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到底有多大?拥有哪些独特的资源?
截至2019年底,纳入全区国有资产综合报告统计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共计377户,资产总额341.26亿元,比2018年增长12.59%;负债总额 139.9亿元,比上年增长27.74 %;净资产总额201.36亿元,比上年增长 4.02 %。全区土地总面积 2256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11.69亿立方米,发现矿产4种,林地面积548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底,全区纳入国有资产报告统计范围的单位(企业)共计8户(包括区国资局出资企业、区发改局出资企业,均统计一级企业),国有资产总额186.86亿元,同比增加60.09亿元,同比增长47.40%;负债总额114.38亿元,同比增加34.85亿元,同比增加43.83%;净资产72.48亿元,同比增加24.24亿元,同比增长53.42%。
根据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数据,2019年全区土地总面积2,256.7113平方公里,其中国有土地面积389.9535平方公里,包括: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51.4793平方公里,城镇及工矿用地217.1507平方公里,耕地839.6447平方公里,交通运输用地88.6233平方公里,林地548.4047平方公里,种植园地38.9260平方公里,草地25.3613平方公里,其他土地31.3733平方公里。我区已查明储量并列入《湖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有4种矿产,分别为矿泉水,陶瓷土1052千吨,磷矿513千吨,锰矿862千吨。
水资源方面。黄陂区境內河流湖泊纵横交织,水利资源非常丰富。我区列入市级河流保护名录的大小河流42条,河流总长695.46公里,全区境内总流域面积2,256.7113平方公里。列入湖北省保护名录湖泊21个,面积82平方公里。大中小型水库106座,其中大中型水库7座,小型水库99座,总库容6.7亿立方米。根据武汉市水资源公报数据我区水资源总量5.7亿立方米,总供水量4.50亿立方米,其中:蓄水工程供水2.83亿立方米,引水工程供水0.13亿立方米,提水工程供水1.54亿立方米。总用水量4.5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3.2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36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0.84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0.026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方面:现有国有林场2个,分别是木兰山林场和素山寺林场,林地总面积3.02万亩,其中:木兰山林场2.49万亩,素山寺林场0.53万亩。木兰山林场地处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范围内,属省级自然保护区;素山寺林场为省级森林公园,属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林场共有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2.83万亩,占国有林场林地面积的93.7%。其中:木兰山林场2.3万亩,素山寺林场0.53万亩。
截至2019年底,全区政府储备物资:
公共基础设施:(1)等级公路4,325.6公里,总额95.43亿元;(2)等级航道总长80公里;(3)防洪(潮)工程为长江干堤全长72公里,共有14座水闸,4座泵站;(4)灌溉工程共有4座渠首枢纽,渠(管、隧)道361公里,332座泵站,7座水闸。水库工程小计106座。
市政基础设施:(1)城市道路182.24公里;(2)园林绿化面积47.46万平方米;(3)供水输配设施15,000公里,供水水厂14座,城市排污和污水处理设施收集设施540公里,污水处理厂3座;(4)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共4个,价值1,297.35万元;(5)城市道路照明设施价值8,980.63万元。
保障性住房(公租房)1,799套。文物文化资产1,294件(套)。
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一是完善耕地保护机制,严格落实保护责任。建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并开展试点,对各类自然资源所有权统一进行确权登记。明确耕地保护责任,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确保黄陂区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9 ,845公顷(134.77万亩)确定到2020年黄陂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77,410公顷(116.12万亩)。截至2019年,全区共获批准22个增减挂钩项目,批复增减挂钩周转指标总面积503.4122公顷。四是提质改造(旱改水),扎实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较差的耕地实行旱改水工程,提高基本农田标准化和耕地质量等级。
提高土地利用周期。2019年全年储备土地49宗,面积2,583.29亩。全区新增建设用地(农转用)面积495.7315公顷。供应土地45宗,面积223.2808公顷,其中划拨方式供地20宗,面积96.3475公顷;挂牌出让土地25宗,成交面积126.9333公顷(商服用地1宗,面积1.3333公顷;住宅用地10宗,面积59.9480公顷;工业用地14面积65.6460公顷)。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是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完善“四项制度”为重点,细化分解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加快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各项措施的落实,依法依规办取水许可审批,从严实施水资源论证,大力推行节水优先,在全省率先创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工作。二是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全面建立区、街、村河湖长制体系,42条河流、21个湖泊均落实了河湖长,配齐“三员三长”,制定河湖“一河(湖)一策”。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和水环境治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格水行政执法,河湖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河湖水质保持稳定。三是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杜绝滥砍乱伐行为发生,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