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草木间,悠然滋味长
微刊第331期
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把玩汉字了。人在草木间,便构建了一个意味悠长的茶字。
草木是为人师,历来倍受文人墨客喜欢。
陶渊明爱菊,因菊在秋日傲霜绽放;周敦颐爱莲,因莲出淤泥而不染。毛泽东喜梅,因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柳宗元咏柳,因柳有曼长披拂,碧玉般鲜美的枝条点缀了刚刚开始的春天……自然界里的草木,吸取天地间精华,涵养的各种秉性,与人可以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人与草木为伍,草木的风骨,影响着人,指引着人。看看,女性多以花,梅,莲,萍,莉等为名,男性则有松,竹,树等为名。草木为师的痕迹比比皆是。
人在草木间,安居,乐业。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从古到今,无论乡村还是城市,人居之处,必定栽植着花草树木的。养眼,环保,健康。
每逢节假日,草木丰盛的景区爆满。人在草木间,心如脱兔,无挂无碍啊。蹲下身去欣赏一株小草,一朵小花,对着它们说话,仿佛遇见了知己。因为草儿,花儿,不会恼,不会泄露你的秘密。尤其是你看得久了,你会被草木的大美无言感染,山崖石缝里有它们,幽谷山溪旁有它们,土地丰饶处有它们,干涸贫瘠处也有它们。它们的脚步随着天地延展。扶摇大风中,泥土是故乡。于是,你就想,向草木学习吧,随遇而安,处世淡然,才是天长地久。
清明前,远在浙江的好友在微信群里说,她要去茶园采茶了,采明前茶,并且说要亲手炒制。一时间,引得好茶的友们羡慕不已。都说明前茶,是茶中极品,亲手摘,亲手炒制的茶,就是极品中的极品。有人甚至约定,要好友回新疆时,一定带回这亲手采制的明前茶,约在一起品尝一下。
我与几个好友都喜欢茶,常常约在一起去小城那个叫“大益茶庄”的雅室一聚。豪爽的宇,总是做东买单。这次疫情缓解,宣布解封没有几日,宇又在群里约,要到茶室一叙宅了四五十天的体验感受。一向爽快的冯小妹却兜头浇了瓢凉水:还是先忍忍吧,才解封呢。急什么!是的,急什么呢?性急的人,是不会把盏饮茶了,得去和一伙人饮酒。
好友华,是我所认识的茶友中的顶尖人物。每每见到好茶,都会两眼放光,一定要买一点尝尝。不过她的好茶从来都不用来独饮。她总是在朋友来了,拿出来冲泡品味,她说,好茶,需要和朋友一起品味,才不辜负其中好滋味啊。
提起茶,不得不提陆羽和他的那本著作《茶经》。
经过这个新冠病毒制造的魔幻的春天,我对《茶经·六之饮》提到的“茶有九难”特别有感觉。
原文如下:“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
这意思是说,茶有九难:一是制造,二是识别,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质,六是炙烤,七是捣碎,八是烤煮,九是品饮。
想想我们历经的人生,不就是如茶吗?
都说茶禅一味,我很赞同。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前些年到云南游玩,有幸感受过一次茶道。身着民族服装的白族女子,姿态安闲,洗茶,冲泡,封壶,分杯,分壶,奉茶,闻香,品茗。我得到三小杯茶。被要求用三指捏着茶杯,三口慢慢啜饮,完成品茶。先是一杯苦茶,接着是一杯甜茶,最后一杯清淡有味。
表演茶艺的女子说,这就是人生三道茶,体会人生三重境界。苦茶,人生逆境,人生立足创业阶段,这个阶段,苦涩滋味是煎熬,是考验。这让你体会到生活的原汁原味。甜茶,人生顺境。人生收获阶段。痛苦的付出有了回报,生活的快意蕴含其间。清淡的茶,人生淡泊之境。此阶段,人已经有了丰厚的阅历,成功来过,失败来过,执着之心淡然,只慢慢回味个中滋味。宠辱不惊,淡泊安然。
人在草木间。品味三个构成茶字的元素部件,想起母亲和母亲的药茶了。
小时候,随母亲到山野割猪草,总看见她顺带采下一些草叶,问她有什么用,她总是不直接回答,而是一样一样地教我认识,这像猪耳朵一样的草叶,是车前草,这细细高高杆儿如竹节似的草,是益母草。然后才说车前草,利尿消炎,益母草,可以治女子小腹阴冷疼痛。
真的这么神奇吗?不谙世事的我,那时还不能够相信,不是医生的母亲,会知道这些。后来,母亲用车前草治好了自己的尿路感染,用益母草调理好了我冷痛的小腹,我笃信和爱上了这些草药茶。
如今,母亲已经远去了,那日清理置放闲物的柜子,发现遗忘在角落里的一包东西,打开一看:是母亲晒制的蒲公英茶。
泪光里,我仿佛看到身形瘦瘦的母亲,提着篮子,正在春天的山野弯腰采挖草药的影像,看到她把蒲公英一遍遍淘洗干净,然后用小剪刀将蒲公英的叶子细心地剪成碎片,晾晒在太阳底下的情景。茶在,制茶的母亲隐没在远方,我再也寻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