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序

作者: 林语堂
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她并非最美丽,因为这书的作者,她的丈夫,并没有这样推崇;但是谁能否认她是最可爱的女人?她只是我们有时在朋友家中遇见的有风韵的丽人,因与其夫伉俪情笃令人尽绝倾慕之念,我们只觉得世上有这样的女人是一件可喜的事,只顾认她是朋友之妻,可以出入其家,可以不邀自来吃午饭,或者当她与她丈夫促膝畅谈书画文学腐乳卤瓜之时,你们打瞌睡,她可以来放一条毛毡把你的脚腿盖上。也许古今各代都有这种女人,不过在芸身上,我们似乎看见这样贤达的美德特别齐全,一生中不可多得。你想谁不愿意和她夫妇,背着翁姑,偷往太湖,看她观玩洋洋万顷的湖水,而叹天地宽,或者同到万年桥去赏月?而且假使她生在英国,谁不愿意陪她参观伦敦博物院,看她狂喜坠泪玩摩中世纪的彩金抄本?  因此,我说她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因为确有其人)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并非故甚其辞。  她的一生,正可引用苏东坡的诗句,说她是“事如春梦了无痕”,要不是这书得偶然保存,我们今日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女人生在世上,饱尝过闺房之乐和坎坷之愁。我现在把她的故事翻译出来,不过因为这故事应该叫世界知道;一方面以流传她的芳名,又一方面,因为我在这两小无猜的夫妇简朴生活中,看她们追求美丽,看她们穷困潦倒,遭到不如意事的磨折,受奸佞小人的欺负,同时一意求享浮生半日闲的清福,却又怕遭神明的忌——在这故事中我仿佛看到中国处世哲学的精华在两位恰巧成为夫妇的生平上表现出来。两位平常的雅人,在世上并没有特殊的建树,只是欣赏宇宙间的良辰美景,山林泉石,同几位知心友过他们恬淡自适的生活——蹭蹬不遂,而仍不改其乐。  他们太驯良了,所以不会成功,因为他们两位旷达胸怀,澹泊名利,与世无争,而他们的遭父母放逐,也不能算他们的错,反而值得我们同情。这悲剧之发生,不过由于芸知书识字,由于她太爱美至于不懂得爱美有什么罪过。因她只是识字的媳妇,所以她得替她的婆婆写信给在外想娶妾的公公,而且她见了一位歌伎简直发痴,暗中替她的丈夫撮合娶为簉室,后来为强者所夺,因而生起大病。在这地方,我们看见她的爱美的天性与这现实的冲突——一种根本的虽然是出于天真的冲突。这冲突在她于神诞之夜,女扮男装,赴会观“花照”,也可以看出。一个女人打扮男装或是倾心于一个歌伎是不道德吗?如果是,她全不晓得。她只思慕要看见,要知道,人生世上的美丽景物,那些中国古代守礼的妇女向来所看不到的景物。也是由于这艺术上本无罪而道德上犯礼法的衷怀,使她想要游遍天下名山——那些年青守礼妇女不便访游,而她愿意留待“鬓斑”之时去访游的名山。但是这些山她没看到,因为她已经看见一位风流蕴籍的歌伎,而这已十分犯礼法,足使她的公公认为她是痴情少妇,把她逐出家庭,而她从此半生须颠倒于穷困之中,没有清闲也没有钱可以享游山之乐。  这是否她的丈夫沉复,把她描写过实?我觉得不然,读者读本书后必与我同意。他不曾存意粉饰芸或他自己的缺点。我们看见这书的作者自身也表示那种爱美爱真的精神和那中国文化最特色的恬淡自适和知足常乐的天性。我不免暗想,这位平常的寒士是怎样一个人,能引起他太太这样纯洁的爱,而且能不负此爱,把它写成古今中外文学中最温柔细腻闺房之乐的记载。三白,三白,魂无恙否?他的祖坟在苏州郊外福寿山,倘使我们有幸,或者尚可找到。果能如愿,我想备点香花鲜果,供奉跪拜祷祝于这两位清魂之前,也没什么罪过。在他们坟前,我要低吟maurice pavel的“pavane”,哀思凄楚,缠绵悱侧,而归于和美静娴,或是长啸masscnet的“melodie”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悠扬而不流于激越。因为在他们之前,我们的心气也谦和了,不是对伟大者,是对卑弱者起谦恭畏敬,因为我相信淳朴恬适自甘的生活(如芸所说“布衣菜食,可乐终身的生活),是宇宙间最美丽的东西。在我翻阅重读这本小册时,每每不期然想到这安乐的问题。在未得安乐的人,求之而不可得,在已得安乐之人,又不知其来之所自。读了沉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这安乐,我想,很象一个无罪下狱的人心地之泰然,也就是心灵已战胜了肉身。因为这个缘故,我想对这对伉俪的生活是最悲惨,而同时是最活泼快乐的生活——那种善处忧患的活泼快乐。  这本书原名是《浮生六记》,现在只存四记(典出李白“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句)。其体裁特别,以一自传的故事,兼谈生活艺术、闲情逸趣、山水景色、文评艺评等。现在的四记本系杨引传在冷摊上所发现,于1877年首先刊行。依书中自述,作者生于1763年,而第四记之写作必在1808年之后。杨的妹婿王韬(韬园),颇具文名,曾于幼时看见这书,所以这书,在1810年至1830年间当流行于姑苏。由管贻萼的诗及现存回目,我们知道第五章是记他在琉球的经历,而第六章是记作者对养生之道的感想。我在猜想,在苏州家藏或旧书铺一定还有一本全书,倘若有这福分,或可给我们发现。  廿四年五月廿四日,龙溪林语堂序于上海
(0)

相关推荐

  • 【望安山文学】星洲||浮生语夏(习作朗诵)

    浮生语夏 作者:星   洲 朗诵:星   洲     主编:非   鱼 浓墨山水如画舒卷 浅意云霞似锦微皱 蓝玛瑙如海倒扣 绿丛间蜂蝶翩翩 世界借我之手 问候夏天 课毕放学归 奔向操场汗淋漓 急急匆匆 ...

  • 散文||浮生过半 淡享中年

    浮生过半  淡享中年 吴海燕||江苏 人到中年,无需闹铃.当楼上传来提踏脚步声,男人就会醒来.五点半,时间还早,但他已经习惯早醒,翻看一下手机今天的备忘,开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这栋楼开始苏醒,这座城市 ...

  • 生命中最精彩的秋光水色 ——翰墨诗林散文集《暗夜笔记》序

    百 荷 书 房 baihezongying6789  生命中最精彩的秋光水色 --翰墨诗林散文集<暗夜笔记>序  文// 郝秀琴 从电脑前站起来,推开窗户,我慢慢感受冬的暖意,思维随着清冽 ...

  • 《浮生六记》的沈复,就是个精致的渣男+窝囊废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8分钟 <浮生六记>的沈复, 就是个精致的渣男+窝囊废 文/晏凌羊  01  <浮生六记>这本书,想必大家都听过吧? 它是一本专门 ...

  • 书畅:《安乐,我的母校!》

    " 畅会琴,笔名:书畅.慧勤等,祖籍陕西三原县人.现居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退休职工.本人从小喜爱文学,曾在<新疆都市消费晨报>和<乌鲁木齐晚报>上发表过数十篇散文. ...

  • 浮生六记|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

    人间最寻常的,莫过于在一蔬一饭.闲情逸趣间,暖人心脾,抚慰人心,平淡中便有了真滋味 01 晚清"小红楼" 昨天晚上,是我们"幸福妈妈读书群"的例行读书时间,我们 ...

  • 狂草《李青莲序》终于用楷书注释好了,收藏吧!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  .诗亦别 ...

  • 赵孟頫书法长卷《归去来并序》神韵俱足,笔精墨妙,神气充足

    为什么赵孟頫的字能够成为经典? 为什么赵孟頫能够成为一代书法大家,看他的字,不难看出字的熟练和韵味. 以行书为主,间以草法,字字遒逸神韵俱足,笔精墨妙,神气充足. 赵孟頫,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 ...

  • 《长白山赋》并序 吴兆骞

    <长白山赋>是清代吴兆骞创作的赋作品,出自<秋笳集>. 长白山者,盖东方之乔岳也.晋臣袁宏有言曰:东方,万物之所始.山岳,神灵之所宅.我国家肇基震域,诞抚乾图,景历万年,鸿规四 ...

  • 农 村 殡 葬 仪 式 及 程 序

    第一篇:农 村 殡 葬 仪 式 及 程 序 农 村 殡 葬 仪 式 及 程 序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整理) 第一,上床. 需将正房明间整理好,将明间内的缸.柜和锅上一切用具等各种物品全部清出. 在明间中 ...

  • 《序卦传》的文字很少,却能帮助我们快速读懂《易经》的六十四卦

    <易经>一共有六十四卦,分为上经和下经,但却不是简单粗暴地拦腰砍断,而是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这就难免让人疑惑了,为什么要这么划分呢? 其实,不仅在划分上不能一分为二,整个<易经 ...

  • 学术|董炳月:鲁迅佚文《刺时(并序)》考释

    众所周知,鲁迅留学日本之初.在弘文学院就读时,与<浙江潮>杂志关系密切.<浙江潮>月刊为浙江留日同乡会会刊,1903年2月17日发行第一期,1904年年初发行至第十期停刊.该刊 ...

  • 高考英语3500词(乱序版) 考前再过一遍! 高一高二提前背(可打印)

    词汇,无疑是高考英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每位高中生,对词汇的掌握和记忆都不该有丝毫懈怠.3500词版本很多,今天为同学们整理了乱序版.一定要收藏起来好好学.好好记哦! 注意:如需本资料,可保存图片格式打 ...

  • 古籍《青囊序》-刘伯武珍藏

    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对不同. 先看金龙动不动,次察血脉认来龙: 龙分两片阴阳取,水对三叉细认踪, 江南龙来江北望,江西龙去望江东: 是以圣人卜河洛, 涧二水交华嵩, 相其阴阳观流泉,卜年卜世宅都宫 ...

  • 大鹏赋·并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大鹏赋·并序李白[唐代]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