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 NO.90

公元450年南北大战前形势图

NO.90

可怜崔浩为北魏帝国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到头来却落得了这样的下场!

不过,他虽然被冤杀了,但他的功绩是不应该被抹杀的。

他历仕三朝(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算无遗策,像导航一般引导着初入中原的鲜卑君主们一次又一次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选择,帮助拓跋焘实现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他心存华夏,多次反对南征,力图推动北魏往其他方向扩张;他矢志汉化,不遗余力地在北魏内部推广汉文化,扶植汉人豪门,企图恢复魏晋时的门阀制度,但也因此而得罪了无数鲜卑贵族,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细想一下,崔浩的悲剧也许是有原因的:

他善于谋国,却不善谋身;他智商超群,却情商不佳;他地位很高,却孤立无援;他帮助的人不少,得罪的人却更多;他效力的是鲜卑王朝,却经常维护汉人利益……

小子我不才,愿以民国著名诗人张宗昌为榜样,斗胆作打油词半首(不好意思,上半阕实在想不出来)来描述崔浩的一生:

脑如的卢飞快,计如自来水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下场惨!

崔浩的被杀,归根结底是源于文化的冲突,标志着北魏前期的汉化遇到了暂时的阻碍。

很多鲜卑贵族对此无疑会拍手称快,但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拓跋焘显然不在此列。

因为,仅仅几天后,他就后悔了。

当时拓跋焘北巡阴山(今内蒙古中部),途中听到了尚书李孝伯病死的消息(后来证实这只是传言),拓跋焘忍不住脱口而出:李宣城(李孝伯被封为宣城公)可惜!

稍停一会,他又改了口:我说错了,应该是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

然而,他再怎么后悔,崔浩也不可能再回来了。

在不久之后爆发的南北大战中,拓跋焘就深深地体会到了缺乏崔浩这个得力谋臣的苦处。

这场大战是刘宋皇帝刘义隆主动挑起的。

战事的导火索是前面讲过的悬瓠保卫战后,拓跋焘派人送给刘义隆的一封信。

拓跋焘在信中是这么说的:

如果你还想自己的保全国家,就把长江以北全部割让给我,我可以把江南赏给你住。不然的话就让你各地的地方官为我准备好帐、床等生活用品,明年秋天我会前来攻取建康,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你了。既然向你讨要珠宝你不肯给,那我就只能过来截取几颗髑髅,用来充当珠宝好像也是不错的。

你当年北通蠕蠕(柔然),西结赫连(胡夏)、沮渠(北凉)、吐谷浑,东连冯弘(北凉)、高句丽,这些国家全都被我灭了(这句略有夸张,当时北魏并没有灭掉柔然、吐谷浑和高句丽),看看他们的下场,你怎么可能独存!……

信的最后,拓跋焘的狂妄更是表露无遗:

你父亲时候的旧臣如果还在,虽说老了点,但好歹还有些本事。如今这些人都被你给杀光了,岂不是天助我也?其实要打你,我根本都不需要大动干戈,我这里有会念咒语的婆罗门,只要派几个小鬼把就能把你绑来,呵呵。

对这封挑衅意味极浓的信,刘义隆的回应只有两个字:北伐!

你北虏是豺狼,我们南朝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其实,即使没有这样的信,刘义隆也迟早是要北伐的。

自继位以来,志存高远的刘义隆一直都有收复中原之志。

对汉人来说,中原的意义不亚于耶路撒冷对巴勒斯坦、柏林对德国,几乎是不可替代的。

尽管二十年前到彦之挂帅的第一次元嘉北伐遭到了惨败,但刘义隆并没有灰心。

君子报仇,二十年不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