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捡漏神话!1500元买来,专家却说是赝品,机构:600万卖我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深厚绵长的华夏文明,从未间断过。随着历史的变迁,很多奇珍异宝、书法字画、器皿饰物,都散落在民间。

然而,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有些文物是禁止个人买卖的,应该归国家所有。当然在民间有个别古文物是可以进行交易的,只是数量非常少,大多数能交易的都是以书法字画为主。

2万仿造金缕玉衣,蒙混过关,专家评估24亿

在古代时期,玉器一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的内涵丰富。古人常说玉能养人,很多达官贵族去世后,都会用玉器作为陪葬物品。

在史书中记载,汉代的帝王在下葬的时候都会用“珠襦玉匣”用金线连接如同铠甲一般穿在身上,所以才有了考古历史上享誉世界的“金缕玉衣”。 在我国考古历史中“金缕玉衣”可以说是最为珍贵的文物,历史价值极高。

因此,有很多人都抓住了这一点,想从中牟取暴利。其中一位叫谢荣根的收藏者,就是当时获取暴利者。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谢荣根就已经是富豪了,然而他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投入到了新的项目中,没过多久,他这个项目失败了,谢荣根欠下很大外债,他需要很大的资金链去还债,走投无路之下,谢荣根想到了银行的贷款业务。

为了骗取银行的信任,谢荣根想到了造假。利用自己所学到的文物知识,花2万元造假了一件金缕玉衣,谢荣根还特意找到前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玉器文物专家杨伯达等五位专家进行鉴定,这些专家们经过所谓的仔细“鉴定完毕”后便立刻书写文物鉴定证书,对外称这个文物价值24亿元。

就这样,谢荣根拿到鉴定证书之后带着这件造假文物来到银行作为抵押骗走了银行7亿元的人民币。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谢荣根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1500块钱捡的漏,机构愿花600万购买

在收藏界中只有少数专家会做着违心的事情,把一些文物鉴定为赝品,当然大部分专家还是正直善良实事求是的,不过因为专业限定的原因,他们也有失误的时候。

比如当年的一本《金刚经》,由于专家的失误就直接被鉴定为赝品,在2005年的时候,寺庙里的开销有限,买香油钱不够,为了维持生计,和尚们陆陆续续把寺庙中的一些古物书籍在网上售出。

在众多古物书籍中,其中一本《金刚经》几经周转后,被一个小贩子用1500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位收藏家。对于收藏家来说,从商贩中买来一些古物书籍,装饰玩物等等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这位收藏家也没有当回事。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有一期电视节目很火热,专门对古董鉴定,在节目中一些古物专家也表示:“不少中国佛经都是从古代印度中传入的,真品的收藏价值极高。不过对于一些赝品,是没有什么收藏价值的。”

对于专家说的话,这位收藏爱好者也没有在意,1500块钱买的《

金刚经》既然是赝品也无所谓,就当是自己买个教训。当时这位收藏者没有着急把它扔掉,毕竟是花钱买的,反而是将其转手出售。

一位郭先生得知这个消息后,表示愿意花2万购买,这位收藏者一听,当初自己花1500块钱买回来的,不管怎样现在能卖到2万,不赔反而还赚了,对于这种赝品也没有收藏价值,思来想去后,这位收藏者果断将这本古籍出售掉。

作为广东省中山图书馆馆长李昭泽先生听闻这件事后,表示愿意以160万的价格购买此书,与此同时一家海外收藏机构直接表示愿意以600万的天价购买。

郭先生认为,既然这本书是咱们中国的古籍,应该留在中国,不能让它流失海外,于是郭先生果断拒绝,他心想当初是自己花2万块钱捡漏买回来的,能卖到160万,何乐而不为呢?于是郭先生把这本书卖给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馆长李昭泽先生。

不过,通过这些事我们知道,在搞收藏古玩中,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鉴宝专家也是人也有失误的时候,收藏者要真的想鉴定一件文物,光是看专家的鉴定还不行,还得通过一些仪器、专业机构的鉴定才行,否则很容易会被“假专家”欺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