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萧根胜《国瓷之光》研讨会【五】

3月30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河南省文学院、河南美术出版社、平顶山市委宣传部、中共郏县县委协办的萧根胜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与会近三十人的作家、评论家、陶瓷领域专家代表就这部作品各抒己见。

吕品昌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文学界、陶瓷界的同仁们大家好!我也是受少华几位同行的委托来参加这次会议,其实我对李国桢先生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我知道他大名鼎鼎,如雷贯耳。我虽然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但是我长期从事的雕塑专业,离陶瓷比较远,但是听说这个研讨会要召开,我觉得我还是应该来,所以我昨天晚上就来了。我是第一次拿到这本传记,刚刚从头到尾简单翻了一下,我觉得这50多万字的传记,萧根胜先生花了五六年的时间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今天终于出版了,我想这本书对于我们陶瓷大学,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以及对青年人的教育和培养都是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翻开的第一段就是谈他单位的问题,我看这里面谈到的很多都是跟轻工业部研究所有关系,其实现在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已经划归到了陶瓷大学名下,所以我今天来一方面要代表陶瓷大学,当然也要代表我们部陶研所,代表我本人对根胜同志表示真诚的感谢,能够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完成了这么一本巨著,对于李国桢先生这么深入的了解,其实也帮助我们陶瓷大学部陶研所做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填补了我们的空白。
刚才我说了其实我对他不了解,但是我通过昨天晚上和周少华的沟通,对他的成就感到非常的敬佩。他是我国著名的陶瓷科学家,同时对中国现代陶瓷的发展做过杰出的贡献。通过对这个传记初步的了解,我有几点看法。一是李国桢先生解放初期对中国陶瓷工业的总体布局以及建国瓷的制成,以及1978年中国陶瓷史,他是担任科学顾问,包括1956年对景德镇陶瓷全面科学提升、龙泉青瓷的恢复研究、温州精陶的研究、耀州窑青瓷的恢复,包括邯郸强化瓷的创烧,还有90年代对淄博特种陶瓷的指导等等,都证明了他是陶瓷领域的一位通才的学者,我看到他的一生长期奔波在陶瓷工业的第一线,最基层。看上去他是一个大家尊崇为“窑神”、大家,但是其实他就像一个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哪里缺什么就有李国桢的身影。我觉得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特别提倡的人才,很多卡脖子的人才,产业需要的人才,在最关键的时候能顶得上去的,我觉得这就是李国桢的精神,这也是我在陶瓷大学特别提倡。因为陶瓷大学是一个服务产业,我们的科学家、艺术家不能够解决产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科研攻关问题,就不称其为是一个学者、专家,所以李国桢先生这种精神,救火队长的角色,是我们作为陶瓷大学科研人员应该树立的一个榜样。所以我觉得这个方面可能对陶瓷大学,我想回去以后,我会要求我们所有的科研人员,对学者、对李国桢先生展开深入的研究,向李国桢先生表达敬意。
第二个方面中国陶瓷五千年历史,历代民窑、民瓷的科学实验和学术研究,李国桢先生倾注了全部的精力,涉猎非常广,各大民窑都由他亲自主持,从原料到加工、成形、装饰、窑炉、烧成、艺术加工等等都倾注了他的心力,所以他写过一本《中国名瓷工艺基础》,现在也是一个经典的陶瓷百科全书。这本著作是从李国桢先生去世拉开了序幕,一下子就让我感慨万千,这么一个大专家就是因为体制因素,去世之后却找不到一个单位来安葬,报销医疗费都无法解决。李国桢工作过的那么多单位都相互推诿,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我觉得非常悲哀,同时我也感到非常惭愧,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在这方面没有作为,我虽然那个时候不在景德镇,但是我觉得不应该。从这本著作的作品来看我觉得是很有思想性的,通过打动人的这些情感的构架和描述,我觉得作者是充满真情,有了很多的第一手资料,文字我看写的也很朴素,一目了然,把这个陶瓷科学家塑造的这么生动,作者倾注了很多的心血。所以我也是由衷的对萧根胜先生表达我的敬意和感谢。
王必胜
《人民日报》文艺部前副主任、评论家
收到这部大著才知道我们在陶瓷领域里面有这么一位科学家、实业家、艺术家,所以孤陋寡闻,因为是孤陋寡闻,所以看到这个大著一切都是很新鲜的,给我一种知识性、补课性的感受。《国瓷之光——李国桢传》这部作品给我我三个感觉,第一个是厚,厚不在于它的厚度,50万字的东西拿起来,很沉重,这本书不光是体量,还在于它丰富的内容,有的写细了,有的写透了,把人物也写活了,厚度不在于体量,在于思想的内涵和对历史的梳理,尤其是对陶瓷历史的梳理,很难在一本书里面能够勾勒出中国五种陶瓷官窑、民窑的历史发展,很难得。
另外一个是细,写作上面的细节、细腻,情感的细致都体现出来了,刚才大家也举了几个例子,引人为鉴,写出陶瓷产生的历史,这种细微事件刻画也很难得,也是作为一个纪实文学首要的东西。刚才说是报告文学吗?我觉得可以用纪实文学,因为传记很多都是纪实文学,不管说什么首先写得很细,细节的运用在于他采访得来的工夫。比如与艺术家的交往,这是这部著作的神来之笔,也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一个是何海霞,一个是石鲁,陕西画派西安画派的名家人物,当中写了他们之间的交往,把一个枯燥的科学家的人物写活了,我觉得这种细节让我们感觉到这么一部长篇的纪实文学不是那么容易的取得,没有经过刻苦的研究资料、采访是得不到的。
另外一个是写活了,尤其是李国桢文革期间的那些历史,敢于直面现实的东西,有时候我们写东西很容易把这些忽略,萧根胜在于他掌握这些材料,有这种自信,所以这个活的历史我们看到了不仅仅是一个人物,是整个中华文明传承当中,在文革中断裂期间的一个科学家,一个艺术家奋斗的精神。这种活是能够支撑50万字的作品,是让我们饶有兴趣的读下去的原因。
这部作品六年间访问200多人,里面可以点到的人物就有上百个,很不容易。这是李国桢首部传记吧,从我作为编辑的角度提一点不成熟的意见,第一怎么裁减细节和布局,具体来说,有一些重复的东西,可以稍微避免,有些可以一当十,删繁就简,这个工夫是最难得的,《巨人传》、《托尔斯泰》、《贝多芬》都不长,还有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也不长,体现了传记的精炼。这部著作里面,比如第136页,2015年9月25号星期一下午到北京阜外大街中国轻工业协会查资料,联系轻工业以后档案交给谁谁了,这一段增加了阅读冗长的感觉,不舍得割爱,但是李国桢这个人物是立体起来了,李国桢各方面的情感也很丰富、细腻,尤其在大的世界历史背景下,这么一位伟大的工匠、科学家、艺术家。这里面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李国桢先生用一根红线串起了中国陶瓷工艺几大重点陶瓷场地,这个很难得,谢谢。
萧立军
《中国作家》原副主编,评论家
读了《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之后我有一个最深切的感受,我觉得这个书确实写出李国桢是一个有家、有国、有情怀的人物,过去我们很少知道,要不看这本书真不知道我们居然有这么大的大师级的人物,像潘嘉庚因为80年代三峡之争的时候,我觉得李国桢和潘嘉庚都是一个等级的,都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大师级的人物。从建国以后轻工业部或者是轻工系统就不太重视我们自己的大师级人物的宣传,轻工业管的烟酒糖茶、瓷、盐等等一系列,从文化意义上来讲,这确实有很多很多大师级人物,但是并不为我们普通读者知道。就像陶瓷这个事情,咱也是个门外汉,也根本不了解,不看这本书根本不知道,等于这本书以人代史,是复兴陶瓷工艺的一个简史,当时我看的时候也琢磨,根胜写的时候又很纠结,又想按长篇报告文学的方式来结构,同时又摆脱不了传记的方式写法,因为这里边提到了许多的人物,包括李国桢的老师以及他带出来的学生,现在也都是顶级人物,他自己写的时候也挺纠结的。
但是总的来讲对李国桢这个人物心中有家,你看他那么困难的时候,对他的太太不离不弃,虽然是包办婚姻,但是人家没有放弃,他把他的太太从河南老家接过来,另外对他的大嫂和侄儿的接济,一直接济到文革的时候,这也相当不容易,这是有家;有国,他出国考察,到德国、美国看到了人家博物馆摆的瓷器,人家的名瓷没有中国人的份,他就感到很窝囊,所以这个人是家国情怀。他也有机会出国留洋,但是没有出去,他选择留在这个国家,这样的人物是非常非常值得我们敬佩。
萧根胜也确实把这个东西写出来了,他不仅写出来了,而且我觉得萧根胜他自己也是有家国情怀的一个人,他从铁道兵转业又进入政界,再从政界进入文坛,他前面写了一篇报告文学,这个也是从郏县走出来的大人物,他写的都是他熟悉的题材,从他创作的角度看,他现在虽然年龄说稍微了长了一点,但实际上正处于创作的盛年,我相信根胜还能写出更好的作品,谢谢。
 萧根胜长篇报告文学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研讨会相关内容将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