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素谈梅派:运密入疏寓浓于淡
京剧《四郎探母》是很多京剧迷朋友非常熟悉的一部经典传统剧目。
这部剧目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种种人伦之情,苍凉凄楚,哀婉动人。刚刚听到的这段,杨延辉的扮演者是著名京剧杨派老生于魁智,铁镜公主的扮演者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胜素。
当传统京剧也开始跟着现代思维方式,成为一门讲究团队合作的艺术,对于京剧演员的合作精神和肚量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家喜欢跟李胜素合作,跟她的团队精神也有很大关系。
在排练现场,李胜素给人的感觉多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态,可了解李胜素的同行都清楚,这正是她进入“百分百”创作状态的一贯特色。正是在表面的平平淡淡中,李胜素在揣摩人物,把握格调,度量节奏,把“内功”练到了家。首先是有戏份儿,唱也罢念也罢、嗔也罢笑也罢、单出头也罢群场戏也罢,还是头路大青衣本色,压得住台,像是王府千金的身份;再有就是有韵味,没有剑拔弩张的“三板斧”,也让人听了看了觉着过瘾。
更令人称道的是,李胜素演的格格和台上的其他主演配合的十分默契,就像一组合作多年的黄金搭档,谁也不挡不抢谁的戏,可每个人该出彩儿的地方还都挺打眼。昔日的同学,现在都是她的搭档,在演出中他们互相帮衬,创作出更优异的作品。
在研究生班里,汇集了各行当,各流派的著名演员,大家的交流,也使得京剧在一个不经意的场合得到了一次深入而自由的融合。
1998年冬天,刚刚进入研究生班学习不久的李胜素,就有了一次与中国京剧院出访T湾的机会。在T湾,梅派戏迷很多,李胜素也收获了出乎意料的掌声和喝彩。结果,演出过程中还有一场戏需要一个张派花旦来配戏,恰巧同去的没有张派花旦,怎么办?大家的目光集中到李胜素身上。虽说都是旦角,但是门派不同,唱腔、技巧、程式都不一样,李胜素想起研究生班上跟张派同学交流过各自流派的技巧,似乎心里有了底。不过她还是有点不踏实,给梅葆玖先生打了电话请教,梅先生也鼓励她“用梅派的唱腔,张派的唱法”。演出大获成功。演出结束后李胜素跟着大家一起吃宵夜的时候,还有人特意跑过来说“看不出你的张派也唱得这么好!”李胜素好像小孩子一样笑起来,“其实我也不是唱得好了,只是平时学到了,记住了,口袋里不怕装的多,到用的的时候就不愁了。”
此时李胜素的视野,早已超越了当年那个因为担心耽误剧院演出了而推掉了第一届研究生班学习的青年京剧演员。1996年,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并且是山西京剧团的中流砥柱,李胜素很早就收到了首届研究生班招生的报考通知书。可是由于当时演出任务格外繁重,因为担心耽误工作,李胜素与首届研究生班擦肩而过。
1998年,李胜素没有重复上次的遗憾,如愿走进中国戏曲学院。三年蜕变,李胜素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视野更开阔,对梅派的理解和未来思考也更加深入,有见地。
2001年,李胜素以一篇《论梅派艺术在21世纪之实践》结束了自己三年的研究生生涯。这位当今公认梅派花旦的领军人物,将自己这些年的舞台实践和梅派近些年在内陆的发展,对梅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李胜素曾很冷静很客观地思考过梅兰芳演唱艺术的风格,是否唱腔太旧、太平实了,不够刺激。然而答案是否定的。“曾几何时,我们三位研究生班的同学在湖广会馆演出,青衣唱的正是正宗梅派。不是火红得把场子都唱炸了!”但是话虽然这么说,传统与现代并举,才是梅派乃至京剧艺术继续向前发展的最好方式。但是在观众群发生变化,新一代编剧群发生变化,对传统认识有差异,对传统的感情有厚薄,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李胜素置身其中,感慨颇深。怎样才能让梅派走得更远?
她在毕业论文中郑重写下了自己的思考:梅派的主要特点就是在于其使生活的真与艺术的美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形象上就和他的表演艺术一样,“运密人疏,寓浓于淡”。听来平易近人,可又不是“大路活—水”的粗唱。这是由于他非常善于运用唱来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神采丰韵,唱腔被人物的思想感情所“化”了,使人在芳香清澈中陶醉不觉。
“梅派流传至今有七八十年了,它的厚重感一直在激励着我。三年来的研究生班学习,更强化了这种心态。所以自己定了一个原则,不管时间安排、演出任务、自己实际水准、吸收能力等等有多少困难,自己能学多少,能学会多少,能理解多少,都一定要静心思索,化成自己的东西。在演出实践中体现出来,自己要对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