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夏治,冬至所发一身病夏至一方竟治好?中医博士用心整理收藏

导读:中医博士话健康原创美文第72篇

#用药科普遇见药师##用药科普排位赛#今天一大早,太阳不到五点就老高老高,不用想就知道这是夏至之后的第一个炎热天。

昨天文章,分享了一则老岳的老胃病一到夏天就严重,一到冬天就缓解好转的中医诊疗医案。

这下感觉好像惹了祸似得,留言、私信的患者、脾虚的、湿热瘀阻的、阴虚火旺、失眠盗汗的,甚至集上述诸症于一体的都问该如何调理。

但有一个患者的情况,我记得很清楚,其情况和昨天文中所说的老岳正好相反——他的诸多疾病,冬天严重,夏天好转,该如何调理?

我想,不如再分享一个冬病夏治的案例——提醒一下,冬病夏治在中医有着悠久的传统,特别是夏至时节贴三伏贴正当时,有这个习惯的患者,更加信服冬病夏治的慢性病,赶快去——用以解答这个患者的问题。

43岁李冬子,10多年反复发病——冬至之后发病,夏至之后减轻——中医如何在夏至用沙参麦冬饮治好?

李冬子,干部身份,时年43岁,其冬至发病,夏至后逐渐减轻好转的老毛病,可是困扰他十多年了。

李冬子的主要症状是头晕腰重,感觉胸腔腹部胀满,睡眠不好老是失眠。尽管食欲还不错,但禁不住饭后难受,消化困难,大便黏腻不爽有时干结,口干口燥咽干。

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是,李冬子的上述病症,往年都是在冬至之后更加严重,总是不断感冒,频频发作,总给人感觉进入冬天李冬子似乎总是在治疗感冒。

前几年医生给李冬子确诊为神经官能症(现在统一为神经症,严重的归位于精神分裂症等)、功能型低血压,每年到了冬天必然求治,住院治疗年复一年,有增无减。

过往治疗,医生给李冬子所开之药大部分是健胃补肾药物,譬如金贵肾气丸之类的,但这类药服用久了或者量大了,李冬子就感觉上火、头疼、头晕、咽喉疼痛。

这是不是有点李冬子本来就上干有火,可是服用温补之类的药,只能导致上火更加严重。

因为服用温补药上火,不得已改用清热泻火的,如此反复,又会引起消化不良、胸腹胀痛、倦怠少力这类气虚阴虚之证,或加重这类症状。

这不,到了夏天,近期李冬子又加上了上下龈出血,而且早晨和上午更为严重,医生对于牙龈出血诊断为过敏性出血。

以前也在我们医院勉为处方,但效果不尽人意。

说话间又到了那年冬天十一月(农历),气候渐寒,李冬子的各种疾病又严重了——感冒频作,头晕、腰痛、咽干口燥,胸闷气短,饭后还容易饥饿。感觉都为胃肾阴虚之证。

再仔细询问李冬子过往发病时间和好转时间,进一步验证了冬至之后开始发病,而好转时间基本都在夏至之后,天气渐热之期。

这次夏天之时,考虑到李冬子应该是阴虚之体,遇夏则阴生,阴虚而得阴气之帮助,所以病情略有好转。而冬至一阳生,阳虚不胜复阳之扰,故病多发作加重。

针对李冬子上述症候,治疗方法拟于壮水生津滋养胃肾之法,方用沙参麦冬汤加生地、元参、女贞子等滋阴配阳之剂。

李冬子连服5天以后,其胃纳胀满消化功能明显好转,但胸闷、少气、太息依存,迟迟难愈,而又脉数大,这肯定是胃阴久虚,伤及中气,效不更方,原方基础上加黄芪60个重用,升柴为引,连服两个月多,李冬子困扰十多年之“冬至”所发之病包括近期发生的牙龈出血症均治愈,原来的低血压也得到了复生。

可喜的是,后随访也再未复发。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小议李冬子冬病夏治

中医治病,讲究的是临床辩证,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上面的这个李冬子,除了所见常规症状外,着重突出的特点是疾病遇冬而重、逢夏必轻,这正符合“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的疾病发病规律,而这个状况就作为这个案例的审因、辩证、选方之主要依据——阴虚质病,虽夏日炎炎,依然大剂量冬、地、元参,即使夏至一阴生,更为胃气好转,精神爽健。

李冬子之病,历日太久,遇冬则重、逢夏必轻,仅仅是疾病因季节因天气的变化之一。核心还是长久痼疾,必然伤及肾阴,所以为胃肾阴虚为主。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有疾,气血生化乏源,日久必然伤及肾阴。肾为先天之本,肾阴受伤,元阴元阳不受节制。但遇阴阳递交、寒热错递之时,容易发病或转轻。

《内经》有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既然李冬子的疾病核心为胃肾阴虚,正当在夏日炎炎之时调理养护。

这就是趁春夏温热之际养阳,与秋冬寒凉之际养阴,其实是一个道理。

这个认知,从李冬子这一个案例也可得到验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