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无将、南宋无相"之说真的靠谱么?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比较有争议的封建王朝,"两宋"享国319年,一直外患不断,始终没有建立起严格意义上的大一统国家,于是后世便有了"弱宋"的说法。具体到"两宋",又有"北宋无将、南宋无相"之说。
北宋真的无大将吗?在笔者看来,这种说法只是相对北宋文臣荟萃、名相辈出而言。
北宋建国后,实行重文抑武的"文治"方针,文人士大夫地位极高,涌现出韩琦、富弼、文彦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文臣名相,一定程度上遮掩了北宋武将的光芒。
其实,北宋从建国以来就不乏名将。比如曹彬家族的曹家将、杨业家族的杨家将、种世衡家族的种家将、折从阮家族的折家将,以及号称北宋第一名将的狄青,等等。
不仅如此,和其他朝代相比,北宋还有一个奇特现象:文武兼备、文臣将兵且功绩显著的
今天我们就选取三位最具代表性的"儒将",来看看他们在宋、夏战争中,是如何文韬武略、智勇双全,最终扭转战局、平定边患的。
一、范仲淹:
提到范仲淹,人们就会想起他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他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思想,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被后世称为"人中之龙""一代贤相""宋朝第一"。
北宋鉴于五代十国时期军人专权导致政局动乱、政权交替频繁的弊端,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不久就通过"杯酒释兵权",确定了偃武修文的治国方略,同时改革军队管理制度,抑制武将权力,致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大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这一弊端在对辽作战时表现突出。北宋在意图统一全国、夺回燕云16州的宋辽战争中,军队协调不利、多次遭遇失败,最后双方签订澶渊之盟,以宋向辽交纳岁币的方式结束战事。
此后近百年间宋辽之间总体保持和平,虽然给北宋赢得了和平发展空间,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北宋忘战起兵、武备废弛,文臣地位越来越高,武将地位日渐低下。
北宋日益衰落的军事势力,被长期盘踞西北、归顺北宋50多年的党项族人、夏国首领李元昊看在眼里。公元1038年,李元昊叛宋自立,建立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