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从绿色金融看碳市场发展
【会议简报】
从绿色金融看碳市场发展
——在“美丽中国论坛(2017)暨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2017年会”上的发言
李瑾
非常荣幸今天下午能够受到复旦环境研究中心的邀请参加这次论坛,跟各位专家汇报一下碳碳市场最新的情况,今天也是非常特殊的时刻,因为从下周开始,为期两周的在德国波恩举办的第23次联合国气候大会将要召开,新一轮各个国家关于气侯变化力量的角逐即将开始。两天前我们国家也是专门由气侯变化特别代表针对我们国家在气侯变化领域过去一年当中所做的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也谈到了一些计划和打算。刚刚结束的十九大当中,对于整个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建设,还有绿色金融都有比较重点的强调。
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有几个比较关键的点,特别提出我们中国要做气侯变化的贡献者、参与者和引领者。在国内制度建设方面,一方面对绿色发展,提出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要发展绿色金融。我们碳市场是多年来环境经济领域理论在中国比较落地的实践;另外一方面,也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也是中国碳市场比较关键的节点,2015年提出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我们国家对碳市场的定位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深化经过几个重要的阶段:2011年的时候开始试点方案的设计,2013年至2014年七个试点陆续启动,2020年后是逐渐深化的,从地方性市场转向全国性市场。
我们知道美国对气侯变化采取比较微妙的态度;欧洲还是非常的坚持推进碳市场的全球化。中国其实在这样一个阶段,一方面我们有了更多的国内自主权,其实碳市场对中国来说不单是国际的压力,更多是来自自身内部的需要,国内有足够的时间,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去建设国内的碳市场。
2013年启动七个碳交易试点,分别建立自己各自独立的碳交易体系,我们看到非常完善的制度框架,七个试点当中,地方性市场的刚需为主,因为他们通过配额分配形成一定的配额缺口,形成一定的碳价,这个碳价跟减排成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市场上参与者不是非常多,流动性不足,减排的动力主要是来自于市场的分配制度。
从试点来看配额的价格比较偏低,波动比较大,参与者的预期不同,跟我们所说的理论上的碳价和减排成本的关系不是很相符。地方性碳市场,积累了比较好的经验,通过地方性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的纳入,抓大放小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全国七个试点一共有3千多家排放单位,参与到碳体系交易当中。
我们碳排放的数据也是从零开始逐渐积累起来,李志青老师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排放数据。通过碳交易试点,企业逐渐建立起来碳排放的数据。市场规模也不断的增长,各类机构也纷纷参与这个市场当中去。对于我们碳金融的属性也是逐步的凸现,包括碳的一些质押、融资、托管、资产管理等等,碳市场一系列衍生的产业逐步发展,带动一些新兴行业发展,对碳市场风险管理提供更好的方向。
面对即将要启动和发展的全国碳市场,因为有了这样更充分的实践,也会对自身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有更多的思考,目前国家还是把碳市场作为生态文明机制的重要部分。因为碳市场是非常复杂的工程,从国际经验来看,不管是欧盟还是美国,真正非常成功的碳市场的例子不多。碳市场的建设还是需要长时间的打造和政策的揣摩,出台完善的规则制度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我们国家把碳市场作为一个分阶段性的逐步开展的工作,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完善,通过时间的检验。
我们知道目前的碳市场发展还是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各方面基础能力比较薄弱,不管是管理部门还是市场参与方,以及相关的参与者来说,都是在逐步的探索和学习。因为不充分的流动性,或者是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对价格形成的信号不是非常的明确,包括市场上整个监管体系,也是需要逐步的完善。
从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开展来看,最核心的还是将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工具,而不是投机的工具。总的原则还是稳中求进的工作,政府为导向,政府做好服务工作,包括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全国市场最核心的特征是统一标准,包括企业的纳入标准,企业的核算报告标准,交易规则体系等等,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体系展开的。
全国碳市场将会以重点行业率先突破,可能未来逐步扩大更多的行业,现在已经在开展过程当中,地方性试点地区继续保留地方特色的行业和企业,逐渐进入到全国碳市场当中去。
2013-2014年开始全国碳市场的筹备工作已经进行很多,包括总体的建设方案,特别是顶层设计的立法工作,市场监管办法等等,各个地方报送了碳排放的数据。
我们即将启动这样一个全国碳市场,希望会向提出来的气侯变化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交出满意的答卷。希望我们上海在未来碳市场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李瑾 上海市环境能源交易所总裁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