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学会放下所谓的面子,否则你将会一事无成|鬼谷子

据说在东北的大街上经常会发生这样的对话。

“你瞅啥?”

“瞅你咋滴!”

“你再瞅试试?”

第四句很关键,如果对方虎背熊腰,左青龙右白虎,人多势众,实力悬殊太大,这时候说话就要留神了。

小学生的标准答案是:“哥,我瞅你长的真像我二大爷”又或者“大哥,你的金链子哪买的?”当然据说最多的回答是:

“对不起大哥,我没瞅啥”又或者干脆不吱声。

毕竟,好汉不吃眼前亏,忍一时风平浪静。当然如果想逞英雄,充好汉,为面子而战也行。

毕竟对于很多人而言,面子就是一切。不仅是现代人,古时候其实真有类似的事。

公元1402年,大明江山发生了巨大的变故。这一年,朱允炆失踪了,朱棣称帝了,相距朱元璋去世只过了四年。在东方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经常会发生这种事情,老子在的时候,恪守孝道,一个个乖巧懂事的很。老子前脚刚走,儿孙们就马上相爱相杀。

虽然朱允炆失踪了,但是他的幕僚还在。于是朱棣找到方孝孺,让其写篇命题作文:热烈庆祝朱棣成功登基。

拿到命题作文一看,方孝孺嚎啕大哭,写上四个大字:燕贼篡位,哭丧着脸怒视着朱棣,意思是说,想得美。

看见方孝孺不听话,朱棣生气的说:“你就不怕被诛九族吗?”这是在威胁方孝孺,意思是你愁啥?不给我面子,要不练练?

方孝孺义正言辞的说:“你诛我十族又如何?”意思是瞅你咋滴,为了面子,练练就练练。

朱棣一听,诛十族有创意,于是就顺了方孝孺的意愿,诛杀了他的十族。

我估计方孝孺说的是气话,真是为了面子,谁愿意拿自己家人的性命做赌注啊?但是俗话说覆水难收,说出去的话是泼出去的水,想收也收不回。说了一句不理智的话,结果他的十族同胞都成了他倔强的筹码,输的一干二净。

毋庸置疑,方孝孺的气节是高尚的,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但是以全家的性命,来造就了他一个人的气节,成全他一个人的英雄,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毕竟方孝孺想成英雄没关系,但是不要拉上亲人当垫背的。百年后世人只记得方孝孺,谁还会记得其他人?

我们再来复盘一下,让故事重演一遍,再给方孝孺一次机会。

朱棣愤怒的对方孝孺说:“你不听话是不是?信不信我灭你九族?”

方孝孺保持了克制,没有冲朱棣,而是换个说法,比如:你个乱臣贼子,你个臭流氓都行,或者干脆沉默,这样不仅成就了他的英雄梦想,也使得家人得到保全。

有时候,如果不喜欢一个人,讨厌一个人,但是你又斗不过他,你就不能硬来,甚至不一定非要去争辩。比如你不认同别人,你闭嘴就行了,含情脉脉的看着别人的即兴表演,然后回以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拍拍屁股走人就行了,干嘛非要去争一时之气呢?

当然,这的确不像是大丈夫的行径,这就看一个人的权衡了,但是自己逞英雄可以,千万不要影响牵连他人。

作为弱者,方孝孺的选择有问题。因为在明朝276年的岁月里,方孝孺的存在是个悖论,你会发现他既不是忠臣,也不是逆臣。如果说他是忠臣,那朱棣就是坏人。如果说他是逆臣,他又的确忠心朱允炆,所以他的处境非常尴尬。

我认真的查了一下方孝孺的履历,我发现以他的能力和学识,不应该做这件不明智的事情。换着别人可以推脱说老师没教过,但是方孝孺的老师肯定是教过的。

对,我们今天的主角其实不是方孝孺,而是他的恩师宋濂。宋濂可能很少人知道,但是大家肯定知道他的一个浙江老乡兼好基友刘伯温。宋濂当年和刘伯温一起被朱元璋招为幕僚,他的地位跟刘伯温是平起平坐的。插一句朱元璋时代的斗争大致可以理解为浙右集团和淮西集团的斗争,这是后话以后再说。

当年方孝孺在上宋老师课的时候,宋老师就曾经讲到过鬼谷子,课堂名称叫辩诸子之我对鬼谷子的认识。

那是个秋天的上午,秋风习习,方孝孺很早就进了课堂,不一会同学们也陆陆续续的走进了教室。宋老师见人来的差不多了,就用浙江方言在跟弟子们讲他的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讲鬼谷子,鬼谷子又叫《玄微子》,这人姓甚名谁已经不好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隐居在鬼谷,所以就号鬼谷子。有人说他叫王誗,也有人说他叫王诩,全是胡扯。此人善于修身养性,苏秦和张仪就是他徒弟。”

方孝孺站起来问:“老师,请问孙膑和庞涓是他的徒弟吗?”

宋老师和蔼可亲的摇摇头说:“这是后世小说里杜撰的,没有史料证据支撑。”回复完学生的问题之后,宋老师接着说:

“为师通读此书,认为此书中共有三大谋略:捭阖术、飞箝术和揣摩术。”

方孝孺问:“老师,什么是捭阖术呢?”

宋濂说:“与人言之道,或拨动之令有言,以示其同;或闭藏之使自言,以示其异,捭阖也。”意思是说,跟人说话,有时候要学会主动说话诱导引导别人,让对方多说话,然后表示认同,这就是捭,时髦的称呼叫做“撩”。有时候还要学会三缄其口,保持沉默,让对方自言自语的说话,然后表示否定,这就是阖,这就是捭阖术的智慧。”

见同学们没说话,宋濂补充说:“捭阖术,其实就是求同存异的一种谋略。”

方孝孺问:“恩师,为什么做人还要学会沉默呢?我觉得做人应该耿直一些,见到不合理的事情,就应该去争辩,帮助他人改正。”

宋濂听后沉默了一下说:“你以后就会明白的。”可惜方孝孺终身也没明白。

有人会说,阿信,你就编吧,咳咳,这其实真不是我编的,而是出自宋濂的《辩诸子·鬼谷子》。宋濂的确对鬼谷子的捭阖术做了清晰的解释。那么宋濂又是如何理解鬼谷子飞箝术和揣摩术的呢?各位读者朋友可以加阿信私人微信:guiguxin,我们一起探讨。

既然如此,方孝孺受过系统的纵横学培训,应该是个擅长谋略与说服的人才对,咋会管不住嘴说出:'你灭我十族又如何”的蠢话来呢?

这真不能怪方孝孺。因为宋老师在解释完鬼谷子智慧之后,摇摇头说:

“鬼谷子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失天下,学士大夫宜唾去不道。”

翻译过来就是:“鬼谷子是雕虫小技,不值一提,小人行径,蛇鼠之智,谁用谁倒霉,我等正人君子应该唾弃,完全不care。”

有时候,我觉得儒家是个很矛盾的学派,他们一边研究鬼谷子,一边批评纵横家,这都成习惯了。杨雄如此、韩愈如此、柳宗元如此,宋濂也如此,这四人简直就是儒家批评鬼谷子思想的“四大天王”。

四 

为什么儒家的人喜欢恶心批评鬼谷子纵横家呢?后来我明白了,因为只有打压纵横家,才能抬高儒家,比如宋濂的《辩诸子》里的言论大多是打压诸子百家,独尊儒术的。

方孝孺在上完宋老师的课后,感觉自己很幸福。他庆幸自己学习的是天下大道儒学,这样就会家用则家兴,国用则国兴,天下用则得天下,而纵横家的蛇鼠小智、雕虫小技,哪是入我们正人君子的法眼。

甚至他写了一篇课堂笔记,叫《深虑论》,主题是:我们要用真爱去感动别人。方孝孺就说: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翻译过来就是:不要用阴谋诡计,只有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的恩德,这才是天道。

世事无常,历史往往很打脸。因为不久之后的靖难之役,儒家的方孝孺被野和尚姚广孝打的丢盔卸甲。宋濂和方孝孺悟出来的天道莫名其妙的对朱棣和姚广孝失灵了。一直到结束,他们的真挚的道德和爱也没能感动朱棣。为了感动朱棣,朱允炆甚至还下令不准伤害朱棣,可是最终的结果是好人朱允炆失踪了,好人方孝孺被灭十族,坏人朱棣就上位了。

有时候我就想了,儒家怎么老是会被自己看不起的雕虫小技、蛇鼠小智给击败呢?当然他们永远不会承认。如果脱离现实去讲情怀,讲道德这真的合适吗?

如果方孝孺记得宋濂课程的前半段,恐怕也不会逞强了。不管如何,让我们记住宋濂和他的弟子方孝孺的清高与伟岸,无能与自私,迂腐和天真。

我们总会遇到两难的选择:生存和面子。现实生活中,想要生存总是要放下面子。因为面子好看却不能当饭吃,否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比如说话这件小事儿,我们一定要注意三点:不逞强、不激动、不争论。生活中的很多矛盾都是因为一些琐事而引发的口舌之争,最终双方逞强据理力争,伤了感情不说,也没争出个子丑寅卯,是非对错来。这种争论其实就是为了“面子”而争,谁都不愿落人下风,由于情绪激动,轻则破口大骂,重者动手开打。其实有些矛盾是避免的,只要学会忍耐与沉默。

一个纵横家不会为了面子而争,不会为了是非而争,纵横家只为利益而争。有些事情放在心里就好,做个心里明白,嘴上不说的人。不认同不一定非要争辩,可以选择沉默,淡然一笑,逞强是一只不明智的傻。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面子,立足当下,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捭阖就是说话的艺术,该说的话要说,不该说的话千万不要说,都是为了利益,而不是为了面子。有时候在待人接物、人为处事时,说话一定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理智,做说话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让我们记住说话三原则:

知道为什么说时再说,不得不说时再说,能说的合理再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