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邪风,遇它便止!一味药,止冷、止痛、止痒、止汗,风退人安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临床中药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学》、《中华药海》、《中医药学高级丛书·药理学》、《实用中药辞典》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记得小时候,我贴过门神。

祖辈人跟我讲,门神一贴,小鬼喊爹,吓得一溜烟地全跑了。

后来,我慢慢成年,开始有幸接触到中医学。

这才知道,中药里头,也有一尊门神。

它就是防风。

防风,防风,防一切风。

风邪不得了啊。中医所谓外感六淫当中,风邪是排在第一位的,号称百病之长。寒邪、湿邪、火热之邪,无不是在风邪的带领下,来侵害人体的。

因此,防住风邪,也就防住了这世间的一半病邪。

你说,防风算不算门神?

防风是什么?它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东北的防风最好,号称“关防风”。此外,还有河北的口防风、山东、唐山产的山防风,以及陕西的西防风等等。

防风作为药材,从《神农本草经》就开始了。那时候,人们说防风主“大风……恶风……风行周身”。到了《医宗金鉴》那里,古人对防风治风的作用有了明确的概括:“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

此外,也有人称防风是“风药之走卒”、“风药之润剂”。

总而言之,提到防风,我们的老祖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风邪。提到风邪,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防风。

我亲身感受到防风的能耐,还是在随师父到农村做医疗支援工作的时候。

有一回,冬天,我们从外头走访回来,当时没觉得什么,可到了晚上,我就感觉自己身上有点怕冷,脑袋沉痛,身上肌肉和骨头节发酸。我知道,我一定是感了风寒了。

这事儿可不好。发展下去,第二天没法干活了。

咋办?我把目光瞄向住处所存的防风身上。

好,晚上就靠它了。

我将防风取来10克,配上两根葱白,先煎取药汁。煎煮时间不长,开了以后不到20分钟即可,然后取出药汁来,煮大米粥。当天晚上吃完,啥也不干,上床睡觉。

你猜怎么样?第二天早晨起来,不适感完全消失。当然,这可能也和我当初身体好,年纪小,症状轻有关系。

为什么会这样啊?因为防风把风寒之邪挡住了,它是门神啊。

确切说,我当时得的很可能是风寒表证。风邪带着寒邪,郁滞在我的肌表、太阳经。经气不利、正邪相争,我就怕冷、发热、浑身酸痛。这个时候,防风可以帮忙。它性味辛温,入膀胱经,能祛风散寒。当然,它散寒之力弱,关键是能祛风。风邪见了它,掉头就跑,于是风退人安。在防风旁边配个葱白,加强散寒通阳之力,治疗效果更好。

防风不仅能治外感风寒,它还能治外感风湿。有些人,感冒之后,头痛头重,脑袋不清楚,好像裹着一块布一样,沉沉地压在脑袋上,另外肢体还酸沉,抬腿抬胳膊都费劲,腰疼腿疼肩膀疼。这个,就考虑外感风湿了。这个时候,可以用防风。防风祛风止痛,还能胜湿,是驱散风湿郁表的良药。羌活和防风放在一起,泡水代茶饮,就有一定治疗效果。

风热感冒的时候,也可以用防风。有的人感冒以后,嗓子疼、口渴、头痛、发热恶风,这个考虑是不是风热感冒。不过,这时候的防风,必须和其他药材搭配应用,比如薄荷、连翘等。单独用,不太合适。

还有一类人,给人的感觉身体特别弱,容易出汗,容易感冒,面色发白,舌淡。这个考虑是正气不足,外头的风邪见你就欺负,打开你的毛孔,让你的汗往外渗。这时候,你得培补正气,然后在体表安排一个门神,把盘踞在体表腠理的风邪赶出去。古方玉屏风散就干这个事儿。白术、黄芪扶正固表,防风在外头,充当门神,专门祛风散邪。

如此一看,防风似乎是专门治感冒的东西了,对付外头的风。其实不然。这个防风还能管人体里的风。

比如说,有些人,风湿之邪长期郁滞在筋骨,形成了风湿痹痛。这里头,风邪若相对严重,那就疼痛处不固定,今天这里疼,明天那里疼,就像有风在里头刮一样,说不定就刮到哪里去了。这就说明,咱体内风邪作乱,没说没管了。咋办?用防风。古代有个防风汤专门治这个病。秦艽、当归配上防风,就挺好。

当然,风湿病里头,湿邪严重的,患者表现为肢体重浊、沉重、屈伸不利、发胀发麻,或者寒邪严重的,患者表现为畏寒怕冷,疼痛剧烈,都可以用防风。只不过,这时候的防风往往需要配合其他药材一起应用,效果才好。

防风以其息风止痉之功,还能治疗破伤风。这个,我们一般人都接触不到,所以我就不说了。

还有,防风对于皮肤遭受风邪所导致的瘙痒、起疹子,有治疗效果。风疹别管属于风寒还是风热,都可以用。古代的消风散,就用到防风。当然,只凭防风自己,疗效是微弱的。它必须和其他药材配合使用,才可以。

所以你看,这个防风,凭借自己既能除外风,还能除内风的本事,在多个领域起到治疗作用。感冒后的畏寒怕冷畏风、风湿病导致的疼痛、风疹导致的瘙痒、风邪袭表使得腠理舒张导致的易汗,它都可以拿来应用。所以,中医才把它叫做“风药之走卒”。只要是治风,就带上它,准没错。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防风可以解热、镇痛、抑菌、抗病毒、消炎,这些都是以上药效的药理学依据。

说了半天,防风咋用呢?

一般来说,防风是取5到10克,水煎服的。防风作为“走卒之药”,往往是和各种药材搭配应用,见于各种古代方剂里。利用防风的简方便方,并不多。我把我知道的告诉你。

防风粥,就是本文开篇我提到的,用防风10克、葱白两根,水煎取药汁煮大米粥的方法,对外感风寒轻症,以及风湿痹痛轻症者有效。

同样是治疗风寒感冒轻症,紫苏叶9克、防风10克、川芎7克,生甘草4克,研成粗末,沸水冲泡代茶饮。这个办法也不错。此法还对因为吃了太多凉食,导致腹痛、便溏、怕冷、无汗的胃肠型感冒,有一定疗效。因为防风本身有止泻之效。

防风和葛根搭配起来,各5克,泡水代茶饮,对治疗外感风寒,头项疼痛、脖子酸紧等问题,很有帮助。

防风配羌活,一起泡水代茶饮,各6到9克,对于风湿病所致的关节疼痛、痛处游走,特别是病患在肢体上部的人,很不错。

防风、黄芪、白术,按照1:2:2的比例搭配,作为散剂,每次服用6到9克,这就是玉屏风散的做法,可以有效改善体虚、爱冒汗、爱感冒的现象。

苍术、防风、甘草,按照2:2:1 的比例搭配,研成粗末,加生姜和葱白一起水煎服,对内伤生冷、外感风寒、无汗的人管用。夏天开空调,吃冰镇西瓜,结果不慎感冒的人,容易犯这个病。

防风还有很多别的用法,我受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多说了。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多参考一些中药学专著。你会发现,以防风为主组成的古方,数不胜数。

防风这个药,一般认为是无毒的,按照常规用量临床运用,很少见到不良反应。只不过,目前偶尔有用防风过敏的例子,主要表现是消化道反应、起疹子、出冷汗等。所以,过敏体质者要慎用防风。另外,防风虽然相对药性柔和,但毕竟偏辛温,所以阴虚火旺、血虚、气虚的人,要慎用或者禁用。

好了,关于防风这个“门神”药,我就给你说这么多吧。总之,你记住,看到防风,就去想风邪。外风、内风,它都管。皮肤之风、筋骨之风,它都治。风寒、风湿、风热,它都应对。它是大自然赐给我们人的一名带刀护卫。我们应该学会如何理解它、应用它。

世间邪风,见它就止。防风,中药世界里的侠之大者。

全文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