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手足发凉

手足发凉分型辨治

在临床的过程中,手足发凉是经常遇到的一个症状。在西医的诊断中,脑血管后遗症、颈椎病、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末梢神经炎等都会出现手足发凉的表现。在中医里,我们一般分为四个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气血亏虚

属于中医的血痹,乃血虚寒厥证。患者手足发凉,发麻怕冷,甚则冷过肘膝,舌淡,脉细无力。代表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血虚重者,可以在方中加鸡血藤、首乌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经常服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并且注意保暖,少接触寒凉。

气虚血瘀

素体气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去濡养,所以手足发凉,舌质发暗,甚则淡紫,舌下静脉黑长。代表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减,寒重者可以加黑附子以温经散寒。同时,可以叮嘱患者自己用红花、艾叶熬水浸泡手足,或做一些灸疗,这样效果更佳。

阳气内郁

由于患者肝气不舒,所致阳气内郁不能发散,手足不温,甚则抽搐昏迷,牙关紧闭,手足紧握,但患者的胸腹是发热的,脉弦,舌质基本正常。代表方剂:四逆散加减,同时可以配合针灸,针刺十宣穴放血效果显著。事后,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的辅导,长期效果更好。

阳衰厥逆

恶寒蜷卧,四肢厥冷,脉微,神衰欲寐,这是阳气衰微的危证表现。代表方剂:回阳救急汤、独参汤加减。同时要采取西医的急救措施,吸氧,补液,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以达到抢救病人的效果。

在诊病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辨证论治这一核心,结合患者的全身症状,做出准确的诊断,采取适宜的方药和其他外治手段,以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病痛。

当归四逆汤、通脉当归四逆汤治疗手脚冰凉

入冬或遇冷后因手足冰凉求诊者不乏其人,西医认为肢端血液循环不好所致,天气转暖即好无需治疗.但患者痛苦万分。(不客气说西医也真没有什么好治疗方法)。而学生通过学习《伤寒论》悟出一方,临床实践甚效。现总结下来与同道分享。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方》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 (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其功效为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主治血虚寒厥证。手 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金镜内台方议》卷7:“阴血内虚,则不能荣于脉;阳气外虚,则不能温于四 末,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也。故用当归为君,以补血;以芍药为臣,辅之而养营气;以桂枝、细辛之苦,以散寒温气为佐;以大枣、甘草之甘为使,而益其中,补 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通行其脉道与厥也。”

学生认为本病以女性患者为多,肝为风木之脏,性喜条达、恶抑郁,主藏血、主疏泄,“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刘河间云:“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 由于社会的压力增大,女性肝失条达,抑郁日久,藏血不足,则血虚,又感经脉受寒,寒邪凝滞,血行不利,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末端,营血不能充盈血脉,遂呈手足 厥寒。这与本方擅治血虚寒厥证颇符。

初用时当归四逆汤治之多效,但日久也有无效者,或初愈又犯病的患者。后来又来了些男性患者。我三思后,自认用初始之思路,可能有不妥之处。是否忽略了阳气 不充,不能温煦四肢之因,再翻经典有些感悟,想起了“少阴病,手足厥逆”自觉应该在当归四逆汤基础上合用温阳之方,三思良久未定。一日网上瞎点,翻到了 “陈湘君运用通脉四逆汤治疗雷诺氏病的经验”的文章,观后心得颇多。陈湘君老师认为人体四肢末节为少气少血、肌肉浅薄之部位,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客邪之 地”,若脉道阻滞不通,则手足厥逆。其成因在于人体正气先虚,阳气不足,腠理不密,易受风寒外邪所袭,风寒毒邪壅塞脉道,留恋阻滞,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 病。陈湘君老师遵循异病同治的原则,凡温阳通脉之剂,均为正治,而通脉四逆汤在温阳通脉方面效大力宏,应首选之。药理实际证明本方具有扩张周围血管、增强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抵御寒冷的作用。

据此,我将当归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合用之,其功效为温阳散寒,养血通脉,治疗阳气不足,外受风寒毒邪,壅塞脉道,气血失运之入冬遇冷手足冰凉者,临床实践疗效甚佳。

赵某某,女,25岁,初诊日期 :2011 年3月14日。主诉:手脚冰凉3年,平素二便、纳食正常,月经后错,经期大便溏泻,舌质淡红苔薄,脉弦。辩证:阳气不足,血虚寒厥证。方药:当归20g、桂枝15g、赤芍15g、细辛5g、通草10g 、大枣10枚,炙甘草10g、附子20g、干姜15g、丝瓜络20g,每剂服3次。药渣泡手脚,服药3付后,手脚温度正常,原方再服3付而愈。

下肢发冷,丝瓜络奇效

此方法为我师傅心得. 有些患者下肢膝盖以下常年怕冷,夏天都不觉得热,也只是觉得不冷而已。傅行医36年来对此病的治疗十分简单,并不用大量用温阳药,而是嘱患者去药房买一斤 “丝瓜络”,分成10包,每天煮水喝即可,一般10天后就好了。其病理应为血脉不通,经络受阻,故打通经络即可,用通络活血之药。为患者考虑,而众多通络 活血药中,“丝瓜络”最为众人所知,价格便宜,到处药房都能买到,因此该方法屡屡见效

曹达飞:家传验方驱体寒手脚冰凉

肾阳虚造成的手脚冰凉:黄芪10克、红花5克、党参5克、桃仁3克。

加300毫升清水煎煮,早晚服用。

补肾、益气、温阳、活血效果非常好。

药渣再加水熬一会儿,来泡脚,不仅能温阳活血,还有促睡眠的作用。

《当归四逆汤》,温阳、散寒、活血,手脚冰凉很对症

中医认为,手足冰凉的原因很多,营血亏虚,复感寒邪,寒邪凝滞,血行不利,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末端,营血不能充盈血脉,遂成手足厥寒,此为其中的一种证型。手足冰凉以中青年女性为常见,治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首选仲景《伤寒论》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

【组成】

当归12克、桂枝9克、 白芍 9克、 细辛3克、 通草6克、 大枣8枚、 炙甘草3克。

【主治】

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

【方解】

本方以仲景名方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

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

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

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阴血。

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

【配伍特点】 温阳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共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手足逆冷、冻疮、痛经、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

本方可以看做是桂枝汤的化裁而成,桂枝汤去生姜以后不走外、不走表而走里;加当归、通草、细辛以养血活血、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辨证要点

1、体质:桂枝体质加少阴虚寒体质。

2、手足厥冷,冰冷,冰棍手(足)。

3、血虚、血弱不能温养血脉。

4、疼痛麻木等各种不通表现。

临床运用

1、手脚特别冰冷,脉沉细欲绝。

2、红斑,硬结节,硬皮病,雷诺氏综合征。

3、痛经,月经少,子宫肌瘤,月经不调。

4、头痛,肋痛与其他虚寒瘀堵疼痛。

5、痹证,麻木,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

6、带状疱疹后遗疼痛。

7、睾丸痛,阳痿,缩阴。

8、冻疮。

9、子宫下垂(大塚敬节)。

加减运用

1、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

2、乌头汤加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又称乌头脱疽汤(李可)治疗寒证脱疽病。

3、当归四逆汤加乌头、桂枝,等于当归四逆汤加上乌头桂枝汤治疗虚寒疼痛。

4、真武汤加当归四逆汤治疗痹证。

5、当归芍药散加当归四逆汤:疼痛麻木伴无力气虚。

6、当归四逆汤加附子:火神派惯用手法。

当归四逆汤的方证表达

(1)细辛证:

神情萎靡,懒于言语,偏于沉静。

手足凉,指尖尤甚,伴麻木、冷痛、青紫,加热后不易转温,夏天亦阴冷异常(雷诺病)。

面色、唇色、甲色苍白,易冻疮(周围循环差)。

局部易冷痛,如头冷痛、腹冷痛、痛经、牙冷痛等。

(2)大枣证 甘草证:其人羸弱。

附:当归四逆汤人:肢端冰凉+疼痛。

四逆散人:肢端但冷而不痛。

四逆汤人:肢端冷+全身冷+脉微细,但欲寐。

当归四逆汤:

基本药性就是让患者能量都聚集在血分;以上下来讲,会把上面的心阳往下面压下去,压到下半身;

当然此方在少阴病主要就是治疗血分寒,也就是身体各种各样的扯痛。少阴病患者躺在床上,翻身会痛一下,就要记得当归四逆汤。

当归9 细辛9 桂枝9 芍药9 炙甘草6 通草6 大枣5

下焦湿寒,加重细辛,桂枝。

大便不畅,加重当归,木通。

增加药物规律

如厥阴肝寒较为严重,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吴茱萸、生姜、艾叶;

如阴血亏虚较严重,可加阿胶、麦冬、生地;

如阳气亏虚较重,加黄芪、附子、生姜、羊肉;

瘀血较甚,加川芎。

在治疗兼证方面,如合并脾胃阳虚,可加附子、白术、干姜、人参;

合并肺寒,可加杏仁、半夏、五味子;

合并气虚,加黄芪、人参;

合并相火心火妄行,加丹皮、滑石、大黄;

合并风寒束表,可加麻黄、葱白;

合并风邪在表,加防风;

合并水饮,加茯苓、生姜;合并牙痛牙出血,可加矾石;

合并胎动不安,加阿胶、莲房;

合并腰背痛,加独活、生姜;

合并小便不通,加栀子仁、赤茯苓。

煎服法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歌

当归四逆桂枝芍,细辛甘草木通着。再加大枣治阴厥,脉细阳虚由血弱。内有久寒加姜茱,发表温中通经脉。不用附子及干姜,助阳过剂阴反灼。

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

[主治]

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此手足厥寒只是指掌至腕、踝不温,与四肢厥逆有别。

运用

1.当归四逆汤加减可以治疗手足冻疮效果较好

2.当归四逆汤治少阴厥阴手足冷,尤其是肢体末端冷,比如手指冷的青紫,雷诺氏病等。它属于桂枝汤系,是阳气从血分跑掉了,用此剂可以把阳气抓回来。可以医治的病很多,例如消化问题中肠炎,妇科问题等等。抓主症是身体有扯痛。与附子汤系的四逆汤不同,四逆汤是冷的缩起来,而且是冷到手肘和膝盖。用四逆汤(古方叫回逆汤)把阳气推出去

3.临床上用于手足冰冷,大便不畅,疗效显著。

当归四逆汤 方剂来源 汉.《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 当归9克 桂枝9克 白芍9克 细辛3克 甘草 6克 木通6克 大枣5枚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主治血虚受寒,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现代临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端动脉痉挛,寒冷性多形红斑,冻疮,四肢拘挛症,肥大性脊柱炎,末梢神经炎,小儿麻痹症;也用于治疗腹股沟疝,精索静脉曲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病症。

例如,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本方为主,治疗15例。寒凝型,重用桂枝、细辛,加肉桂、附子,血瘀型,加炮山甲、刺猬皮、红花、桃仁、泽兰;郁火型,去细辛,加金银花、玄参、蒲公英、连翘、黄芩,气血亏损型,重用黄芪、当归,加党参、鸡血藤;疼痛剧烈,加制川乌。结果;治愈13例,显效,进步各工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5年第5期)。本方去细辛,合 芪附汤、四妙勇安汤等,治疗10例。病程在2-3年。结果:治愈9例; 1例因已作交感神经切除术,服药后疼痛好转(《上海中医药杂志》]965 年第8期)。本方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结果;3月余出院,继服30 剂,经3次复查,症状全部消失(《福建中医药》1965年第4期)。

(2)肢端动脉痉挛 本方加黄芪、川草乌、乳香、没药、牛膝、独活等治疗。患者病已3年,右足背和足趾疼痛如针刺、刀割,伴右小腿肌肉萎缩。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熏洗患肢。结果;服药3周后,疼痛缓解,后每有右下肢隐痛,皆以本法调治,获效(《黑龙江中医药》1985年第1期)。本方加味,治疗早期雷诺氏征患者2例。结果均获愈。经随访未见复发(《江苏中医}1963年第6期)。

(3)寒冷性多形红斑 本方加丹参、党参、黄芪、红花、川芎、鸡血藤治疗。水煎,趁热用纱布外搽患部,注意避开水疱,每次20分钟,每日3次。结果。治疗半月而愈(《江西中医药》1987年第5期)。

(4)冻疮 本方煎汤熏洗,治疗数例。结果:用药1—2次即愈(《新中医)1978年第6期)。

(5)四肢拘挛症 本方加吴茱萸、黄芪、防风、鲜生姜治疗。结果获愈(\u003C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12期)。

(6)肥大性脊柱炎 以本方加狗脊、伸筋草为基础方,治疗24例。病程为6个月一4年,均经X线提示有骨质增生。病在颈椎者,加姜黄、葛根;病在腰、骶椎者,加杜仲、牛膝。结果:显效(随访6个月,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工作)12例,有效儿例,无效1例。

(7)末梢神经炎 本方为主,治疗10例。病发于上肢者,加羌活、防风、荆芥,发于下肢者,加牛膝、苍术、木瓜、薏苡仁,外邪已解者,加黄芪。结果。痊愈8例,好转2例。

(8)新生儿硬肿症 本方加人参、吴茱萸等水煎鼻饲,配合棉被保暖,治疗2例。结果:均3剂获愈。

(9)小儿麻痹症 本方治疗。结果:服药13剂后,病情明显好转,停药观察1月后,四肢活动恢复正常。

(10)腹申积块 本方加味,治疗腹中积块及腹部硬满或痛6例。结果:服药数剂后,均获痊愈。

(11)习惯性便秘 治疗3例。结果均获愈(\u003C新中医}1977年第 1期)。

(12)痛经 以本方加赤芍、益母草、川芎为基础方,治疗72例。气血不足,加党参、阿胶、山药;寒湿偏盛,加小茴香、乌药,气血瘀阻,加香附、红花;滞而兼热,加丹皮、玄参等。经前5—3天开始服药,日1剂,连服3—5剂。结果:治愈54例,好转13例,无效2例,另有2例未坚持治疗,1例受孕(崔中医研究}1989年第2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血虚受寒,手足厥冷等。方用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合以桂枝,细辛温经通络,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手足厥冷。遇寒加剧,甚则皮色发紫、肢端麻木,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四肢厥冷兼有疼痛者,可加附子,引伸应用于寒疝腹痛、睾丸掣痛,可加乌药、小茴香。 对亡阳暴脱、四肢厥冷、热病高热、热深厥深,以及热郁在里、阳气不能布于四末引起的厥逆,都不宜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伤寒论}当归9克 桂枝9克 白芍9克 细辛9克 炙甘草6克 木通6克 红枣12枚 生姜24克 吴茱萸48克 ),即本方加吴茱萸、生姜组成;功能温经通脉,温中降逆,主治血虚受寒,手足厥冷,兼有头痛呕吐涎沫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李某,女性,36岁,1966年5月6日初诊。

产后患左偏头痛3年,时心下痛,左侧肢体酸胀,口干不思饮,有时恶心吐清水,舌苔白润,脉弦细。

脉弦细,外寒内饮。左侧肢体酸胀,表不解饮停,血不营肌。口干不思饮,里寒。舌苔白润,里寒。头痛,心下痛,外寒里饮吴茱萸证。有时恶心吐清水,里饮上逆,生姜证。

综令分析:证属外邪内饮,血虚里寒,治以温中化饮、养血和荣固卫,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10g,桂枝10g,芍药10g,生姜15g炙甘草6g,细辛10g,通草6g,大枣6枚,吴茱萸l0g

结果:上药服4剂,头痛明显减轻,心下痛未作,左侧肢体酸胀亦减。上方增吴茱萸爲12g继服7剂,已自感无不适。

“四逆”者,有阳衰、气逆、血滞之别。四逆汤以回阳立治,四逆散以和解立治,当归四逆汤则以散寒通脉立治。所以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方中当归养血活血,桂枝、芍药调和营卫,细辛温经通末,通草通经通脉,更以大枣、甘草益中气、助营血,诸药配伍,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临证凡见血虚寒滞、湿痹挛痛之证,皆可得治,故此方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临床应用】

阵发性掣痛不休头痛

例:梁×,男,32岁。头项牵掣疼痛,时发时止,痛紧则四肢逆厥。多方求治不效。某医院认为结核性脑膜炎,屡用链霉素及镇痛药,头痛无减。诊见:面容苍白,终夜失眠。怕声畏光,胸闷不适,舌淡,六脉俱细。处以当归四逆汤,令服五剂。服四剂后,头痛渐止。但有便秘。遂加麻仁12克,继服六剂而痊愈。

按头痛之症,种类颇多。此例头痛,属营血久虚,肝不藏血。风寒伤及厥阴所致。常有阵发性掣痛,精神萎顿,形寒肢冷,脉象沉细兼弦诸症,故多以当归四逆汤治之奏效。

痛经

妇女通经者,临证多见,其症大致分为两类,一为血实气滞,二为血虚寒凝。当归四逆汤养血驱寒,治疗血虚寒凝之痛经,疗效显著。症见面色苍白,口唇色淡,四肢不温,少腹冷痛,月经错后,经水初来色暗,继则色淡,腹痛牵及腰背,且有头晕,心悸,倦怠诸症,投之无误。

例:王××,女,37岁。痛经十余年,时重时轻。近年内,月经常错后,经量较多,色黑,且有血块。月经前后,少腹抽痛难忍,触其四肢清冷,六脉皆细。治以当归四逆汤,令其月经前3至5日,服2剂,连用8个月。服后,该患者痛经得止,经量适常。

寒腹痛及寒疝腹痛

无论男女,有四肢清冷,小腹抽痛,绵绵不己,服止痛药不效者,服当归四逆汤治之定效。若寒疝腹痛已久,或少腹两侧,或一侧下坠抽痛,或睾丸坠痛、阴囊肿胀,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6克,生姜9克,二、三剂可收效。

肢体麻木

素日气虚血虚,血行不畅,上肢或下肢麻木。症属血痹。若针灸不效者,可与当归四逆汤治之。

例:仝氏,女,87岁。四肢麻木。已半年不能下床活动,面黄肌瘦,四肢不温,触之皮肤不仁,其脉沉弦。处以当归四逆汤,令服三剂。服后,麻木有知,四肢温和,再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四剂,麻木基本消失,已能下床行走。

1、血虚头痛:平时有贫血,但是四肢冰凉。血虚受寒,肝经有寒导致头顶头痛。

2、痛经:月经经常错后,有血块,颜色暗黑。说明血虚有寒。当归四逆汤加元胡12,肉桂5(克)。

3、四肢麻木:四肢冰凉,经常麻木。当归四逆汤加黄芪15,生姜15

4、手遇冷水发白发痛,有时变紫:血虚循环不畅导致末梢血管痉挛和供血不足。当归四逆汤加黄芪30,鸡血藤20(克)。服用15付可康复。

5、女性性冷淡:手脚冰凉而性欲低下者。当归四逆汤加制附子10,白术10,干姜10,仙灵脾20(克)。配合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后爱暖参茶。

6、睾丸坠胀抽痛、腹痛:经常手脚冰凉、小腹抽痛。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6,生姜12(克)。三付可愈。

7、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脚趾或者手指麻木,冷痛或者红紫。当归四逆汤加黄芪20(克),通经活血,效果很好。

8、头痛时干呕,吐清水: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6,生姜15(克)

9、肩周炎:当归四逆汤加鸡血藤20,葛根30(克)

10、肥大性脊椎炎:当归四逆汤加狗脊30,伸筋草10,杜仲15,怀牛膝15(克)

11、阳痿:特点是容易手脚冰凉。当归四逆汤加制附子10,仙灵脾20,肉苁蓉30,山萸肉60,五味子8,丹参15(克)。配合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

手脚冰凉当归四逆汤

刚刚入冬就有不少网友问治疗手脚冰凉的.也问到这个问题,有人问常喝阿胶或是吃大枣桂圆是否可以治疗或改善手脚冰凉。这么多人关心这个问题,今天就谈一谈这方面的话题。

手脚冰凉,特别是年轻女性,不是什么大问题,也不是什么疑难杂证,早在两干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伤寒论》351条谈的就是这个问题。“原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当归三两(45g) 桂枝三两(45g) 芍药三两(45g) 细辛三两(45g) 甘草二两(30)炙 大枣二十五枚 通草二两(30)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张仲景在两千多年前已经对治疗这个病叙述得很详细,有证有方有服法。言简意赅,易于操作。此病临床上多见,辨证起来并不复杂,记住血虚寒滞,四字就可以了。血虚,脉细欲绝,不足;手足厥寒,即四肢冰凉,寒凝。治法:当归加桂枝汤补血养血,细辛通草温阳散寒。桂技汤本身就是一付滋阴和阳的温补剂,再添当归和加重大枣用量共成补血重剂;细辛生姜也是是辛温良药,为仲景散寒之常规用药,如嫌力量不足,参考352条,再加入吴茱萸加重生姜;通草为通络之药,用丝瓜络代替效果也不错。此方治疗手脚冰凉正方,临床效果显著。

10月19日

付**,三十九岁,刚到秋末就已把防寒服穿上,感觉特别怕冷。主诉月经推迟、量小色淡,两天就结束,自己笑说:姗姗来迟,匆匆离别。诊: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手背色白略显暗紫,冰凉。偶尔有乏力头晕。他老公问除了治妇科是不是能把手脚冰凉一起治一下,这个毛病几年了,看了不少医生都效果不大,桂附地黄丸也没少吃,也是不见好转。老实话病急乱投医,来找你试试。

出方:

当归45 芍药45 芍药45 细辛 15 炙甘草30丝瓜络30桂枝45 川芎12人参9麦冬12 牡丹皮9 半夏6 麦冬9 生姜30 阿胶6(烊化)大枣15个(撕开)7剂。

10月26日,7剂服完,感觉已不太怕冷,天气越来越冷了反而可以不穿防寒服而穿毛衣了。要求再继续治疗。笑说:终于看到曙光了。

又出方:

当归35g 桂枝30g 赤芍30g 细辛12g 丝瓜络25g 川芎10g 熟地60g 莬丝子15g 鸡血藤30g 生姜30g 炙甘草15g 大枣15个(撕开) 十付。

11月8日来电说药刚好吃完来例假,量比以前稍多,共来了四天半,全身已不怕冷,手脚已不再冰凉,是否再巩固一下。我说不用过来,信息给你再发个方子巩固一段应该可以了。她说还是要来,表示感谢。

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缺少运动等原因,手脚冰凉比较多见。特别是年轻女性,西医多归为末梢血液循环不好或雷诺氏证,也有认为是缺铁性贫血。目前西医对此治疗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中医治疗起来效果还很明显。

《伤寒论》里面113方均获得经方称号能传承两千多年,并在近年得到国外医学者认可,不是徒有虚名的。

附:西医对引起手脚冰凉病症诊断范围供参考

  一、糖尿病

  如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神经末梢循环不良可引起四肢发凉。特点是:手足(尤其是关节部位)冰冷、麻木、麻刺,有腓肠肌触痛。同时,四肢可出现以钝性、烧灼性、刺痛等为主的疼痛。

  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病变主要是肢体中小动脉及浅表静脉的慢性炎症,逐渐可发展为血栓,致使患肢血管血流不畅。受冷后感到脚部麻木、冰凉或疼痛,走路时小腿酸痛或抽搐,有的会出现跛行。严重者会导致肢端溃疡或坏疽。

  三、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主要是下肢动脉血管硬化,表现为肢端发凉、疼痛与跛行,严重者可引起脚趾溃疡与坏疽。患者常可伴有其他部位(如眼底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等)的动脉硬化,一般发病年龄偏大。

  四、雷诺氏病

  一种周围血管疾病,女青年比较多见。发作时呈对称性肢端小动脉阵发性痉挛,可出现肢端冰凉、苍白、发绀,以及麻木或针刺等异常感觉。严重者可引起肢体营养障碍或溃疡。一般冬季症状较其他季节更明显。

  五、心血管疾病

  手脚冰凉与心血管病也有关系。患者出现血液量减少,血红素及红血球偏低,或者血管梗阻时,可能导致手足发凉,同时可伴有心累、头晕、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症状。

  六、其他疾病

  甲状腺功能低下、无脉症(大动脉炎)、贫血、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以及女性在经期和产期,由于体虚也常会引起手足冰凉。对这类手足冰凉患者,治疗上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同时也可配合使用中药、饮食及按摩等疗法治疗。

通脉当归四逆汤治疗手脚冰凉心得

入冬或遇冷后因手足冰凉求诊者不乏其人,西医认为肢端血液循环不好所致,天气转暖即好无需治疗.但患者痛苦万分。(不客气说西医也真没有什么好治疗方法)。而学生通过学习《伤寒论》悟出一方,临床实践甚效。现总结下来与同道分享。

当归四逆汤

【出处】 《伤寒论》

【分类】 温里剂-温经散寒

【组成】当归(12克)、桂枝(9克)、 芍药(9克)、 细辛(3克)、 通草(6克)、 大枣(8枚、擘[bo])、 炙甘草(6克)。

【方诀】 当归四逆桂枝芍,细辛甘草木通着,再加大枣治阴厥,脉细阳虚由血弱,内有久寒加姜茱,发表温中通经脉,不用附子及干姜,助阳过剂阴反灼。

【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冻疮 用本方加减:当归20g,桂枝15g,芍药20g,细辛5g,炙甘草5g,木通10g,生姜10g,大枣5枚。诸药加水500ml,煮沸(文火)后5分钟离火,用蒸气熏冻疮部位,待药液降至适当温度,将冻伤部位浸入带入药渣的药液内浸泡15-20分钟,日2次,1剂药可连续用4次。治疗Ⅰ度-Ⅱ度手足冻疮的学龄儿童100余例。结果:经2-4次熏洗症状明显减轻,6-8次后,患处肿消,痛止,色退而愈,无不效者。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方》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 (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其功效为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主治血虚寒厥证。手 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金镜内台方议》卷7:“阴血内虚,则不能荣于脉;阳气外虚,则不能温于四 末,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也。故用当归为君,以补血;以芍药为臣,辅之而养营气;以桂枝、细辛之苦,以散寒温气为佐;以大枣、甘草之甘为使,而益其中,补 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通行其脉道与厥也。”

学生认为本病以女性患者为多,肝为风木之脏,性喜条达、恶抑郁,主藏血、主疏泄,“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刘河间云:“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 由于社会的压力增大,女性肝失条达,抑郁日久,藏血不足,则血虚,又感经脉受寒,寒邪凝滞,血行不利,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末端,营血不能充盈血脉,遂呈手足 厥寒。这与本方擅治血虚寒厥证颇符。

初用时当归四逆汤治之多效,但日久也有无效者,或初愈又犯病的患者。后来又来了些男性患者。我三思后,自认用初始之思路,可能有不妥之处。是否忽略了阳气 不充,不能温煦四肢之因,再翻经典有些感悟,想起了“少阴病,手足厥逆”自觉应该在当归四逆汤基础上合用温阳之方,三思良久未定。一日网上瞎点,翻到了 “陈湘君运用通脉四逆汤治疗雷诺氏病的经验”的文章,观后心得颇多。陈湘君老师认为人体四肢末节为少气少血、肌肉浅薄之部位,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客邪之 地”,若脉道阻滞不通,则手足厥逆。其成因在于人体正气先虚,阳气不足,腠理不密,易受风寒外邪所袭,风寒毒邪壅塞脉道,留恋阻滞,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 病。陈湘君老师遵循异病同治的原则,凡温阳通脉之剂,均为正治,而通脉四逆汤在温阳通脉方面效大力宏,应首选之。药理实际证明本方具有扩张周围血管、增强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抵御寒冷的作用。

据此,我将当归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合用之,其功效为温阳散寒,养血通脉,治疗阳气不足,外受风寒毒邪,壅塞脉道,气血失运之入冬遇冷手足冰凉者,临床实践疗效甚佳。赵某某,女,25岁,初诊日期 :2011 年3月14日。主诉:手脚冰凉3年,平素二便、纳食正常,月经后错,经期大便溏泻,舌质淡红苔薄,脉弦。辩证:阳气不足,血虚寒厥证。方药:当归20g、桂枝15g、赤芍15g、细辛5g、通草10g 、大枣10枚,炙甘草10g、附子20g、干姜15g、丝瓜络20g,每剂服3次。药渣泡手脚,服药3付后,手脚温度正常,原方再服3付而愈。

(0)

相关推荐

  • ​二十一、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主之.原文351.352 [郑论] 按四肢厥,而脉细微欲绝,阴盛阳虚之明验也.此际正宜大剂回阳,兹以当归四逆汤主之,决非确论,余不敢从. [阐释] 本条郑氏认为 ...

  • 5.当归四逆汤__九、理血之剂

    5.当归四逆①汤 (张仲景)益血复脉. (<伤寒论>) [歌诀] 当归四逆桂枝芍细辛甘草木通着 再加大枣治阴厥② 脉细阳虚由血弱 内有久寒加姜茱发表一温一 中通经脉 不用附子及干姜助阳过剂 ...

  • 有一种手脚冰凉叫肝寒

        六经病通常只有发展到少阴或厥阴,才会出现手脚冰凉,少阴的手脚冰凉在气分,通常用附子干姜温阳袪寒:厥阴的手脚冰凉在血分,应该怎么解决?     方根:桂枝+当归     桂枝辛温,通行十二经脉, ...

  • 当归四逆汤的方证表达

     当归四逆汤加减法: (1)头痛 恶心 呕吐 水舌:合吴茱萸汤 (2)女性皮肤枯黄.唇干而瘪.形体枯瘦.脱发.贫血 性欲低下 闭经.不孕:合温经汤. 当归四逆汤,他的基本的药性就是会让你的能量都聚集在 ...

  • 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四逆汤 甘草(二两) 干姜(两半) 附子(一枚) 煎成凉服. 太阴自利不渴,阴证脉沉身痛,与夫厥逆下利,脉不至者,此方皆主之. 论曰∶自利不渴属太阴.太阴主水谷,病故自利:内有真寒,故不渴.阴证者,举 ...

  • 治疗畏冷 手足发凉,中医认为补血益气,健...

    不知道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一类人?穿衣总是比平常人多,即使是在夏天,手脚也总是发凉,他们好像总比我们普通人更加畏惧寒冷. 其实,中医学上一般会称这类人为"阳虚体质."中医的& ...

  • 调整手足发凉|中医常识

    山东医林先贤黄坤载,精通经典,信奉四圣人,著述等身,有独到见解,是东夷地区一面旗帜.重视人体功能,擅长温补,强化动力,被误为"贵阳贱阴",划入火神派的帮办,殊欠公平.清末.民初湖南 ...

  • 手足发凉证治

    ​作者:姜瑜 河北省遵化市建明医院 在临床的过程中,手足发凉是经常遇到的一个症状.在西医的诊断中,脑血管后遗症.颈椎病.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末梢神经炎等都会出现手足发凉的表现.在中医里,我们一般分为四个 ...

  • 牙痛、颈椎病、腰痛、手足发凉,很可能是脊柱不正导致| 虎戏-「跟步回首固腰膝」(附视频)

    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大家演示一下五禽戏的动作,班门弄斧,请大家指正. 虎戏的招式多模仿老虎引腰活爪.前扑下按的动作,锻炼的时候注意振奋精神.刚柔相济. 今天给大家演示的是:虎戏-「跟步回首固腰膝」. ...

  • 为什么手足发凉服温热药却没效果?

    很多坐办公室的白领,工作环境好,吃的好,营养好,唯独一样,就是身体不太好.他们中的很多人手足凉,吃了大量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等,总觉得身体热不起来.于是很疑惑地问:这身体凉不是阳虚吗?怎么吃了这么多 ...

  • 手脚发凉,嘴上长疮,可能是阳气“错位”了,中医教您调理

    现在我们生病更多人的选择是西医吃药,这样好的更快.我们身体中有明显的病症西医才能够发挥作用,但是一旦我们的身体只是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并没有明显的炎症和病症,那么西医也束手无策,只能告诉我们要注意什 ...

  • 后背总发凉,畏寒怕冷,胸闷乏力,中医一个...

    后背总发凉,畏寒怕冷,胸闷乏力,中医一个方子通达阳气,暖后背 昨天,一位患者咨询,为什么我总感觉后背凉飕飕的,而且,还有感觉腿软.神疲乏力.爱咳嗽.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等症状,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调理?从这 ...

  • 鼻子一凉,阳气受伤!一张方子,巧治鼻子发凉,尽显中医妙处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藏象生理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 ...

  • 中医内科:手足麻木

    手脚麻木,指的是四肢肌肤感觉减退或消失.麻,不是痛也不是痒,就像身体里像有虫在爬一样,止不住:木,则是不知痛痒.疼痛与麻木不同,前者以痛为主,一般无麻木感觉,后者像有虫在体内爬行一样,甚者不知痛痒,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