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8个迹象,表明你正在养育一个自卑的孩子
文| 毛妈团队 来源 | 毛妈Carol(ID:maomcarol)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婴儿小而无助,完全依赖成年人,他们意识到父母更强大的力量,以及试图挑战这种力量的绝望。
所以自卑感从孩子一出生就伴随着他们。
在今天,儿童大部分的心理问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实导致这些问题的源头往往是由于孩子的过度自卑导致的。
所以,父母首先必须能够识别孩子自卑感的体征和症状,这一点至关重要。
如果不及时发现,那这种自卑将伴随他的一生,使他社交焦虑、无法找到自我价值......甚至可以让孩子陷入绝望的深渊,引发自杀念头。
心理学家肖恩库珀花了5年研究心理学的每一个领域,以找出克服自卑和社交焦虑的方法。
他总结出了孩子过度自卑的8个表现,提醒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01
过度敏感
害怕嘈杂拥挤的环境
对别人的无意之举感到失落
过于活泼多动,注意力无法集中
当孩子感到自卑时,任何微小的批评都会让他陷入抑郁的恶性循环中,任何轻微的拒绝或排斥的迹象都会让他感到非常痛苦。
库珀的建议
父母们总是说“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们不会改变你的生活。”,但这样的建议是没有用的。
我们要帮孩子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当他们的判断力变得更强时,你就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的判断了。
这样孩子就会知道生活中什么对他来说是重要的,他不会根据周围的人而不断改变或改变自己。
02
总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作比较
他的(某项长处)比我好,我不如他
不敢尝试新鲜事物总怕会不如别人
当我们和别人比较时,不是产生优越感就是自卑感,而有自卑情结的孩子往往是在比较中得不到优越感的。
因为他们总在专注于别人的“最佳品质”,但这些“最佳品质”往往是别人付出了更多的练习时间,或者是从小就有很大的自然天赋。
库珀的建议
告诉孩子们不要忽略别人成功之前付出的努力,也不要总关注其他人最优秀的地方。
如果孩子能满足于做最好的自己,这将大大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
03
顺从行为
不敢与人发生眼神交流
安静胆怯地说话
做事没底气
在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社会等级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你内心的行为和感受通常取决于你对自己社会地位或地位的看法。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被人瞧不起,地位低下,那么他就会开始表现得顺从。
库珀的建议
家长应该把决定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做一件事情的主导者。
非必要的时候不要干预孩子,他们正是需要不断地面对失败,才能找回面对生活的勇气。
04
追求完美
因为一个地方没做好而大发脾气
总设定过高目标
自卑的孩子总为自己设定完美到无法达到的目标,因为他们太过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与评价。
当他们过度追求完美但却没有达到目标时,孩子往往会极度沮丧、丧失自尊、承受巨大压力而崩溃,对自己的认知失调。
库珀的建议
适当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带他们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千万不要责怪孩子无理取闹。
让孩子学会自我同情,明白享受过程比追求结果更加重要和快乐。
05
拖延行为
像上面说的,过度自卑的孩子会不断追求完美,但在追求过程中他通常会体验到自己无法完成目标,于是就导致了孩子的拖延行为。
他们的心思非常敏感,因为害怕失败,所以不断推迟事情的进程,以至于孩子最终什么也没尝试过,什么目标都没完成。
库珀的建议
既然孩子总是对自己有过高的期望,那么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为孩子“正念”,设置一些并不需要做出评判的“限时活动”
一天跑十分钟步、练两页字、读30分钟书...
06
社交媒体焦虑症
他总是过的比我好
当孩子从各种社交媒体看到别人分享快乐生活时,他们会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糟糕、无聊透顶。
但孩子们不知道,大家都想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糟糕的一面已经被他们隐藏了。
库珀的建议
少让你的孩子接触社交媒体,帮助孩子重新塑造自尊心。
让孩子下意识关注自己生活的美好瞬间,以写日记或拍照的方式记录下来。
07
对他人评头论足
怀疑别人
不信任
喜欢挑毛病
过度自卑的孩子总喜欢挑别人的不是,其实这是他们自己的一种“保护机制”,这是他们暂时安慰自己得到优越感的方法。
他们通过批判别人来掩饰自己的过错,“保护”自己免受别人的伤害。
库珀的建议
家长宽容面对,当每次孩子在你身边指出别人的缺点时,我们可以选择反问来让孩子客观评价讨论的对象。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如何感恩,用包容的态度接纳他人。
08
试图掩饰自身缺点
比如一个孩子感觉自己很胖,她从来不会穿短裙,而是一年四季都穿着长袖和长裤,他觉得这样可以让自己的身材在别人的眼里显得不那么臃肿。
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缺点,自卑的孩子会特别关注自己的缺点,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和心思去掩饰。
他们试图控制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方法,避免别人对自己缺点的评价。
但往往这种掩饰,会让自卑升级,它通常只会让你从紧张中感到更多压力。
库珀的建议
让孩子在自我评价时自己指出自己的缺点,这是迈出接受自己的第一步。
告诉孩子他的缺点并不是降低了做所有事情的能力。
不会游泳对学好数学并没有影响。
向孩子承认自己的缺点,让他感受到你的勇气。
告诉他们缺点不一定伴随终身,我们还有机会改变。
结束语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虽然我们在养育他们时尽心尽力,但还是不能完全左右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生活,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告诉孩子,你不是低人一等,你不是优等生,你只是你自己,你的价值来自于你的独特性。
只有心态向上的孩子,才会拥有一个快乐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