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是中国君臣关系史上有名的佳话。但是,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帝,因为一个从没有见过面的小人物,其所提及的有关国家治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让自己十分欣赏,因而四次派使者前去催促,让他赶紧来见自己的。这皇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五(公元631年),唐太宗下令要求百官上书讨论国家大政方针的得失。当时,在朝廷中任中郎将的常何家有一位叫马周的宾客(应该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客),为常何写了一份奏折,陈述了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二十多件事情。结果奏折呈上后,事事都合唐太宗的心意。唐太宗十分奇怪常何会有这样的才能,便问常何,常何如实回答了。唐太宗当天就要召见马周,甚至还因为马周没有能够及时赶到,派使者一连催促了四次。马周来了,唐太宗与他的交谈十分高兴,随即把他安置在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的机构),后来又升迁到中书舍人(掌管诏令,参与机密,决断政务的朝廷重臣)的位置上。此事见之于唐人吴兢的《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故事中的马周,后来在官场上一路顺风,于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升任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身兼朝廷和东宫的官职,为贞观年间的政治改良,乃至“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然,这其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唐太宗的求贤若渴与用人的不拘一格:他原本不认识马周,甚至此前听都没听说过,仅仅乎马周代常何所写的那份奏折十分中肯,让他发现了其中的价值,他便一再派人催促马周赶紧入宫。作为皇帝,国家的最高统帅,日理万机。而要让这千头万绪变得有条不紊,最为重要的不是他自己夙兴夜寐,而是选好人、用好人。因为一个即便是三头六臂,即便是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鉴于整一个国家从上到下大大小小的事儿不胜枚举,所以,他也一定忙不过来。因此,把适当的事交给适当的人去处理,不只可以让事情处理得更加及时、更加妥帖,也可以把他从繁冗的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处理大事、要事,突出重点与保证重点。因此,唐太宗这种做法无疑是十分明智的,并且也是他在位期间,能够把国家由混乱导向安定,让国家日益富强,史家们一致把他归于“明君”之列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后人大都在提到马周的时候,都说他是十分幸运的。而在我看来,他的幸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太宗善于发现人才与任用人才。或者说,尽管马周确实在非常机敏善于应对,可假如他不是生在唐朝,而是在别的某个朝代,他那份代常何上奏的奏折不是被唐太宗看到了,而是不幸地落在了某个昏庸、贪图享乐的皇帝之手,那么,结局是不是可能是另一个?比如说,奏折如石沉大海,而他马周还依然是常何家中不甚起眼的宾客?因此我们说,古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论断真的很了不得。故此,唐太宗求贤若渴,“四度遣使”催促马周赶紧进宫与之一见的故事,细细品味,真的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