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时期被力推的阳刚审美,代表着什么风向

张佳玮

昨天 20:56

众所周知,审美这玩意是无法规定的,很个人的取向:好比甜豆花咸豆花,各人喜好罢了。

司空图有个二十四诗品,形容诗的风格,都有多达二十四种形容词:

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汉字多美,意蕴多丰富啊。

众所周知,众所周知,多种审美的不停变化碰撞,才引发艺术潮流变革。

像五代十国那么短短几十年,却是我国山水画史上的高产期:荆关董巨风格大异,各开一派天下。

宋时单是画个花鸟题材,都有徐家和黄家风格泾渭分明;元四家不提,明朝那风格更是花里胡哨的多变,还有董其昌这种从唐朝开始找南北派区别的人……

百花齐放才能兴盛,我们都懂的。

在欧洲,则文艺复兴之后有变形的矫饰主义,巴洛克与古典主义一时轩轾,秀雅的洛可可后面是宏大的新古典主义。至于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派与新古典学院派大战,才催生现代艺术。20世纪初那更热闹了:纳比野兽立体表现抽象未来青骑士……这还只是20世纪前十几年的事。

就像一个时代对裸女的审美,都会变化的:

鲁本斯就壮硕,维拉斯凯兹就妖娆,提香就艳丽……嗯跑题了。

该说啥来着?

哦对了,审美。

哪怕是相对保守的古代,审美都还有如此多变的变化。

何况是多变的现代呢?

从历史上看,承平日久,人们的审美趋向柔和,实是历史趋势。

比如日本宽政年间和中国北宋中期,都有男人戴花的喜好(《水浒传》里就有不少),都是太平久了的体现。

现在大家回看明朝的山水仕女,是不是也觉得有些脂粉气?那是相对太平之后,文化自己发展出来的玩意。

还是那句话:审美这玩意,是时代潮流的推演,是很看个人经历的:

就像喜欢甜咸豆花似的。

柔之后是刚,刚之后是柔。审美是会自然演变的。

那,什么情况下,审美会被特别约束与制定呢?

比较明显的,是战时。

1937-45年间,无论美苏德英,宣传画和审美都是一律刚健勇武的:

那是提高动员力和凝聚力了嘛!

那时的整个潮流风格乃至服装,都是刚健有力的。

这方面,熟悉20世纪各国军队审美的军迷,一定理解很深吧?

刚才说到欧洲的新古典主义:

那也是强调男性雕塑式审美、古代英雄姿态。

谁在强推这种端正宏伟的审美呢?

1789年之前的法国王室,以及帝政时期的拿破仑。

我们都了解战时的特征:

服从即是天职,集体至上,一切听指挥。

和平时期如果强调这个?嗯,也是有先例的。

历史上官方强调雄性审美的典范,应该是希腊的斯巴达城邦。

我们都知道斯巴达三百勇士大战波斯军:肌肉健美,也极能打。

斯巴达也的确是:无论战时平时,都很爷们:强调集体、权威与秩序:全民尚武,刚健勇武。

当然,不是每个斯巴达人都如此。

斯巴达的社会阶层,分为斯巴达人、庇里阿西人、希洛人三个阶级。

第一阶级为斯巴达人,为征服者多利亚人的子孙,享有完全的公民权。他们都住在斯巴达城内,尽管人数很少,却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虽有田而不自耕,其专门之职业为服兵役与任官吏。

第二阶级为庇里阿西人,为多利亚人入侵时,没有抵抗而顺从的居民,从事于工商业而无参政权,虽为自由民,然不得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利,他们都住在斯巴达城周围,及边境山区和海岸地方;战时需要为斯巴达军队支援。

第三阶级为黑劳士,即农奴。他们常隶属于土地而为第一阶级的人服劳奉养而耕作,生活在农村上,没有公民权与基本人权,被认为是国家的财产;战时亦随第一阶级之后以服军役。

即:

征服者后代是一等人,打仗当官,为城邦代言,住在城里——我们熟悉的斯巴达彪悍形象,是这群人塑造的。

顺民为二等人,负责支援,住在城外。

农奴是三等人,是国家的财产,住在乡村。

这三级秩序,不容改变。

而斯巴达的制度与他们这套秩序,也是相辅相成的。

斯巴达式的制度是好是坏,斯巴达人、庇里阿西人、黑劳士们作为当事人,一定各有看法,那就不是我所能猜测的。

只是提供个参照物。

如上所述,审美是个人的事,各有所好,随便吧。

但审美背后的走向,还是值得思考一下的。

我看过的一篇美国人写20世纪德国的论文,提到过和平时期,雄性审美若被刻意张扬,意味着保守主义抬头。

而后续潮流走向则会是:

保守主义、强调权威、以稳固现有秩序。

读历史的好处之一就是:

普通人很难准确预测未来以便趋吉避凶,但多少能根据已有案例与风声,猜测一下未来的风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