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江|作为真理前提的爱

更多内容,

激进阵线联萌

作为真理前提的爱

——巴迪欧的爱之事件

蓝  江

内容摘要:爱是巴迪欧的真理前提之一,也是巴迪欧所认为可以将我们凝聚起来去实现革命性变革的一个前提。通过对索兰纳的《逆世界》的分析,说明了爱之事件是如何创造出一个不可能被既定世界的逻辑所还原和消化的不可辨识的新事物,这个新事物又作为事件的产物,如何来颠覆旧的世界,创造新的世界。而在事件之后形成这个不可辨识的新集合那里,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由爱所凝聚而成的大写的二,即由不可能结合的元素在爱的作用下,合体为一个不可能辨识的集合♀,集合♀进一步在爱的作用下,穿透了大写的一的霸权,从而让大写的二的普遍性降临,成为革命性的主体,在合体的主体的引导下,实现了对旧世界的变革,以及对新世界的缔造。

在巴迪欧提出的真理的四个前提中,相对于政治、科学、艺术而言,最难理解的是爱作为真理的前提。尽管巴迪欧强调了爱之事件,需要从弗洛伊德和拉康的角度来理解,但是,将爱作为真理的前提或者说以爱来发生的事件,从非本体论的角度来说,都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因此,我们需要祛除萦绕在爱之事件周围的神秘面纱,从尘俗化的角度对巴迪欧的作为真理前提的爱做出解释,从而真正地让巴迪欧这个神秘而具体的真理的前提落实在我们所寓居的大地上。

一、《逆世界》中的爱之辩证法

2012年阿根廷著名导演胡安·索兰纳(Juan Solanas)拍摄了一部奇特的爱情故事片,与以往那种在我们这个个世界之中邂逅相爱的爱情主题不同,索兰纳的这部名为《逆世界》(Upside Down)设定的是一个完全虚构的场景,故事发生在一个遥远的星系之中。不过,有趣的是,索兰纳似乎不想让观众直接将影片视为一部科幻片,电影甫一开始,索兰纳就借助旁白强调这是一部关于爱的影片。随后,影片颇富心计地向柏拉图的名篇《会饮》致敬。尽管影片中没有提到柏拉图和阿里斯托芬,但是随后的一段话明显是《会饮》篇中关于爱的说辞的改写版:

有人说一对真正的恋人,是出生时就被分离的一个灵魂,他们总会渴望重新合体。

在柏拉图笔下的《会饮》中,苏格拉底同飨宴的众人一起讨论起人的爱和情欲从何而来。而在这次的讨论中,以阿里斯托芬的说辞最为出众。阿里斯托芬的这个比喻,几乎成为了西方思想史上理解爱的现象的一个经典表达,尤其在美学之中,人们总是用阿里斯托芬的说辞来衍生出美感的产生。在斐德若、泡赛尼阿斯、恩里克西马库斯等人谈论自己关于爱的看法之后,阿里斯托芬以论辩式的口吻提出了自己的假说。他说,在自然之初,人的身体并不像我们现在这个样子,而是一个圆满的球状,这种圆球状的人,“力量与体力都非常可怕,而且有种种伟大的见识,竟然打起神们的主义——他们打主意登上天去攻击诸神,宙斯与其他神们会商应该作什么来应付,却束手无策”宙斯与诸神的最终决定是将圆球形态的人劈成两半,这样人的能力就降低了,而且他们的数量会增加,不影响对诸神的膜拜。这个看起来本来是降低人的能力的行为,却无意中让人诞生了一种之前全无的新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爱,即情欲,被切分的一半,为了能够恢复自己的能力,也为了实现重新圆满,因此,在世界中他们都不得不努力去寻找自己永远失却的另一半。所以,阿里斯托芬继续说道:“所以,很久很久之前,对另一个的爱就在世人身上植下了根,这种爱要修复世人的原初自然,企图从两半中打造出一个人,从而治疗世人的自然。于是,我们个个都是世人的符片,像比目鱼从一个被切成了两片,所以每一符片都总在寻求自己的另一半符片。”显然,索兰纳在电影中的表达,正好与古希腊时期的阿里斯托芬关于爱的说辞形成了鲜明的对应,而所如果说阿里斯托芬旨在说明人是如何一分为二的,那么索兰纳更想表达的主题是如何合二为一。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索兰纳设定了一个特殊的行星体系。他将之命名为双重重力体系(system of double gravity)。用索兰纳自己的话来说,这个体系是围绕着一个恒星旋转的孪生双星体系,这两个星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围绕着恒星旋转。不过,在索兰纳的设定中,这个孪生的双星,即双重重力体系,尽管联系在一起,但是两个星球的引力体系是完全对立的。这是一个彼此相互颠倒的体系,一个星球在下,另一个星球在上,两个星球拥有着完全反向的重力体系。除此之外,索兰纳还给这个双重重力体系设定了如下的限制,即某一星球上的物质或物体,只能受到自己所在的星球的重力体系的影响。即便A星球的物体出现在B星球上,那个物体也完全不会受到B星球的重力影响,仍然保持的对A星球的重力。这样,A星球的物体相对于B星球来说,就是一个逆物质(inverse matter)。但是,逆物质还有一个特点,逆物质抵达相反的星球之后,并不能长期持存(persistence),因为逆物质与该星球上的正物质会发生反应,从而导致逆物质被烧毁。这势必意味着,A星球上的人和物不可能长期出现和停留在B星球上,反之亦然。简言之,两个星球的事物实际上是无法共存的,这两个星球之间的共存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两个绝对相逆的存在物,仿佛构成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对立的两面,二者对立,完全没有调和的可能性的对立的两面,在彼此对立的体系中,又彼此相互的联系在一起。换言之,索兰纳建立了一种辩证法的体系。虽然有评论家对索兰纳的假定的情境从天体物理学的角度做出了批评,而索兰纳对这种批评显然十分坦然,因为索兰纳坚持认为,他所设定的孪生的双重重力体系根本不是一个物理学范畴,而是一种观念性的构想,是一种纯思辨的构想,而他正是要通过这种思辨式的构想,用电影影像的方式,进行一场特别的观念实验,让辩证法可以在电影的层次上道成肉身。

为了强化这种辩证法的意蕴,索兰纳进一步对两个星球的做出了等级上的区分,住在上层星球的,代表着富裕和繁荣,是大资产者和优越的中产阶级所生活的场域,在那里,有美丽的建筑,有田园诗歌式的浪漫,有珍馐以供品味,有美乐以飨欣赏,他们可以在舞会上惬意的翩翩起舞,他们也可以沉溺在声色犬马之中享受人生。而下界的行星上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尤其在炼油厂大爆炸之后,下界的城市到处是一片废墟,灰暗肮脏的街道,破旧的房屋,大街上甚至可以看到因饿殍致死的尸体,而下界世界唯一可以有用的是他们所产的石油,他们又以极地的价格将这些石油卖给天梯公司,由天梯公司加工成各类石油产品以供上界世界来享用。不过,由于石油属于下层世界,依照之前提到的索兰纳设定的双重重力原理,上界世界的输油管道的破裂,那些溢漏的石油如同下雨般重新落到下界世界的地面上,于是,下界世界到处都布满了油腻粘稠的石油的斑点,很难加以清楚。上界代表着富裕和教养,下界代表着贫穷和肮脏,上界的人随时可以嘲笑下界的人物,这是既是一种物理学上的隔离和颠倒,也是精神世界中的隔离与颠倒。

正是由于这些设定,我们看到了一个比我们真实世界中更加绝对的对立关系,两个星球同时在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上处在对立的关系之上,这种关系进一步强化了上界世界和下界世界之间调和的不可能性,辩证法的意蕴在此被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极端版的阿里斯托芬的爱的说辞。

或许,我们从这里可以理解,索兰纳为什么强调这部电影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两个行星之间的彼此的绝对对立,恰好留下了一个空白,这个空白,在索兰纳来说,就是爱。对所缺乏的东西的追求,对彼此对立面的追求,不仅仅是《会饮》中阿里斯托芬的故事里的被切分的人的追求,也是拉康精神分析中,这种对对立面的欲望(即他者)也构成了爱欲的驱力,在拉康那里,我们爱的源泉来自于被语言、象征所永远切割掉的对象a(objet petite a),而我们作为永远残缺的被阉割的主体$,始终追求着那个绝对无法获得的对象a,这就是爱欲的原始驱力。正因为如此,拉康学派的精神分析家布鲁斯·芬克(Bruce Fink)强调说:“拉康假定认为,只有爱才能创造出一种关系,即自身所缺乏的经验(她自己从外部与自己关联起来的经验)与她本身(在许多情形中,她本身的模态往往紧密依赖于象征界)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索兰纳通过影片中的男主角亚当发出了震耳发聩的呼喊:“我不相信,爱的伦理难道敌不过重力?”

影片中另一个巧妙的设定是,作为生活在下界世界的男主角被命名为亚当(Adam),而居于上界世界的女主角被命名为夏娃(Eve),这是一个类似于《圣经》中的《创世纪》的设定,从影片一开始,索兰纳就赋予了亚当和夏娃以中创世界的任务,这等于是亚当和夏娃的爱是颠覆旧世界,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的事件。正是亚当和夏娃的爱,打破了原先双重重力体系中被视为绝对不可能的上下界的共存关系,而在影片的末尾,亚当和夏娃的爱的确创造了一个超越了上下界之分的全新的世界,他们所孕育的孩子,如同影片中鲍勃(Bob)所说,将是打破上界与下界绝对区分的一个新的契机。从那一刻起,即亚当和夏娃的爱之事件开始,他们的爱情永远改变了双重重力体系的历史,也打破了原先的双重重力的物理学的壁垒,让一个在双重重力体系的物理学中绝对不可能的事实,通过亚当和夏娃的爱之事件,让其不可能成为了现实,世界的逻辑和物理学都遭到了彻底的颠覆,这是一种典型的辩证法,我们可以将之命名为爱之辩证法。换句话说,在《逆世界》中,唯一可以打破双重重力体系的绝对对立(包括物理学的对立和社会阶层的对立)的东西,就是爱,爱作为一个事件,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亚当和夏娃的爱才能是创世纪之爱,他们一同敲响了旧世界的丧钟,同在爱的交融中实现了对旧世界的彻底超越。

二、空集与爱之事件:不可能的♀的诞生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仅可以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意义上来理解《逆世界》中亚当和夏娃的相爱,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这段爱情故事,来理解巴迪欧的重要哲学概念——事件。

实际上,《逆世界》对男女主角起名为亚当和夏娃,实际上索兰纳有一种坚定不移的创世梦想,这种创世不是上帝从外部强加的创世,而是从世界的内部,由于其中的某种运动和反应,而确立的创基性(inceptuality)。在海德格尔那里,事件显然与这种创基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创基,是纯粹内在性的(immanent),海德格尔说:“事件十分明确地表达了起源的自明性的创基。存在的开创性的真理,在其自身中,作为创基的统一性,保留了支配(appropriating)与被支配(appropriated)之间始创的统一体。”海德格尔的意思是,事件就是创基,是新世界的开创的起源,在事件中,世界中的一切都被纳入到由事件所创基的新秩序之下,一些东西是创基性的,在事件那一刻,一部分存在物成为支配与主导新秩序的因素,而另一些存在物是被强制性地纳入到创基的秩序之中,而在创基性的事件中,支配性因素和被强制纳入到一个创基性的源始事件之中。在《逆世界》中,这个源始事件就是亚当与夏娃之爱,而亚当和夏娃的爱在创基性事件中,是一个支配性的存在物,而这个支配性的存在物,将双重重力体系中所有东西都强行纳入到他们用爱开创的体系中。

海德格尔所使用的创基性(inceptuality),其拉丁语词根是inceptus,在最日常的语境中,这个拉丁语的意思就是“我开始”。在希腊化时期的犹太哲学家和神学家斐洛(Philo)那里,这个词显然又与无中生有(ex nihilio)的观念紧密相关,在斐洛的《论世界的创造》中,斐洛将“无中生有”的观念明显对立于“生于实物”(ex materia),从而借此来解释上帝对世界的创世说,也在这个意义上,斐洛与巴门尼德的对“无中生有”的观念的拒绝拉开了距离。与此同时,巴迪欧也坚决与从实体中产生实体的巴门尼德式的创世方式也保持着距离,因为,在巴迪欧看来,巴门尼德式创世的现代在数学上的代表哥德尔(Gödel)试图用数学形式来排斥了一切可建构的集合之外的例外事件的出现,肯定从实体中产生实体,也就意味着根除了事件,一切都在逻辑和规则中,所谓的“事件”,在建构主义者那里,无非是一种我们尚未触及到的数学和逻辑规律的内容,而不是逻辑的例外。巴迪欧认为,这种完全可建构的集合论是与事件的观念背道而驰的,因为相对于作为再现(representation)的逻辑而言,根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真实,那么真实的显现(Presence)必然相对于再现存在着绝对溢出,这个绝对溢出就是康托尔定理(Théorème de Cantor)所假定的内容,也就是说,巴迪欧的事件是一种纯粹的内在性事件,其事件的构成恰恰在于内在的真实相对于各种再现(语言、逻辑、规律、图像)的绝对溢出,而这个带有偶然性的绝对溢出正是巴迪欧所理解的事件的基础,也是其对“无中生有”原则的阐释。然而,斐洛的无中生有与巴迪欧的事件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斐洛依赖于一个大全式的上帝,从这个世界的外部实现了创世,即无中生有。在斐洛那里,一个彻底创基性的事件只能从一个实体外部来实现。与之相反,巴迪欧的事件是内在性的,也就是说,巴迪欧并不信任一个大全式的实体存在,并以这个实体来实现创基性的变革。在2006年出版的《世界的逻辑》(Logiques des mondes)中,巴迪欧以数学式方法证明了作为大全的实体并不存在:

存在不可能构成一个大全,不可能构成世界,不可能构成自然或物理学宇宙。事实上这是一个建基的问题,即认定所有对大全的存在物的思考必然是有矛盾的和不连贯的。

在坚决否定了宗教式作为大全式的上帝干预并从外部制造了无中生有的事件之后,那么巴迪欧如何解决无中生有的事件问题。巴迪欧的答案是空集(vide),即Ø。空集代表着什么都没有的无,是无中生有的事件的基础,空集对应的是策梅洛-弗兰克尔(Zermelo-Fraenkel)公理体系中的幂集公理,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集合来说,都存在着这个集合所有元素的集合,而同时空集是所有集合的元素,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空集Ø的幂集是{Ø},{Ø}并不是空集,而是带有一个空集元素的一元集,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空集Ø是非实存的,但由空集所得出带来幂集却是实存的,其幂集是带有一个元素的一元集{Ø},而我们可以进一步对一元集{Ø}进行幂集运算,而{Ø}的幂集为{Ø,{Ø}}。这个新的幂集,是一个全新的集合,巴迪欧将之定义为大二集。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幂集中得出整个集合论的序列:

Ø,{Ø},{Ø,{Ø}}……{Ø,{Ø}},{Ø,{Ø}……}}}}}

在这个基础上,巴迪欧推出了整个序列,或者说整个世界的架构是如何从一个空无的空集衍生出来的,这是巴迪欧版本的无中生有。也就是说,空集Ø被视为一种不可能性,而新世界和新秩序的序列只能从空集Ø中产生,用巴迪欧的话说,空集Ø是事件的位(site),从空集开始,才能缔造出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空集Ø就是事件本身。

于是,我们从此可以进一步来思考《逆世界》中关于事件的架构。我们还是用巴迪欧式的数学语言来重述一下这个故事。对于两个行星,我们分别将其命名为集合A和集合B,集合A对应于上界世界,而集合B对应于下界世界。在索兰纳的设定中,集合A和集合B的元素无法共存,我们可以将其表述为,对于集合A的任意元素α来说,与集合B的任意元素β无法共存。于是我们有

A∩B= Ø

按照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进一步展开这个推理。我们假定在星球A上存在着两个元素,即α1和α2,α1和α2可以组成一个集合a,由于α1和α2都是A元素,因此由α1和α2所组成的集合a必然包含于集合A,是集合A的子集,这样,我们可以得出a⊂A。也就是说,对于A星球上任意两个或几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必然是集合A的子集。同样,我们也可以得出,对于B星球上的任意两个或几个元素所组成的集合b是B的自己。我们先前以及得出了A∩B= Ø,那么对A和B的任意自己的交集仍然是空集:即a∩b= Ø。这代表着行星A和行星B没有共存可能,也代表着它们的任意子集也没有共存可能,它们之间的交集是空集。

不过,由于爱之事件的到来,让情况发生了变化,即原先的子集,只能又纯粹的α元素构成,或纯粹β元素构成。让α构成子集的因素,如α1和α2的组成的子集,或者说将两个同属于A行星的因素凝聚起来是惯常性的力量,如物理规律、语言、习俗和分层,意识形态等等,属于A星球的α1(夏娃)应当只能与A星球的α2(贵族)恋爱并喜结连理,并组成一个家庭a,这是一种正常(normal)的逻辑,也是被始终延续着的逻辑(巴迪欧将这种逻辑命名为情势状态(état de la situation))。同样,亚当(β1)也只能与B星球上的其他存在物(β2)组成集合,毫无例外。然而,爱的事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依照不同星球的逻辑来组成子集的方式,即亚当和夏娃的爱情故事第一次实现了由来自于交集为空集的A和B的各自的一个元素组成的集合♀,而这个集合唯一的两个元素就是亚当(β1)和夏娃(α1),这样我们可以得出:♀={α1,β1}。

问题在于,我们无法辨识这个全新集合的归属关系。因为由于它有β的元素,所以它不可能属于集合A,反之,由于有α的元素,它也不可能属于B。但是由于我们在界定中已经确定了A∩B= Ø,即我们有既属于A又属于B的元素是空集,同时包含着α和β的集合♀只能是A与B的交集,但是交集为空集,那么这意味着:♀= Ø。这个结论表明,集合♀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在影片中,亚当和夏娃的爱情成为实际存在的事实,即在现实中,集合♀是实际存在的。这样,导致了索兰纳一开始设定的双重重力体系出现了不连贯性,出现了矛盾。于是,亚当和夏娃的恋爱构成了一个事件,这个事件直接将原先世界的逻辑打破,构成了拉康意义上的裂缝,而这个作为双重重力体系中的空集的♀,直接成为了开创一个新世界的契机,即巴迪欧的创基性事件。因为旧世界的逻辑(双重重力体系的逻辑,也是A与B绝对无交集,A中所有元素与B中所有元素绝对不可能共存的逻辑)在集合♀面前崩溃了,只有我们创造出一个新的秩序,一个全新的依赖于亚当与夏娃之爱的事件的逻辑,才能真正可以理解和把握这个事件性的集合♀。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集合♀如何成为可能?α1与β1所组成的集合♀,不可能像集合a和集合b一样具有天然的凝聚力,也就是说,当我们说α1和α2的组成的子集a中,α1和α2的共存是符合世界的逻辑的,即它们有着符合既定体系中的规则,就如同行星A是引力一样,一种十分自然的重力的倾向就能简单地将α1和α2凝聚在一起。同时β1和β2的组合也如同行星B的引力一样,具有天然的凝聚力。由于自然规律的存在,我们不用太多怀疑A的引力和B的引力在集合a和集合b组成上的奠基性作用。但是,对于元素α1和元素所β1组成的集合♀,却完全没有这种天然的凝聚力,因此α1与β1之间的凝聚力必然来自于自然引力之外(当然也包括社会分层逻辑、意识形态逻辑、甚至一般物理学和一般形而上学的逻辑)的其他的东西构成,索兰纳和巴迪欧都十分相信,真正将α1与β1凝聚在一起的是一种独特的“引力”,这种引力就来自于《会饮》中的阿里斯托芬所讲的那个天生被神所切开,不懈地追求着自己所丧失另一半的爱(Amour)。正是爱,让不可能的α1与β1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亚当与夏娃之间的爱,不仅仅让他们被逐出伊甸园(显然,伊甸园已经成为了那个即将变成历史的世界的隐喻),也让他们的结合构成了创世的新起点,唯有α1与β1之间爱,才能成为一个创基性事件,让新世界的缔造在这个α1与β1不可能的爱之中成为可能,新世界在作为α1与β1构成的新集合♀(其在原先世界中的取值为空集)得到彻底的实现。在这个意义上,巴迪欧指出:“爱情这种东西,就其本质来说是不可预见的,似乎与生活本身的曲折离奇紧密相联,然而却在两个人生命轨迹发生了交叉、混合、关联之后变成两个人的共同命运和共同意义,通过两人彼此不同的目光和视角的交流,从而不断地去重新体验世界,感受着世界的诞生。我们由单纯的相遇,过渡到一个充满悖论的共同世界,在这个共同世界中,我们成为大写的二(Deux)。”

三、大写的二与革命性的合体

大写的二,是巴迪欧在形容的爱之事件最常用的词汇。相对于其他真理的前提(科学、艺术、政治),爱作为真理的前提,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二。巴迪欧说道:“爱是这样一种东西,从爱之中,提供滑离了大写的一(Un)的统治,让大写的二成为思想,而爱永远承受这一形象。……这个大写的二已经成为了相对于大写的一法则所无法逆转的溢出。在我看来,爱让无名之多降临于世,或者说,让关于性差异的类型或真理降临,这个真理明显地是从知识中抽离的,尤其是从彼此相爱的两人的所知中抽离出来的。爱是忠实于邂逅事件且关于大写的二的真理的产物。”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爱,也只有爱,才能实现一个抽离于现实知识体系,一个无法命名的集合♀的出现,这个集合♀就是两个不可能结合的元素α1和α2的结合。

什么是大写的二?爱情为什么是大写的二?在《存在与事件》,巴迪欧从数理上对作为事件的结果的大写的二给出了解释:

事件,由于介入的力量与多之存在结合在一起,维持了与不可展现之物的缝合。这是因为超-一(l’ultra-un)的本质是大写的二。思考一下,并非在它的多之存在中,而是在其位置上,或者在它的情势中,一个事件是一个间(intervalle),而不是一个项,它在介入的反作用下,在被位标明其边界的空的无名状态与名称的额外性之间,建构了自身。……事件是超-一,这不同于将它自己介入到它自身与空之间,因为“存在着大写的二”是在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大写的二并非对计数的一的复制,也不是对计数规则的结果的重复。这是一个原初性的大写的二,一个悬置的间,决定所产生的分裂的结果。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巴迪欧的这段话?首先,大写的二强调的是,连贯性的作为计数规则的大写的一的局限性,也就是说,根据康托尔定理,再现性的大写的一必然面对的相对于它的溢出,即事件的存在。事件的逻辑绝不能从之前的大写的一的逻辑来理解,因此,事件绝对不能被整合到之前的大写的一的逻辑之中(事件不可能作为大写的一的一个项),在这种情况下,事件只能作为大写的一的超-一而存在,它是大写的一的“间”,在这里,大写的一的逻辑分裂了,它必须要面对之前连贯平滑的逻辑所无法贯穿的一个新逻辑的存在,而这个新逻辑的存在就是作为大写的二的出现而成为可能的。

在《逆世界》的例子中,大写的一对应的就是让A与B的交集成为空集,即A与B无法共存的双重重力体系,然而亚当和夏娃的爱的出现,他与她的结合,从而让之前连贯一致的双重重力逻辑面对一个不可能被其所彻底消化的存在物,即亚当与夏娃的结合体,这样亚当与夏娃的爱,必然作为大写的一之外的一种超-一而存在,这就是大写的二,它是对连贯一致的大写的一的逻辑的超越,它直接拒绝了任何形式的还原论(即将某个事件直接还原为既定的大写的一的逻辑框架下某个特殊项),而是以创基性的方式奠定了一种全新的逻辑,这种逻辑与之前的逻辑是析取(disjonctive)的关系,我们面对不再是单一化的非此即彼的逻辑,而是交替穿插地结合在一起的大写的二的逻辑,爱的关系一旦存在,势必意味着对之前各自的日常逻辑的彻底颠覆,从而让一个全新的生活通过爱的邂逅事件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并诞生出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大写的一的新的一。在亚当与夏娃的水乳交融之后,他们所诞生的孩子就是一个全新的“一”,即在那天以集合♀实现了大写的二之后,所重新诞生的那个世界。巴迪欧说:“爱,不再简单知识相遇和两个个体之间的封闭关系,而是一种建构,一种生成着的生命,但这种建构和生命,都不再是从大写的一,而是从大写的二的角度来看到。这是我所说的大写的二的场景。”

对于大写的二的爱情,巴迪欧所给出的例子是日本导演沟口健二的影片《近松物语》(The Crucified Lovers),在影片中,给定的时代是日本幕府时期,一个富商的妻子(阿玉)与在其丈夫店里打工的画师(茂兵卫)相爱了,这是一种按照那个时代规则,这不伦之恋必然遭到惩罚,因为在那个时代的大写的一的规则(一种婚姻的伦理规则),一个有夫之妇不可能与一个店铺的画师私通,这种私通的事实,必须在伦理规则的还原下,必须加以消灭。因为,这种不伦之恋是不符合大写的一的规则的。于是,大写的一与不伦之恋的真实相遇了,老板娘与小伙计的爱作为对伦理规则的溢出直接威胁到大写的一的存在,于是,在既定的大写的一与爱所结成的真实的存在物之间形成了一个析取关系,即要么是大写的一以强权的方式,彻底消灭这个真实的溢出(在影片中,对溢出消灭是通过将二人抓捕后游街示众,然后加以处死),这种消灭甚至不仅仅是对二人的肉身上的消灭,也是以他们的真实存在的实体消亡来警告那些意欲有着同样行为的人不要重蹈覆辙,即从未来的可能性下对这种超越于伦理规则的真实事件的消灭;要么伦理法则对二人不加处置,从而让自己的大写的一逻辑弱化,甚至崩溃,让位于一种新生的大写的二逻辑,面对一个被阿玉与茂兵卫的故事所改变了的世界。当然,世俗性的伦理法则,作为大写的一,终于消灭了阿玉与茂兵卫,不过巴迪欧强调的是,在影片的最后一刻:

两人背靠背地被绑在一头驴子上。镜头给出了这两个被绑在一起的即将临刑的情侣的画面,两人开起来似乎都十分欣喜,没有丝毫恐惧,在他们脸上暗含着笑容,一种消退的笑容。“笑容”一词在这里仅仅是近似用法。他们的面庞展现出这对男女完全沉浸在他们的相爱中。但影片的想法,在无限的黑白色的脸庞上体现出来,它并没有处理爱情与死亡的浪漫主义的观念。而这对“被处死的情侣”并不想死。镜头却道出了完全相反的东西,即爱可以抵抗死亡。

是的,爱可以抵抗死亡,抵抗死亡也意味着爱带来的是一种不朽的永恒。在《近松物语》中,沟口导演凸出的也正是这种不朽的爱的主题。即便存在着致力于实现自身连贯性的伦理规则,这种规则旨在将一切超-一的例外全部予以消灭,在世界上留下这个大写的一的连贯而平整的逻辑空间,但是事与愿违,沟口的镜头完全展现的是另一番景象,在两个被绑在一起的情侣,这个即将将他们处死的傲慢的规则,才是冢中枯骨,行将就木。只有他们的笑容,那种抵制了死亡的爱之笑容,由于蔑视了伦理规则虚假的连贯性,才真正地带来普遍性。是的,他们的笑容,他们的爱是独特性的结合,溢出了规则,并在镜头中,凝固为一种爱之希望。“被处死的情侣”也是“爱之希望的情侣”,因为大写的一正是出于恐惧,害怕这种不伦之爱揭露出伦理的虚伪的普遍性,才大张旗鼓,郑重其事地将二人处死。不过镜头中的景观揭露了真正的事实,即阿玉与茂兵卫虽然不可能像《逆世界》中的亚当和夏娃一样,真正目睹到一个新世界的来临,但是他们同样镌刻出真实的永恒和普遍性,正如克罗地亚年轻思想家斯雷申科·霍瓦特(Srećko Horvat)所谈到那样:“这让我们明白了关于爱的一个可能的命题:真正让我们理解爱意味着上升到普遍性的层次。”

不过,这种对死亡的抵抗,或者说,爱上升到普遍性的层次,从来不是从某个单一元素来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爱需要一个集合,一个至少由两个元素所组成的,无法被原先的逻辑和规则所理解和包容的集合♀的存在。因为是这些元素共同组成了新的集合♀,才使得他们的抵抗和永恒成为可能,因为,个体的元素是无法冲突既定的大写的一的藩篱,具体的元素,仅仅依赖于自身,永远只能在大写的以的枷锁中游荡,这也是德波的悲剧,因为德波恰恰看到的是个体反抗的那种飞蛾扑火的绝望,这也正是他将他晚期的一部影片命名为—《游荡在黑夜里,然后被烈火吞噬》(Ingirum imus nocte et consumimir igni)的原因所在。换句话说,对大写的一的溢出,对大写的一的规则的反抗,只有在集合♀中才是可能的,简言之,只有α1与β1合体为集合♀,才能产生爱之事件,才能以爱的方式来穿透那个看似密不透风的大写的一的逻辑。

这样,爱之事件,不仅仅意味着两个元素α1与β1之间的邂逅,更意味着在邂逅事件之后二者的合体(incorporation)。合体就是巴迪欧对事件之后,如何成为主体来坚定不移地忠实于事件的最好的回答:“爱侣在一起在沙滩上漫步的快乐,如果对其原始陈述的同一性关系得到最大值进行衡量,那么可以说,这个元素在构建爱的真理的过程中,在爱的真理的范围内,让自身合体了。当然,在实践上,这里的意思是一方希望另一方一起以这样的方式来漫步,让他们在这个荒凉的海滩上彼此激情相拥,让他们重新看待他们坠入爱河之后的甜言蜜语,等等,在形式上,这意味着'在海滩上漫步的快乐’与爱的原始陈述的同一性的值不可能低于这种快乐的实存的值。因此,意思很明确,如果个人情感与爱的原始陈述之间的同一性的值不小于其自身的强度,或者如果个人的情感可以被纳入爱情之中,而不失却它自己的任何力量,那么,我们可以说,个人的情感被合体到爱的身体之中。于是,它丰富了爱的身体,也就是说,它进入到真理过程之中:海滩,作为一个表象的片段,在大写的二的基点上开始重新评价,它不再羁縻于世界的自恋式的快感。”只有爱的合体,一种不能再还原为原先世界逻辑的爱的合体,才是真正革命性的爱之事件。爱,作为一种凝聚力,将不可能结合的两个元素凝聚在一起,在溢出于大写的一的逻辑背后,形成了一种革命性的合体,这种合体一旦出现,势必是对之前的大写的一的逻辑的颠覆,并以他们的合体为基础,创造出新的世界。在《逆世界》中,亚当和夏娃的合体,颠覆了双重重力体系,同时也颠覆了上界世界和下界世界的阶级划分,在《近松物语》中,阿玉和茂兵卫的合体,让他们可以冷眼对于将他们处死的世俗规则,让他们之间的爱化为对世俗伦理的永恒性的超越。爱构成了真正革命性的东西,爱的关键在于合体,一种革命性的合体,在合体之后,才能诞生一个不能被既往知识体系所识别和处置的不可辨识的集合♀,才能形成真正的断裂性的事件。或许,在这一刻,我们在这里才能理解切·格瓦纳(Che Guevara)说的“真正的革命需要伟大的爱的感觉”的意义,因为在格瓦纳那里,“不可能在缺乏爱的品质的前提下来思考真正的革命”,因为,只有爱的驱力,才能帮助我们打破常规逻辑的缧绁,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在事件之后的合体,并称为一个合体的主体,也只有这个合体的主体,才能真正颠覆既定社会的大写的一的逻辑,在忠实于爱的原则上,实现对旧世界的颠覆,创造一个不同于既往的新世界。

👇支持一下👇

(0)

相关推荐

  • 人类起源之

    大家好,我是凡尘晨曦.上期咱们说好的,上期是人类进化,这期是人类起源.如果人类进化没看的,记得待会儿移驾看看上期的人类进化.今天我们要说的话题和人类起源有关.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地球上各个大陆的人类 ...

  • 「共读」堕落前一刻的伊甸园: 弥尔顿《失乐园》第九卷

    前段时间精读第一卷的时候就跟大家预告了之后会读第九卷,在几位读友的墙裂催促下,下周一我们终于要读第九卷啦! <失乐园>第九卷描述了亚当夏娃的堕落.大家可以看到<创世纪>里的寥寥 ...

  • 为什么星期五是黑色的?黑色星期五的由来

    黑色星期五由来已久,它既有宗教的寓意,也有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在基督教中,星期五是耶稣殉难日,加上13这个不吉利的数字,注定了会是一个倒霉日,因此13号的星期五被称为黑色星期五. 在历史事件中,诸 ...

  • 蓝江小译|巴迪欧访谈:论哲学和真理——辩证法

    访谈:阿兰·巴迪欧.法比安·塔尔比 译:蓝江 译者按:这是2010年法国学者法比安·塔尔比就<存在与事件3:真理的内在性>的写作情况和阿兰·巴迪欧一次访谈,在这次访谈中,巴迪欧除了详细介绍 ...

  • 蓝江小译|巴迪欧访谈:论哲学和真理——哲学与传递

    访谈:阿兰·巴迪欧.法比安·塔尔比 译:蓝江 译者按:这是2010年法国学者法比安·塔尔比就<存在与事件3:真理的内在性>的写作情况和阿兰·巴迪欧一次访谈,在这次访谈中,巴迪欧除了详细介绍 ...

  • 蓝江小译|巴迪欧访谈:论哲学和真理——《真理的内在性》

    访谈:阿兰·巴迪欧.法比安·塔尔比 译:蓝江 译者按:这是2010年法国学者法比安·塔尔比就<存在与事件3:真理的内在性>的写作情况和阿兰·巴迪欧一次访谈,在这次访谈中,巴迪欧除了详细介绍 ...

  • 蓝江|戏剧与真理的重生 ——巴迪欧的戏剧理论简论

    戏剧与真理的重生 --巴迪欧的戏剧理论简论 内容摘要:当代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除了提出了著名的事件哲学之外,也有着丰富的戏剧理论,这些理论散落在他的<非美学手册>.<戏剧颂> ...

  • 蓝江|作为爱-智慧(哲学)的趣味(下)

    作为爱-智慧(哲学)的趣味 --简论阿甘本的<趣味> 在在启蒙时期,这一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阿甘本认定,这次巨大变革的根本性文本是康德的1790年的<判断力批判>.作为清晰合 ...

  • 蓝江|作为爱-智慧(哲学)的趣味(上)

    作为爱-智慧(哲学)的趣味 --简论阿甘本的<趣味> 在柏拉图的<会饮>中,他借喜剧家阿里斯托芬之口,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的故事.阿里斯托芬说,以前的人不是我们现在的这个样子,以前 ...

  • 蓝江|重新发明爱:《爱欲的困扰》序

    重新发明爱 巴迪欧 在<爱欲的困扰>艺术中,韩炳哲看到爱是如何遭到威胁的--悠久的历史保障了爱具有非常强烈的意义.或许爱已经死亡--如论怎么说,爱已经病入膏肓.这就是本书的标题<爱欲 ...

  • 蓝江小译|巴迪欧:《真理的内在性》导论(第一节)

    真理的内在性 文|巴迪欧 译|蓝江 通 论 第一节 思辨策略 这三十年来,我的哲学策略是什么?就是要确立我所说的"真理的内在性".换句话说,为了拯救真理的范畴,让真理可以得到合法化 ...

  • 蓝江小译|提摩太·莫顿:爱,而非效率

    文|提摩太·莫顿 <生态地生存> 译|蓝江 四.爱,而非效率 重组或解构这种从农业中发展起来的世界范围的物流,我在其他地方称之为农业物流,是结束全球变暖的一件事,但它通常被认为是越界的,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