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了这个处女座剧组,电影《大地震》把这些细节精准还原
看到电影《大地震》上线,感到一丝好奇。之前有多部以唐山大地震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国外地震的电影更多,感觉再创作很难给观众带来新鲜感,这部作品又会以怎样的切入点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与共振呢?
看完之后彻底服气了,《大地震》的品质不遑多让,在方方面面都有十足的诚意,不但对得起观众,对于电影制片方来说,在下面几个方面也堪称是优秀的范本,下面说一下这部电影到底好在哪里。
首先是《大地震》找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讲一个让人意外的故事。以往的作品多呈现地震后地面群众面对的困境,沿着这个逻辑很难写出有新鲜感的故事。《大地震》找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将镜头对准地震发生时震源最近的的大地深处,一群在地下数百米的矿工们在迷宫般的巷道里寻找逃生的出口。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视角,看完电影才知道,原来当时是有震亡率低至万分之七的矿下求生传奇。
其次,《大地震》有非常扎实的剧本,又一次证明了好剧本电影成功的基础。电影用矿工们身处绝境艰难求生让剧情自始至终如一根紧绷的弦,编剧和导演牢牢抓住这一点,其他所有的一切都为这根弦服务,因此砍掉了很多旁枝末节,于是,无论是节奏感的把握还是逃生过程中一次次迎来的希望,都牢牢抓住观众的心,在地下瓦斯浓度增长、氧气稀薄的情况下,也将电影场景中的窒息感成功传递出来,直到大家从小立井脱困才松了一口气。
第三点是我想重点说的,电影的制作足够用心且扎实,这方面也是保证电影能够成功的关键,只有场景和细节到位才会让观众有代入感。
先说场景,为了有真实质感剧组没有用绿幕糊弄,而是选择斥资搭建矿洞,电影第一场戏就是工人们在井下作业的场景,闭塞的矿洞里,头顶吊着一盏盏昏黄的矿灯,一边是矿车轨道,墙上排布着多条管道和电缆,置景组不但完整复刻了矿洞里的每一个细节,还很仔细的做旧,看起来没有一丝破绽。
更困难的是,电影里不止这一处场景,地震后,矿工们在迷宫般的巷道里四处寻找生机,凡是走过的巷道,镜头所及都把场景布置的同样出色,甚至正在使用的巷道和电影后面废弃的矿洞还能看出来区别,真的太不容易了。其实在昏暗的井下环境,剧组是可以利用灯光来尽量缩小电影的景别,减轻置景的复杂性,但《大地震》没这么做,电影中出现的画面,每一帧都经得住推敲。而除了矿洞主场景外,地面上的场景也不少,比如煤矿的招牌,办公室的布置,工人下井乘坐的罐笼,还有地震后的废墟等等也都非常到位。
这么赞的场景让我特别留意了一下片尾字幕,果然置景是电影人最多的部门,竟然超过40人!这个数字甚至比很多大银幕电影的人数还要多。
再说下道具。我在东北的矿区长大,家里有亲戚和邻居就是矿工,上小学的时候,甚至和几个同学钻进过黑漆漆的井口,还在矿工们的澡堂子里玩水。所以对下井工人的穿着和用具很熟悉,而电影中呈现的那些细节,和我记忆中的别无二致。
比较典型的就是矿工们穿的工作服,还有头盔和头顶的矿灯,应该是从煤矿借回来的吧?唐山大地震发生在70年代,电影中出现的生活用品也非常有时代特征,比如张晞临从怀里掏出的半新不旧的铝饭盒,架子上的搪瓷茶缸,甚至房间里吊着的风扇和墙上的五角星,都非常到位,电影还用一些生活细节来强化矿工形象,比如有一个镜头是矿工们上来后在浴池里洗澡,给了矿工们双脚的一个特写,能清晰看到污水流淌下来,还有周科长偷走大家的食物后啃大葱的镜头,特别亲切。在大片当道的当下,再大的特效也很难打动观众,反倒是这些细节的呈现,才考验剧组工作人员的基本功,也是检验创作态度的标尺,《大地震》做的太棒了。
还有灯光。《大地震》在矿洞里拍摄,比一般的夜戏更困难,对灯光是非常大的考验,因为灯光决定了电影的氛围。地震后煤矿停电,矿洞里的照明没有了,但是观众要能看清楚矿洞里的环境,也要看清演员们的脸,只靠他们头顶的矿灯肯定没法拍,但灯光组偏偏又把场景里的灯光营造的很自然,在矿灯的明暗交错中、在真实的场景中,观众能得到身临其境的观感,跟着这群矿工,为冒顶、透水而紧张,为瓦斯浓度高而窒息,并在最后看到蓝天而欣慰和放松。
写到这里,倍感制作精良的《大地震》值得更多的观众看到。这部电影还能带给其他作品一点启示,那就是制作班底拿出足够的诚意,就能激发出演员们足够的潜力。《大地震》从置景、道具到每一处小细节,都还原出真实的井下作业,对于演员们来说,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就会有相应的表演,曹卫宇、张晞临、石文中等演员都有很出色的表现,如果不熟悉,还真会以为他们就是下井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