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王维之《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
太乙:即太一。终南山的主峰,今称太白山。
天都:天帝所居之处。此处指都城长安。
海隅:海边。
分野:古时以地上的州国同天上的星辰位置相匹配,谓之分野。天文上讲是分星,就地上讲,是分野。
解读:
该诗作于诗人隐居辋川终南山之时。终南山位于秦岭中部,在长安以南,全诗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变化为顺序,写景、写物、写人,以不同的视角描绘了终南山的壮丽景致和气象万千,将一个偌大的终南山呈现在读者面前,达到了“以少总多”的效果。
首联从终南山的主峰太乙着笔,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现了终南山总体轮廓——高耸入云、绵延磅礴。颔联则由远景转为近景,从不同侧面,写出了终南山的气象万千。山高始有云,林深方有烟,一个“合”,一个“无”写尽了山中无限风景。这两句实则交错为用,互相补充,为“互文”手法,将终南山千山万壑、奇松怪石、流泉飞鸟的景象写得令人心驰神往,为全诗增添了几份朦胧美、意境美。“回望”“入看”则将诗人因奇入山、入山探奇的心态及对置身云海的渴望表现得栩栩如生。
接着诗人登上山顶,纵目四望,只见群峰罗列,阳光透过云雾照射其中。众壑在阳光的照射下,或浓或淡,或有或无,千姿百态,犹如阴晴而殊。就在这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到了黄昏,夕阳西下,光照角度不停变化,诗人或许因贪恋风景,或流连忘返,以致误了下山,不得不留宿山中,也可能是游兴未尽,欲明日再游,就在这时,似乎听到了樵夫砍柴的声音,于是问道——“哪里可有借宿之处呀?”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耳倾听,我们仿佛于一幅山水画中,听到了伐木丁丁之声、山涧潺潺流水之声、诗人与樵夫一问一答唱和之声,动感十足,余味无穷。
黄培芳曾点评此诗“神境,四十字中无一字可易,其人所谓如四十位贤人。一结从小处见大,错综变化,最得消纳之妙”。
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山西祁县)。后徙家蒲州(山西永济西),遂为蒲州人,称河东王氏。排行十三。官终尚书右丞,称王右丞。父处廉,官终汾州司马。维早慧,工诗善文,博学多艺十五宦游两京,居嵩山东溪。以才艺知名,博得豪贵青睐。玄宗开元九年(721)中进士。释褐为太乐丞。秋,因伶人舞黄狮子舞坐罪,贬济州司仓参军。开元十四年春秩满,游宦淇上,遂隐于淇。开元十七年前后回长安闲居,学佛于荐福寺道光禅师。张九龄为相时,作《上张令公诗》。二十三年,擢右拾遗。二十五年,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谪荆州长史,王维作《寄荆州张丞相》。同年秋,奉命出使凉州,以监察御史兼节度使判官。二十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以选补副使赴桂州,知南选。明年春夏回长安,寻隐终南山。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出左补阙。天宝三载始营蓝田辋川别业。天宝四载暮春,以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后迁库部郞中。天宝九载后,丁母忧,十一载服除,拜吏部郞中。在辋川期间实亦官亦隐。十四载,迁给事中。安史乱后,委任给事中。王维服药取痢,伪疾将遁,被囚洛阳凝碧池,作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以明心迹。肃宗至德二载(757),王师收复两京,陷贼官司六等定罪,王维以此诗及弟缙请削己官为兄赎罪,获免。乾元元年二年(758),授太子中允,加集贤学士,迁中书舍人,改给事中。上元元年(760),官尚书右丞。次年七月卒,葬蓝田辋川别业之西。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王维信佛,学顿教。受禅宗思想影响极深,以禅悟诗,故人称“高人”“诗佛”。《全唐诗》存诗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