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选修课

在本科的时候,我选修了一门课,西方美术名作赏析,当初也叫人体艺术欣赏。现在回过头来再看曾经庄融教授的PPT,明白了很多东西。这种明白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理解,更多的是经常参观后的感受的一次升华。

结课的时候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让你谈谈对人体艺术的理解和体会,以及在高校里面开课的现实意义。

以我多次逛油画馆的经历来看,人体艺术有时候就是为了追求感官的享乐,有趣的灵魂怎么能缺少了好看的皮囊。比如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把希腊神话故事里面著名的丽达和天鹅的故事搬上了画布,化身天鹅的宙斯强上了少女丽达,但是唯美的画面让人们忽略了背后赤裸裸的性暗示。还有偷看苏珊洗澡的长老,长老的猥琐和邪恶与苏珊的美若天仙,冰清玉洁,形成了鲜明对比。文艺复兴时期这些精心雕琢的油画,哪一个少女没有灿烂的笑容和典雅的姿势。古罗马皇帝的御用宫廷画师投其所好,把女子画的非常美丽并且披上一层薄纱,更显妩媚。皇帝老儿就把这些画挂在浴室里,一边洗澡一边欣赏。我觉得并没有必要赞扬这种裸体美的纯洁,很多时候就像我们看沙滩美女照片一样,那曼妙的身姿,富有弹性的肌肤,就是觉得很性感,有着一点点说不清的小幻想,把美人拥入怀中或者博得美人一笑,便觉得美滋滋的。

在这之后,人体美术经历了新古典主义,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中达到了巅峰,之后迅速地朝着奇奇怪怪的方向发展了。当然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强调运动感,比如波浪和贝壳的花纹,喜欢用各种各样的植物藤蔓作为装饰花纹。对于浪漫主义,在中文里面存在一定的误解,总以为是一种恋爱的感觉,比如和异性来一个烛光晚餐或者送上一支红玫瑰,就会觉得很浪漫。其实不是,在艺术鉴赏领域,它的第一个特征是强调主观情感,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它的第二特征是追求新奇的思想态度,表现那些陌生不熟悉的世界,多取材于但丁,莎士比亚以及歌德的艺术作品。所以后来先锋派,或者20世纪的野兽派也是有迹可循的,画家越来越注重表达作品的内涵和思想性了,不仅仅是画的好看,画的像了。

我觉得在高校看这样的课其实挺难的,国内并没有这样的氛围,走在大街上很少能够看见裸体的雕塑。而且青春期如我这样的少年,报这门课就是为了一饱眼福。要想真正提高审美能力,光靠几次课堂PPT的展示是很难的。很多人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解,没有办法营造出一个正常讨论的氛围。而且这些作品基本在国外,想看一眼真迹是很困难的,这就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隔阂。不能近距离看一看画家的笔触,真的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课堂上赏析的西方人体美术名作任选两个,对其加以分析,评论和个人感想。

这幅画是我去挪威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看的,本来我是朝着大名鼎鼎的呐喊去的,但是好像被借出展览了,当时馆内名气仅次于呐喊的就是上面这张了。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展示空间位于一面墙后面,非常小并且黑暗,唯一的光源就是从画像上面照射下来。黑头发的女人在欧洲是不多见的,所以就像金发在亚洲被认为稀罕一样,黑发在北欧也是很稀罕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这幅画为什么要称作圣母,Robert Melville states that the image portrays "ecstasy and pain in the act of love". 一位评论家说,这幅画表现了女人在做爱过程的狂喜和痛苦。这种言论放在出国前的我看来是很震惊的,现在看多了也就不去意淫究竟怎么做爱的了。好像欧洲的艺术家们大致上都放得开,不会太受道德伦理的约束,敢于表达自己的性观念和感受成为一种常态。时间久了,我会觉得这就渐渐演变成一种对比较操蛋生活的反抗,对热爱的事物一种极致的追求,并且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折磨与忍耐。奥斯陆国家美术馆历史学家Sigrun Rafter,就说的更明白了,蒙克表现了交合中女性的性感和神圣,圣母的金色光环被象征爱与痛苦的红色光环所代替,观众的视角就是与她交合的男人的视角。我默默想了一下,敢情我到底还是意淫了一把,爽了一下。此外圣母闭着眼睛面对上方的光,类似于天使向圣母也是处女的圣母传达了她怀上了耶稣的喜讯。Carol Duncan 在现代色情艺术中的权力美学中,这样解读,背后的手臂表示的女性的投降和束缚,画中的女人可以被解读为站立在男性观看者的面前或者躺在他的身下。我再仔细看看,她的脸上呈现出自我陶醉的感觉。走出博物馆,在奥斯陆大街小巷的艺术品店,经常能看见裸体女性的雕塑。北欧的女生也的确是漂亮性感,她们看男人的眼神并没有亚洲女生的羞涩。我就觉得吧,就是在眉眼交互之间,陌生的年轻人之间恍惚就会催生一种陷入爱情的幻觉。

我本来可以挑很多的,比如古希腊的雕塑,胜利女神也是我精神上的女神,那种飘逸地走向自由的感觉真的非常鼓舞我。比如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浪漫主义的画,有的在入选名单,有的不在,因为题材偏向于自然环境。但是我被上面这幅画吸引了,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注意,只是觉得这作品把人搞得好瘦啊,几乎就是皮包骨头了,毫无美感可言。但是我慢慢发现它暗合了近现代的一些哲学观念或者说思潮,我的直觉告诉我它们内在有一种相通的孤独感。萨特的存在和虚无,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还有汉德克那首非常伤感的散文诗,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它还不知道它是一个孩子。那种感觉真的非常难以描述,它还不是狄更斯说的那种,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觉得非要用一个形容词的话,这是一个迷茫的时代。这种迷茫诞生于战争中的废墟,非常苦涩。这似乎也很好说明了,为什么人瘦的跟皮包骨头一样,因为饥饿和战乱,流离失所,不光是身体上的流浪,心灵也没有一个安息之处。战争几乎摧毁了一切,包括普通人的幸福生活。那种由盛转衰的巨大幻灭感并没有带来类似于郁达夫的那种沉沦和不甘,而是沉淀出一种内省和反思的气质。似乎快乐是一种设想,艰难困苦才是人生真实的一面、这种气质从雕塑身上传递出来,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感染力。

(0)

相关推荐