四川遗址的研究成果,我们有理由断定,作为“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有着上千年的文化渊源,看来当年的古人对吃喝也很挑剔!
当然,对于古蜀先民而言,他们并不清楚何为“川菜”,日常饮食中更无法使用大量的花椒、辣椒。但是古蜀先民频繁使用豆类,丰富的果蔬,无一不在证明,川菜至少有着3000-4000年历史,从旁也能辅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可能有不少同学会不解——考古人员为何会花大力气,去研究古人吃什么呢?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通过研究分析古蜀先民菜谱,也能了解到不同族群带来各种不同文化,它们共同汇集于成都平原,又孕育出新的文明。弄清楚古人饭桌上的主食,以及饮食结构,也更有助于研究不同时期的气候与地理位置,这其中学问可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