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李学勤:他的离去,留下了需要几代人来填补的空白
追记李学勤:他的离去,留下了需要几代人来填补的空白
2019-02-24 18:31
2019年2月24日一大早,忽然在一个朋友圈里看到了成串的“沉痛哀悼李学勤先生”的讯息……很快这消息就从多个渠道得到了证实。
从2017年冬天住院开始,他的病情就一直被大家牵挂着。去年11月18日,清华大学举行清华简入藏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李学勤先生也无法出席。大家难免心情有些沉重。今天文博界的很多人正在送别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文彬先生。在协和医院时,两位老人算是邻居,没想到前后脚都离开了。
清华大学的官方消息来得稍晚一些: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因病于2019年2月24日0点11分去世,享年86岁……
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的一位学者感叹,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年,建立了甲骨文“两系说”的分期理论,发展了“非王卜辞”研究的李学勤先生却走了……
几经转折,称为“杂学”是最合宜的。
李学勤先生的去世,无疑是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
李学勤先生是当代学者中极少的百科全书式的学问家。他是著名的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专家,对于甲骨学、青铜器研究、简帛学及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做出了引领式的杰出贡献。
某种程度上讲,他的学问之路是不可复制的。1933年3月28日出生的李学勤先生,曾经自述自己的学术之路:
我是清华大学哲学系的学生,老师有金岳霖、冯友兰等先生,可是1952年我到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做殷墟甲骨的整理。1953年底,又转到历史研究所,担当侯外庐先生的助手,参加《中国思想通史》的写作。随着马王堆汉墓、银雀山汉简的又转去整理新出土的简牍帛书,回到考古和古文字学的行当。几经转折,称为“杂学”是最合宜的。
其实这些领域虽然看起来杂多,却也很单纯,就是围绕中国历史上早期文明这一段,大体与《史记》的上下限差不多。
学术界曾流行一个说法,李先生曾经说自己像一个“多波段收音机”,这么一拧是中波,那么一拧可以换到短波。这种博闻强记、随意转换的本领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
“重新估价中国的古代文明”和“走出疑古时代”
李学勤先生说,在多年的“杂学”涵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认识、一个想望。这个认识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被低估被矮化了,而他的想望就是通过客观的论证、正确的评价,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阐扬,“因此,我在1981年提出要'重新估价中国的古代文明’,以期对国家的文化建设有益。”
和“重新估价中国的古代文明”相提并论的是李学勤先生的另一个观点“走出疑古时代”。
在1993年的一次学术座谈发言中,李学勤先生提出要“走出疑古时代”。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也承认,这个提法给自己带来很大麻烦。他自己解释说,按照顾颉刚先生的说法,“古史辨”实际上就是古书辨。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是通过古书来了解古史。如果说很多古书都不可信或不属于那个时代,古史的可信度则要大打折扣。但通过考古出土了许多竹简、帛书等古代文献资料,使一些受到质疑的古典文献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本来面貌,人们逐渐认识到古代文献和传说中具有很多可信的因素,这样便自然地超出了过去的“疑古时代”。
李学勤认为,在历史研究中,任何材料都要经过研究者的审核、分析与判断,要疑古,你得把发掘出来的材料研究清楚后再说话,不疑古,你也得把发掘出来的材料研究清楚了再说话。总之,对中国古史和历史传说、对“三皇五帝”疑与不疑、信与不信其实都没有关系,关键是拿出证据来。
清华简的研究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走出疑古时代和重写中国学术史也是息息相关的。客观来说,大批简帛书籍的陆续出土,确实为丰富和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提供了资料及条件。
李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有几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也就是思想文化的高峰时期,比如周汉之际、两宋之际、明清之际和晚清至民国之际,其中周汉之际还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从春秋末年到战国,以至在一定意义上作为战国之延续的西汉初年。“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时期完成奠基,并出现第一个高峰。后世传流的经典,大都是于这个时期形成的。”
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的楚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时期非常重要的经典的形成过程,因而也成为李学勤先生最后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倾注最多心血的领域。
2018年11月18日,清华简第八辑的整理报告出版。这个整理出版的速度都是令人惊讶的,没有李先生的主持,决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李先生曾说,“ (清华简)每一篇简,都是一个难题,难到常常令我们目瞪口呆!第四辑,到现在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还有几个字我们认不出来,可是认不出就是认不出,也许最后我们会把这些认不出的字就这样留下了,但是我们会尽可能给大家提供一个说法,将来也可能我们会改变对这个字的说法,也可能会有更好的说法,但至少现在,我们要给研究者提供一个材料的基础。这个研究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李先生认为一个考古文物上的重大发现,不是在于发现了什么金银玉器,而是在于这个发现能够改变我们对于一个历史时期或者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的看法,这才是重大发现。“清华简的意义,我想也在于此。”
“学术史重要的一页翻了过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说,李先生离去,学术史又翻过去一页。
从1952年参加编著《殷虚文字缀合》开始学术历程算起,李学勤先生发表了论文200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40余部。
195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殷代地理简论》,根据的史料主要是殷代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题铭,试图解决商王国的政治地理结构和商王国以外有哪些方国以及们与商的关系。
在甲骨学研究中,李学勤先生建立了殷墟甲骨“两系说”的分期理论,发展了“非王卜辞”的研究,并首先鉴定出西周的甲骨文。
相比甲骨学,战国文字和简帛学都是1949年后新发展起来的学科。在战国文字研究中他率先提出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五系说”,使这一学科分支得以成立。在简帛研究中,他参加或主持整理马王堆帛书、定县汉简、睡虎地秦简、清华简等多种珍贵材料,并将简帛学与学术史研究结合起来,成果斐然。
他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1996年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以王世民等的《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为基础,参以历法研究,编制了“西周金文历谱”,有利于更准确地通过金文研究当时的历史。
他担任多种社会职务,包括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理事长,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199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86年被推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2013年荣获首届“汉语人文学术写作终身成就奖”和本年度“孔子文化奖”,2014年获首届国学大典“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2015年荣获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7年获第三届会林文化奖。
他的离去,也许留下了需要几代人来填补的空白。
(图片及相关资料来自网络及清华大学)
作者: 编辑:梁慧恩
阅读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