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疯子和普通人,大脑的秘密
为什么我们是普通人?为什么爱因斯坦是天才?为什么有些疯子的话听起来那么像天才?
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两个方案,就像是墨菲斯给尼奥的药丸,你选哪个?
红药丸:你有50%的概率成为天才,但是,还有50%的概率成为疯子;
蓝药丸:100%成为一个普通人。
你会怎么选?
你可能会说,嗨,这不公平,为什么成为天才的概率和成为疯子的概率是一样的?这两个的差异也太大了吧。
没有疯狂就没有伟大的头脑存在。
—— 亚里士多德
两千年之后,现代的科学家们正在通过科学方式证明这一点。
2011年,雪莱· H ·卡森博士(Shelley H Carson, PhD),发表了一篇论文,名字是《创造力和精神病理学:共享的脆弱性模型》(Creativity and Psychopathology: A Shared Vulnerability Model)。
创造力和精神病理学:共享的脆弱性模型 雪莱 · H · 卡森博士
Creativity and Psychopathology: A Shared Vulnerability Model Shelley H Carson, PhD 【1】
雪莱博士的论文有一个观点认为,创造性和精神病理学之间有一块很大的交集,这个部分叫做共享脆弱性。
“共享脆弱性模型解释了创造力与精神病理学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得到了神经科学和分子遗传学最新发现的支持,表明赋予精神病理风险的生物学决定因素与保护性认知因素相互作用,以增强创意。共同脆弱性的要素包括认知去抑制(允许更多刺激进入有意识的意识)、由新奇显著性驱动的注意力风格,以及可能增加不同刺激之间关联的神经超连接。”
Creativity and psychopathology: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2】
那,结果上的相似是不是由相似的原因引起的呢?
一、认知抑制解除,是个什么鬼?
2017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迪恩 · 西蒙顿(Dean Keith Simonton),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如果你认为你是天才,那你就是疯子》( If You Think You’re a Genius, You’re Crazy )。在文章中,西蒙顿告诉我们,学者们研究发现,天才和疯子在大脑的“硬件”上,是有共同的地方的。这个共同的地方,包括“认知抑制解除”(cognitive disinhibition)在内的神经活动。
这里有个新的概念,这个概念被认为是区分天才、疯子或者是普通人的关键点,这个东西区分了红药丸和蓝药丸。这就是“认知抑制解除”(cognitive disinhibition)。【3】
认知抑制是指屏蔽或关掉与当前任务或重点无关的信息。这种心理过程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并可能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Cognitive inhibition is the blocking out or tuning out of information that is irrelevant to the task or focus at hand. This mental process can be intentional or unintentional and can manifest itself in a variety of ways.)【4】
在认知神经科学中,有一个“注意与觉知关系模型”。这个模型描述了输入信息到我们意识信息到关注再到有意识的报告也就是输出的过程。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每时每刻都在给我们的大脑输入大量的信息。然后大脑会把其中的一部分信息放入到有意识区,一部分放入到无意识区。放到有意识区的信息,一部分会被我们注意到,这就是可以产生输出的部分。【5】
想要搞清楚认知抑制解除,我们先看看什么是认知抑制。
认知抑制是我们的本能之一。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忽略大量的信息,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因为输入太多,而我们大脑的处理能力有限,所以我们的大脑会有意无意地忽略信息。这个忽略和过滤信息的过程就是认知抑制。
而认知抑制解除指的是大脑不主动忽略信息,相反会注意到更多会被一般人的大脑过滤掉的信息,从而发现一些不会被别人关注的东西。
让我们试想一个场景。当我们站在一片树林的前面,一眼望过去一片绿油油的。在一棵树上,开了一朵红色的花,因为不同的颜色,这朵花会进入我们的意识层面,会被我们关注到。而有些人,他们除了这朵花外,还能看到其他更多的东西,比如这一片树林中的树是不同的,颜色不同、叶子的大小不同、树干的粗细也不同。我们有意识的地方是花,很多的树,一片绿色,而那些人除了我们关注到的,还看到了不同的细节。
这些看到了更多东西的人,他们和我们的不同点在于,他们没有忽略那些被我们忽略掉的信息,他们是认知抑制解除的。也就是说,在同样的输入下,具有认知抑制解除的人,他们关注到了更多的东西。
再抽象一点。比如,我们的视野范围看到的内容是100,其中分成了两部分,被我们意识到的和没有意识到的。打个比方,我们普通人由于认知抑制机制的存在,有意识的部分可能是20,剩下无意识的部分是80。
而那些认知抑制解除的人呢,他们有意识的部分可能就是40,比普通人更多。
认知抑制是人可以正常生活的保障。而认知抑制解除会让大脑总是处于高度的运算当中,不知道这到底是一种祝福还是一种诅咒。看到这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可能会想,这帮家伙,累不累啊,脑子里总是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啊。
可恰恰就是这一点,造成了我们和他们的不同。
认知抑制解除是普通人和非普通人之间的区别。
二、非普通人有两个走向,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认知抑制解除之后,非普通人会获得更多的输入。这些输入,经过智能的筛选,决定是向左还是向右。
关注培养皿上的霉点周围有没有细菌,这是天才的走向;关注培养皿上霉点的形状,想要看出内在的规律是不是外星人给我们的启示,这就是疯子。
疯子关注到了蘑菇,会假装自己是蘑菇;天才关注鸽子抢食吃,然后推导出了博弈论。
天才关注了信号,忽略了噪音;而疯子关注了噪音,忽略了信号。
这种区分信号和噪音的能力被称之为智能。换句话说,智能是区分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的能力。
“人类比其他动物更需要发现模式。在复杂的情境中识别物体的能力是一种概括能力。”
—— 托马索 · 波吉奥 麻省理工大学神经系统学家
可是,如果把这种能力用错了地方,那可就大事不妙了。这些进化来的本能会带着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会让我们去寻找那些原来并不存在的模式,让人们试图从随机噪音中发现模式。【6】
电影《美丽心灵》中的纳什就是绝佳的例证。当他从鸽子抢食吃的场景中看出了规律的时候,他发现了博弈论。当他从无数的报纸和杂志中寻找所谓的间谍活动规律的时候,他将自己逼成了别人眼中的疯子。可是天才就是天才,最终,他还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治好了自己。
三、天才也好疯子也罢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从上面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1、普通人缺乏的是敏感度
当我们通过自己的感知器官比如眼睛、耳朵、触觉等等接触到了外界的信息之后,大脑通常的做法是将其中大部分的内容过滤了,这是我们的本能,一方面为了节省能量,另一方面为了不枉我们疯掉。对基因来说,你是不是天才对它的关系不大,你别成为疯子对基因的传播正向的效果更大。所以,与其这样,不如让我们成为普通人。所以,想要不普通,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敏感起来。
知识 = 体验 * 敏感度
—— 尤瓦尔·赫拉利 《人类简史》作者
赫拉利说,追求知识,需要靠长期的体验积累,同时锻炼敏感度,这样才能理解这些体验。体验和敏感度形成了一个互相加持的正反馈。没有敏感度,自己就无法体验;不体验,更无法锻炼敏感度。我们通过体验,加深了对世界的认识,最后,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赫拉利眼中的敏感度,有两层含义。
其一,知道,就是我们可以注意到自己的知觉、情绪和想法,其二,知道了之后,可以允许自己被这些体验改变。
不开放,不相信自己的无知,哪里还有成长的空间。不去体验,就更不清楚自己的无知。于是,在逻辑自洽中,噩噩然,自得其所。吃过见过,自然感受得到其中的美好。于是就更加孜孜以求,更能体味更多的美好。学习就是如此,知道得越多,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更多。于是,乔布斯乔帮主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就有了价值。
在变形金刚里有个桥段。男主被FBI抓住了,问他,有没有见过擎天柱。男主回答道:我没有见过他!这时,在远方时时监控的FBI大领导敏锐地发现了男主在描述变形金刚时的用词:“he”,然后马上就意识到男主是见过擎天柱的。紧接着,告诉现场的探员说:他用了一个he!立刻,探员用枪指着男主的女儿威胁男主,逼得擎天柱无法背负道德枷锁,只得现身了,留下男主的光辉形象在女儿面前得以保存。大领导身经百战,见过变形金刚无数,甚至一起对话合作过,普通的小喽啰哪里有这种经历,在他们心中,变形金刚充其量是个“it”。
这就是敏感度,大师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这里,敏感度源于经历和深厚的知识功底。
想要不普通,那就努力地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敏感度吧。而增加敏感度的途径就是,多经历,多积累。
2、用智能把握方向
前面我们说,天才关注了信号,忽略了噪音;而疯子关注了噪音,忽略了信号。如何区分,靠智能。所谓的智能就是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判断什么是重要的,选择那些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现在,世界上的信息数量正在以每天250兆字节的速度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还在增加,其中大部分的信息都只是噪音而已。而且,噪音的增长速度也远远大于信号的增长。于是,我们更容易被噪音捕获,更容易陷入主观的假设,在自己的逻辑自洽中,其乐融融。只要你想找,总能找到证明自己正确的例子,信息那么多,找个例子还不容易?
信号是真相,噪声让我们远离真相。如何从噪声中找到通向真相的道路,我们需要具体的方法。其中一个就是贝叶斯方法。
在认知科学领域,贝叶斯定律经常被大家解读为贝叶斯推算或者贝叶斯方法,说白了,就是我们的观点要随着事实发生改变。人类学习的模式不是单纯依靠数据的累积,而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判断。人会对周围事物有个基本的判断,不管对这个东西有多少认知。就像之前的一个玩笑,说,中国人看到一个活物,总是禁不住地想,这个东西能吃吗?怎么吃?
不论我们对一个事物了解不了解,我们都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很多时候这个判断是我们在潜意识中做出的,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然后,每次有新的信息进入的时候,自己就用这个新的信息验证自己之前的判断。如果判断可以解释新信息,那么好,判断的可信度提升,得到加强。如果不能解释,判断的可信度降低,减弱权重。就像小孩,无意中对你做了一个鬼脸,然后看你乐开了花,然后他就时不时地做给你看,直到你的反应没有那么强烈了。贝叶斯方法是人类儿童学习的主要方法。
贝叶斯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儿童的学习,也可以作为成年人的学习和一种思维模式。贝叶斯方法的本质和实践出真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通过反馈改进等等,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自动控制原理也是这样的。用输入值和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不断地调整。
贝叶斯方法是个面对真实世界的好办法。先了解一个基本的行动方法,比如可以找到的做某件事情的最佳实践,然后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建立自己的方法论,不断地循环,这就是一个PDCA的过程。核心点在于C,就是找到一个反馈的方法,自己干得到底对不对,好不好,哪里还有提高的地方。比如,作为培训师,每次培训完成之后,学员的反馈非常的重要,这是调整的依据。
贝叶斯方法是一种更新既有判断的方法,有两个要点:
要点一:有一个既有判断;
要点二:获得新信息,不断调整更新。
先干再更新。
这么说有点抽象,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用,举个例子就知道了。
比如,我第一次跟你见面,我不了解你,对你一无所知,但是我对人类有点了解。我先入为主的看法就是坏人和好人三七开,七分好三分坏。那我跟你打交道,我就假设你也是三七开,我们在一起聊了一个小时的天,我给你多打一分,就变成二八开了;我们共事了一年,我觉得你特别棒,就变成一九开了。
这里的关键在于,新的信息与之前的判断之间的解释关系。很多人,就算是新的信息来了,也会强行使用之前的判断对其进行合理化,于是并没有学到新知,反而加强了之前的判断。这就是复杂认知信念和简单认知信念的区别了。
这对我们的启发是:
首先,我们需要不断地打磨自己脑海中的概念,让其变得清晰、准确和必要。然后,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对自己诚实,这样当新的证据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深入的研究,找到本质,而不是焦虑、挫败、漠然,或者将其合理化。
3、从娃娃抓起
在西蒙顿的文章《如果你认为你是天才,那你就是疯子》中提到,在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多样性的经历可以提升人主动认知抑制解除的能力。这种后天习得的能力,更可控。这种方式更容易产生有杰出成就的人,而不是疯子。所以,主动地为孩子提供多样性的经历,比如去国外读书、转学、搬家,甚至经历苦难,都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敏感度。
想要增加创造性,我们需要认知抑制解除,可是,搞不好还有一半的可能性成为疯子。天才和疯子的区别在于,天才忽略噪声,从信息中提炼信号构建规律和模型,而疯子将噪声当成了信号,并且还从中找出了“规律”,构建了逻辑自洽的体系。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想要提高点创造性,同时又不想疯掉,那该怎么办?多经历,多积累,从而增加自己的敏感度;用贝叶斯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要不,就从娃娃抓起,给他/她一个多样性的成长环境。
参考:
1、Creativity and Psychopathology: A Shared Vulnerability Model Shelley H Carson, PhD
2、Creativity and psychopathology: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3、 If You Think You’re a Genius, You’re Crazy Dean Keith Simonton
4、https://study.com/academy/lesson/cognitive-inhibition-definition-example.html
5、《认知神经科学》第三版P477
6、《信号与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