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那些亲情,其实不曾远离——思依记行
思依记行
思依,有大舅的家,而母亲前来登门拜望大舅,最近的一次却已经是二十年前。
这是一个邻近古城阆中的乡镇,自古城出发向西,沿省道302线逶迤行车29公里,就能抵达。这里山峭风急、十年九旱,被称为“小西藏”。
我一直觉得“思依”这个名字很美,但了解其具体来历,却觉得凄楚。相传蜀汉张飞被奸人所害,头埋云阳、身葬阆中后,夫人夏侯氏含愤成疾。灿仙皇后(张飞之女,嫁后主刘禅)听说母亲得病,从成都启程到阆中探亲。不料刚到阆中,成都却传来紧急驿报:“成都失守,后主刘禅已投降了邓艾。”这一消息,使张皇后肝胆欲裂、痛不欲生。悲愤之中她将所穿的袍服脱下,撕成了碎片,发誓与国家共存亡,故此山被后人叫做“撕衣山”,也就是如今的思依山。
大舅本是桃园人,入赘到大舅娘老家所在地的思依。在我的记忆里,大舅是一个思维活跃、见识广博的农民。我在就读小学三四年级时,大舅就送了我半本文言文繁体字竖版的《聊斋志异》,说是半本,是因为只有上册。这本古老的书让我翻了很多遍字典,才囫囵吞枣地基本读懂了大概内容,这大约也算是我接触古文的第一本书吧。大舅也是一个手艺人,会石匠手艺。在他的手中,山上的岩石能被裁切成型,或为石条,或是石板,然后被作者成为各种造型的石头器具。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舅打造的猪食槽。这是养猪必备的专门器具,石条制作,长约一米,宽约一尺,中间掏空,上宽下窄,是盛放猪食的器具。据说,手艺上乘的猪食槽,猪儿喜欢吃食,又不至于损坏。老人说,猪儿一旦不喜欢吃食,就会多动,最典型的行为就是喜欢拱食槽,将其严重移位以及翻滚,直到损坏。二经大舅手工做出的猪食槽,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这些器材,都会符合猪儿的需求,增加其食欲。因为大舅有石匠手艺,这就成了他除了务农外的重要收入。周围群众修房造屋,都会请他去做工。
而随着大舅两个女儿的长大,家里已经明显住不下了。短时间内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修建新的房屋,他们就搬到了条件更好的舅娘娘家所在地的思依,那边离场镇很近,房屋宽裕。大舅在为我们家制作了最后一个猪食槽后,就真正搬家了。当年,一辆货车,就让他们的家发生了地域上的改变。
二十年前,母亲因为眼疾,遍访名医救治,居然打听到了思依的一个医生,于是就顺道看望了大舅一家。回来告诉我,大舅他们一家住的是土胚房,墙壁是草筋泥,但他们家离场镇很近,房屋很宽,土地也比较多,条件比原来好。二十年来,尽管经常通电话联系,但少于见面。直到去年,外公突然病重,母亲的几个兄弟姊妹聚集。大舅专程打车从思依赶来探望外公。言谈间,彼此才觉察到居然已经二十年没有去过他们家了,再得知大舅娘双膝骨折增生,行动困难。大舅拿出的打算给外公治病的那本存折上为数不多的钱,却是他们家现有的全部积蓄。大舅已经六十多岁了,就在附近的一个砖厂打小工,每天几十元的工资,他居然比较知足……知道这些消息后,母亲非常伤感,于是决定要我抽时间带她去大舅家走一次,最好能和二舅他们一起。
大年初三,表哥就带着二舅前往了大舅家。大年初四,我一大早为一位朋友儿子的婚礼送好了礼金,就带着父母出发。经过大约一百五十公里的驰骋,终于到达思依。
这是一处驻在山腰的场镇,居然非常的广阔,不愧为“蜀汉雄镇”。穿过集镇,就直接去了大舅他们正在游玩的尖子山。尖子山在思依北端的木兰乡。之所以叫“木兰”,是因为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韩娥的姑娘像花木兰一样替父从军,那一份孝心感动皇帝,特地将其故乡赐名“木兰”。尖子山远望就是一枚圆锥,兀立在群山之中,山上依山而建有修葺一新的庙宇,烟火缭绕。观音殿侧边,却有一条极为狭窄的小道通往山顶,侧边的护栏已经损坏,仅容一人通行。山顶处,却是一个平台,圆形,大约二十平方。散见有不少瓦砾,可见此处以前修建有庙宇,但已损毁。山顶远眺,群峰俯仰,山下景致尽收眼底。
回思依途中,表哥为我介绍一处他昨天曾经去过的一处景致,叫做思依山。此山靠近思依乡。山脚到山顶有大约四十分钟步行路程,一道寨门苔痕斑驳,风化剥落。圆拱形石门下,两侧方形石柱上的对联,右侧“聚百族修成铁桶”还可辨识,浮雕花纹的门眉上,“允固门”几个大字强撑着这方热土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穿过寨门,上得山顶,却是一个大坝。中间立着数间平房。平房一半为农家老黑瓦房,门柱已严重倾斜,年久失修多年,很是破败。紧挨着这几间黑瓦房的几间屋子,房顶盖着黄灿灿的琉璃瓦,这就是思依山上的庙。这里,没有高大的殿堂,也没有华丽的亭台楼阁,也没有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的香客。从屋外横梁上悬挂的一口大钟上,得知这寺庙叫“丰饶寺”。除了这农家似的寺庙,山上还有令人称奇的两个大水池。相隔不远的两个二十来米见方的水池,一个水质透明清澈见底,另一个却半暗半明,看不到底。后来下山听几位老人说,这两个池子,多年以来就是这样。石碑说,这里是张道陵的洗药池和捣药臼。只是物在,仙人已驾鹤西去,令人神思。在洗药池、捣药臼下边的山崖上,还藏着一处令人心生敬畏的古代石墓群。在坚硬的石崖上,历代的能工巧匠们开凿出一个个石窟,作为历代僧人们的百年福地。在这排石墓群中,最精致的是“大明朝白云洞”,白云洞中,不仅有可以转动的石门,石门上和洞窟中都雕着极精美的图案,一处处浮雕图案,勾划出祥云绕山、清风徐送的世外桃源般的神仙美景。
可惜,由于车途艰险,未能实地参观,深感遗憾。
午饭后,去了大舅家以及表姊妹家参观。二十年后的今天,他们家已经分别盖起了二层小洋楼,邻近居住,房屋面积很大。看见他们当下的幸福生活,我和父母都很欣慰。
那些牵系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情,始终是那样的让人牵挂。
2015年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