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海南自由行之——因流放而出名的“五公祠”
中国古代有五大流放地,每个流放地所流放的对象也不同。这五个地方就是:房陵,海南,潮州,宁古塔,黔洲。
房陵——湖北十堰市。
古时,这里曾是流放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地方。先后被流放至此的有两位皇帝、十位王爷、一位驸马和一位丞相。其中,唐中宗李显被流放这里,后来又回去做了皇帝。这些帝王们被流放并举家迁徙时,最多人数达一万四千人。
海南——天涯海角,中国陆地最南端。
古代海南是孤悬海外边陲的荒蛮之地。这里大多是朝臣和一般官员的流放地。从汉朝到明朝,这里就有十五位被贬黜的名相、贤臣、学士,如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丁谓、元朝宰相王世熙、南宋谪臣胡诠及宋代文学家、大诗人苏东坡等。
潮州——韩江及上游“客家之地”,
自古以来沿着韩江两岸上下游是“客家之地”,中原人迁徙之地。被流放至此大都是一般官员,最有名气的当属韩愈。韩愈被贬到此处,没有像其它被贬之人那样精神萎靡、垂头丧气,而是带领当地百姓破除迷信、大搞水利,造福一方。
宁古塔——黑龙江海林市
这里被流放者各阶层的都有。明清两朝有大批被刑罚的官员流放此地,其中就有明末兵部尚书张缙彦。清顺治至乾隆年间,更是有数万之众被发配到这里。
黔州——渝东南、贵州铜仁、湖北锷西、湖南新晃、广西玉林等地。
这里也是流放皇亲国戚、朝廷重臣的场所。被贬此地的有唐太宗的舅哥长孙无忌、唐高宗太子梁王李忠、唐太子李承干等人。
在海南若要怀古,除了参观“海瑞故居”之外就数“五公祠”了。
到海口第一天,乘坐公共汽车就可以参观以上两个景点。
五公祠位于海口市区海府路,是为纪念唐、宋朝时期贬谪到海南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李光、赵鼎、名臣胡诠而建的,故名五公祠。
五公祠为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它由观稼堂、学圃堂、东斋组成,并和苏公祠 、两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游仙洞相继连成一片,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2001年6月26日被国务院立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实五公祠是苏东坡时期开始逐渐修建的。
苏东坡:四川人,书香门第,自幼好学,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为人坦荡,性格耿直,敢于进言,直言时弊,结果屡屡得罪高官。当过很多地方的父母官,为民办事,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一生受尽政治迫害:45岁被贬黄州4年;59苏被贬惠州;62岁被贬儋州;65岁才遇赦北归。大文豪无论被贬到哪里仍然激情满怀,除了帮助当地百姓解决很多问题,还创造无数文字作品。诗篇,史论,政论,杂说,书札,序跋样样精通。
五公祠就是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被贬来琼,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存留遗址以来。宋、元、明、清及民国历朝历代不断在其周围增建,重修古迹,以纪念被贬到海南的官员,其中主要纪念五位官职较高的人,但其实泛指所有被贬到海南,但又帮助海南人民改善民生的好官。
五公祠近千年的历史,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是全面了解海南历史,政治,文化发展的名胜古迹。
其中比较著名的建筑是“海南第一楼”,这虽然只是一座十几米高的木结构建筑,可在古代海南却已经是最高的楼,在当时站在此楼上眺望可是一马平川。
“苏公祠”是一座园林式庭院,通称“琼园”,总面积达10亩左右。
“浮栗泉”是苏东坡在海南挖的第一口井,也是带动海南人挖井的开始,使海南人民懂得挖井取水。
两伏波祠是为了纪念西汉的路博德将军和东汉的马援两位伏波将军而建的。
五公祠里还有很多纪念意义的建筑物,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参观五公祠可以学到许多历史知识,是一个学习历史不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