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森||清代宁武府八景之一的鸾桥烟虹

清代宁武府八景之一的鸾桥烟虹

文/王树森

在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宁武府志》里,刻印着这样一首诗词:

山桥危岩下, 桂础㔉云足。

炊烟屋上来, 缕缕与石触。

人语谷传声, 高下远相读。

灌木荫原田, 荡漾层消绿。

驱车此中行, 傲吏差不俗。

主伯偕亚旅, 浥露耕朝旭。

遥见烟饷人, 历历沿溪曲。

这首五言诗,是清乾隆年间宁武府知府魏元枢于1741年至1748年间,道经宁武鸾桥村所作。

诗词描绘的,正是宁武县东寨镇鸾桥村附近的田园风光:

阳光明媚的暮春早晨,勤劳的上鸾桥和下鸾桥村民正在繁忙耕作。耕罢几亩莜麦,鞭声响处,肥壮的黄牛迈着沉稳的步子,向潺潺流淌的溪边走来,农人们展望着丰收晚景,山川里撒满了他们的欢歌笑语。此刻,妇人们正在生火造饭,一幢幢农舍炊烟袅袅。青烟直上,触及村后峻峭的山岩,那青烟便弯转回来。于是,奇观出现了。

上鸾桥村和下鸾桥村农舍屋顶升起的炊烟,由于当地特定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空气流向,自然汇合,成为两条弧形的“烟带”。这两股“烟带”向着两村间的空中移去,衔接起来,成为一道连接两村的空中烟虹。朝阳的光辉自东天射来,那烟虹放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如同雨后的彩虹美丽迷人。人们命名此景为“鸾桥烟虹”。

至于“鸾桥”二字的由来,则也要从烟虹上去寻找根源。原来,当烟虹形成之际,蓝天上朵朵白云轻飘而过,烟虹在漫山遍野的葱绿灌木和田禾映衬下,更加色彩斑烂。此刻,如果观者置身远处山岗眺望烟虹,便见那烟虹就像空中彩桥,如同两只媲美的凤凰一般,各自翩翩地舞动着美丽的尾羽,渐将尾羽连接在一起,绚丽多彩,美艳异常。

鸾,本是凤凰的一种。我们聪明智慧的祖先,因景命名,便将造成烟虹奇观的两个相邻村庄,分别命名为上、下鸾桥。这便是鸾桥烟虹的全部秘密。

鸾桥烟虹曾经是清代宁武府“八景”之一,但在现代早已难以见到了。究其根源,是因为烟虹原本因当时当地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小气候而生成。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改造,新兴建筑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提高,原有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而农家历来造饭取暖必备的炉灶和土炕,也多被电暖取代。炊烟无踪,环境已变,是故鸾桥烟虹也就再难出现了。

(本文发表于《科学之友》1983年第一期)

作者简介

王树森:山西省宁武关人,1946年生。中共党员,中国作协、山西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历任小学和中师语文、音乐教师、文工团编导兼演奏员、宣传文化干事、县委办副主任、党史县志办主任主编、文联主席等。从事文艺工作50多年,创作出版各类作品600余篇(部),总约1千余万字。成书著作有《兵变》《隋杨泪》《阎锡山这个人》《山西王阎锡山》《冈村宁茨受审记》《血溅中山陵》《履踪瞻絮》《忻州历史文化丛书·方舆概略》《人民艺术家张美兰》,个人作品全集《王树森作品大系》(共30册)及地区文工团专著《忻文诗画》等36部,主编出版亘古第一部《宁武县志》。作品体裁涉及长、中、短篇小说,散文,传记,报告文学,戏曲,纪实和文史专著等多种领域;分别发表或出版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八一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香港天马图书公司,及国内相关文学艺术报刊。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心灵之窗

*王树森||晋山之祖——管涔山

*王树森||翰墨丹青凝初心 ——序·史载彥先生书法作品集

*王树森||《真实  严谨  诗意的〈宋耀如·父亲〉》 ——导演朱正和她的电视剧创作

*王树森||《民歌二人台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张美兰》 赠阅版之“序”和“跋”

*王树森||“文革”初期的忻县地区文工团

*王树森||旅游光影——保护珍禽褐马鸡

*王树森||在南华门东四条的日子里

*霍泛   王树森||文旅光影—— 管涔览胜

*王树森||文旅光影:情洒管涔 ——记管涔山旅游的前期开拓者霍泛同志等

*王树森||党史星火:《红色教育家贾绍谊》——记原五寨师范党委书记贾绍谊

*王树森||党史星火——《走向光明的傅作义将军》

*王树森||党史星火——王震给烈士撰碑文

*王树森||远足长城外的定旅蒙商

*王树森||忻州的古代邮驿和烽火台

*王树森||李自成倒取宁武关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0)

相关推荐

  • “宁武八景”之《四悬美宁》

    (山西忻州宁武"悬空村"--摄影:晋中张宏睿先生) * "藏头诗(外四首)" <四悬美宁> 张湘晋 四季引八荒 悬景弛而张 美村棺寺栈 宁武好地方 ...

  • 祁东县古八景诗​

    作者简介 彭庵酩,字子渊,号岩溪,湖南祁东县人,大学文化,涉猎旧体诗词和篆刻艺术四十余年,兼善琢制石砚.刻铜刻竹,亦好字画骨董.著有<问觉堂印草>.<古良轩印谱>.<问觉 ...

  • 王树森||宁武管涔山天池

    天池古称祁莲池.祁莲泊,俗名"母海",与被称为"公海"的元池相对应.唐代曾在此设立牧监,为朝廷饲牧军马,故又称马营海. 天池位于宁武县城西南20千米海拔1954 ...

  • 王树森||宁武的杀戮记忆之十一 祭灵和悔罪

    根据采访调查线索,摄制组拟订的拍摄计划,是奥村和一沿着当年遇害中国煤矿警被押赴屠场的路线,边走边讲述,一路步行至日军杀人场地,在那里作详细讲述,摄像师全程摄录. 5月29日早8时,笔者陪同奥村和一从原 ...

  • 王树森||宁武的杀戮记忆之十 屠场和红部

    这是一块堆满垃圾和瓦砾的闲置空地,它的北边紧靠县城北墙和东墙的拐角处,南.西两侧已被新建的民居包围.东城墙向南延伸的一条小巷两侧,均为现代民居.小巷由北向南倾斜下行,刚好通过鼓楼的北洞门口. 奥村和一 ...

  • 王树森||宁武的杀戮记忆之九 追寻屠杀现场

    几乎所有的证词,都把日军当年施暴的场地指向了文昌庙和文庙空地,摄制组决定当日下午前往拍摄. 但是,文昌庙和文庙的确切地址究竟在什么位置?却成了一大谜团.原来,宁武县城作为清代宁武府.县两级官衙驻地,城 ...

  • 王树森|| 宁武的杀戮记忆之八 再寻见证者

    晚上,摄制组就餐于宁武县宾馆.席间,奥村和一再次谈到他对那次屠杀事件的感受.他说:"当时,我确实并不知道这些被杀的人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被杀?但长官逼令我们杀人,我执行了命令.我已 ...

  • 王树森||宁武的杀戮记忆之七 两位知情老者

    离开宁武中学校门,凭着奥村和一的隐约记忆,笔者随带摄制组拐进学校旁边一条背僻的小巷.奥村记得:当时他作为一名士兵,随日军大队押解中国矿警们,就是从这条小巷走上城北山包的.但后来的深入采访证明,奥村的记 ...

  • 王树森||宁武的杀戮记忆 寻找屠场

    寻找当年日军施暴现场,向被其加害而死难的中国人谢罪,是奥村和一多年的夙愿.为了这一目的,为了实现他离华归国后五十多年后的再次中国之旅,奥村和一筹措已久.为了摄制<蚂蚁的兵队>,他拿出了自己 ...

  • 王树森||宁武的杀戮记忆之五 榆树坪血案

    1945年春,侵华日军败局已定.但法西斯困兽犹斗,疯狂反扑. 这年阴历正月初五,侵华日军北支方面第一军所属的驻宁武县城红部出动重兵,将有迹象表明与我抗日地方武装取得联系的宁武榆树坪炮台包围. 榆树坪村 ...

  • 王树森||宁武的杀戮记忆之四 奥村自白

    在我讲述如上日军暴行之际,日方摄制组人员全都屏息静听,进行笔录和摄像,不时插问相关细节.在对日军暴行同样表示愤慨之余,这些对华友好的日本反战人士反复表明:他们此番前来,正是要寻找当年日军在华暴行的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