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二)求学之四——科举考试

【前言】在今年高期间,我就一直想梳理这样的一篇文章,大致地介绍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确立的背景,改革发展和衰落。因为,科举制度不仅仅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对于世界而言也是一大贡献,是考试制度的渊源。

求学之四——科举考试

乾州蕞娃

科举考试:是一种朝廷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考试内容丰富、考试过程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而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

按照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介绍:(1)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人仕途。(2)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3)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官制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加括号的序号是我添加的。我把这段话分为三个方面,即创立科举制度的背景、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以及科举制度的影响。

自从隋朝设立科举制度后,科举制度一直在不断修改和完善。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完善期。对于这个时期的科举制度,我会从生源、步骤、考试科目和考试方法做以介绍。(1)生源: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学校出身,叫“生徒”;二是州县地方官以考试选拔贡士,叫“乡贡”。(2)步骤:乡试(地方)——省试(中央尚书省礼部)——吏部试。每年仲冬,生徒经学校考选直接送尚书省的,“乡贡”则由考生怀牒向州县报考。试毕,长史送至尚书省。(3)考试科目:常科和制科(特科)常科是每年定期举行,制科是皇帝根据特殊需要下诏举行的。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六科。另外还有武科,由武则天设立,兵部主考,选拔军事人才。其中,唐朝经常举行的是明经、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是为官员贵戚子弟提供科举出身的机会。考试比较容易,故有“三十老明经”的说法。进士科主要是面向平民,竞争激烈,考取很难,故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考试内容没什么区别,都是考查儒家经义和试时务策,目的是为了选拔能够通经治世的人才。(4)考试方法: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帖经:各科考试中普遍应用的方法,类似如今的填空考试,偏重考查考生的记诵能力。墨义:一种对经义的简单笔试问答。被试者按试题要求叙述经典中相关事实与大义,只需熟读熟记经文和注释就能回答,主要考查其记忆能力。口试:口头回答关于经文内容的小问答题。策问:类似现在的论述题。策问是针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发表评论,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它考查一个人治国安邦的才能,能够促使考生开动脑筋去思考现实问题,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水平。诗赋:要求考生当场写作诗、赋各篇,主要考查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创作能力。诗赋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唐诗的兴盛,不过这种诗的格律体裁均有固定格式,语句用词又必须端庄典雅,以致后来形成注重形式而不重思想内容的创作风格。

宋朝是科举制度的改革期。虽说,宋朝科举制度基本沿袭了唐代,但是也根据实际情况做了改革,使科举规模和制度进一步得到发展。宋代科举制的特点:(1)科举地位提高,宋朝废除了两汉的察举制,视科举为取士正途。(2)扩大考试规模和及第名额。(3)考试时间改为三年一贡举。(4)确定殿试为定制,实行三级考试制度,州试(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礼部主持)——殿试(由皇帝主持)。(5)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①设置锁院制:主考官一旦受命,立即住进贡院,与外界隔离,防止主考官漏题;②别头试:最早出在唐朝进士科考试中,凡考生与主考官有亲戚、子弟关系的,应该另设考场,另派考官;③糊名制: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起来,防止考官徇私舞弊,也叫作“弥封”或“封弥”;④誊录制:在誊录官的监督之下,由书吏用朱笔誊抄后接受批改,誊抄后的试卷叫“朱卷”,原来的试卷叫“墨卷”。

元朝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期。(1)民族歧视明显;(2)科举制度日趋严密;(3)规定从朱熹的《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僵化了士人的思想。

明代科举制进人鼎盛时期。统治者高度重视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这一程序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八股文的诞生和流行,预示着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开始走向僵化和没落,也标志着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学校教育纳入科举体系,主张“科举必由学校”,只有接受学校教育取得出身的学子才有资格参加科举。从此,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

清代的科举制与明代基本相同,沿用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弊病日益显现,徇私舞弊严重,科举考试日益僵化、衰落。(1)科场舞弊层出不穷,积重难返;(2)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丧失了作为教育机构的独立性;(3)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校以科举中式为目的。科举中式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也是士人的志向所在。其次,教学内容空疏无用。科举考试实际上是八股文的考试,因此八股文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最后,教学管理松弛。学校中缺考现象相当普遍,也相当严重。

结合个人理解,对以上知识作如下补充。

(1)贡举:古时地方官府向帝王荐举人才,有乡里选举诸侯贡士之制,至汉始合贡、举为一,而浑称贡举。科举制度按种类划分,主要有贡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其中,贡举是定期举行的,因此被称作“常科”,取士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也最大。

(2)八股文:一种死板的排偶文体,又称“时文”或“制艺”。股是对偶的意思。明代规定考试的答卷必须用八股文体,每篇文章由八部分构成,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从第五到第八段是全文的正式议论,而中股是议论的重心。这四段中,都各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八股文的考题主要摘自《四书》,所议论的内容也要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作答,不允许作者自由发挥。

(3)举人、会元、状元:贡举考试分解试、省试两级。宋太祖时创立殿试制度,开始成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乡试、会试、殿试。 唐宋时期,称取得解送京师参加省试资格的考试为“解试”。隋唐五代,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北宋中期以后,改为“每三年一开科场”。一般在各州府举行。元、明、清时期改为“乡试”。在顺天、应天府(睢阳)及各省省城的贡院举行。唐宋时的考场与现代教室式的考场大致相同,而明清时的考场,则是单间号舍。每个应举人一间号舍,答卷、吃饭、睡觉都在这间号舍内。解试、乡试一般都在秋天八月举行,按地区分配有一定的录取名额。解试合格称为“得解举人”,乡试合格称为“举人”,第一名都称为“解元”。唐宋时期,对解试合格举人的覆试在中央政府的尚书省举行,因而称为“省试”。唐代省试合格,即赐予进士及第。宋代创立殿试制度之后,省试成为取得殿试资格的考试。元、明、清时改称为“会试”。省试、会试都是由礼部主持,在春天的一、二月份举行,一般也有大致的录取名额。省试第一名称“省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对省试或会试合格举人的覆试,是三级考试中最高的一级考试。一般都在皇宫中的大殿上举行,例如宋代的殿试就在崇政殿举行,清代殿试在保和殿举行。宋元明时期的殿试,一般在三月份举行。清朝乾隆年间改为4月21日举行,遂成为定制。北宋中期之后,参加殿试者一般都赐及第,不再黜落,只是根据殿试成绩重新排列名次而已。宋代殿试,一般分为五甲。第一、二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明、清殿试,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张挂黄榜公布,俗称为“金榜题名”。

与科举制度有关的成语。(1)独占鳖头:在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结束后宣布名次时,及第者都要站在皇宫前石阶下面的两侧恭候。名次宣布完毕后,主持仪式的官员引领着分别站在东西两边最前面的状元(殿试第一名)和榜眼(殿试第二名)向前走到雕有巨鳌的石阶的下面,而状元还要再向前跨,站在雕有巨鳌的石阶上,迎接殿试榜。因此,把中状元称为”独占鳌头”。现在,该成语泛指名列第一或居于首位。

(2)蟾宫折桂:《晋书・郗诜传》记载,晋武帝有一次在东堂接见郗诜,问他:“卿自以为何如?”郗诜回答说:“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在这个故事中,郗诜(chī shēn)以稀世的珍宝比喻出众的才华。因为流传着月亮中有桂树、月亮是广寒宫的神话,“桂林一枝”的“桂”被认为是月亮上的桂树。又因为神话中说月亮中有只金蟾,月亮也被称为蟾宫。所以,古代科举考试中进士也称登蟾宫。“蟾宫折桂”用来比喻应试得中。

(3)金榜题名:“金榜”是封建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排名榜,因为它书写在黄纸上,也称黄榜。又因为它是由皇帝批准,并盖有“皇帝之宝”的大印,所以金榜又称皇榜。后来,人们因其用纸的颜色,就美其名曰“金榜”。登上金榜,就意味着做官的开始,确实是捧上了金饭碗,从此就能步步高升,大富大贵。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榜又确实称得上是金榜。这样,人们自然就称殿试的录取榜上有自己或某人的名字为“金榜题名”了。后泛指考试被录取。

(4)连中三元科举考试时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称“连中三元”。现用来比喻在一项考试或比赛中接连取得三科或三次优异成绩,或在三次考试或比赛中连续获得优胜。

(5)名落孙山宋朝范公的《过庭录》记载:有个叫孙山的人参加乡试,考中最后一名。回乡后,一位老人向他打听自己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委婉地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原来,当时中举后再去京城会试的,都由地方解送入试,所以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榜上的举人名字都称解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是榜上最后一名,你的儿子还在我的后面,言下之意是说他落选了。后来就用“名落孙山”作为没有考取的委婉说法。(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